陆清林
广西省桂平市麻垌中学 537211
摘要: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涉及内容丰富的文言文素材,这些文言文素材都是经过教育专家们精心挑选的,符合高中生的品格发展,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下,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要求有了新的转变。因此,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将文言文教育作为教学的重点,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效率,力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引言
在各项高中语文教材之中,涵盖许多的文言文内容,其是古代人们表达情感、记录历史事件的主要载体,向班级学生开展文言文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积累,还能够加深班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高中语文教师想要有效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加强自身与每一位班级学生之间的沟通,必须深入研究现阶段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每一个问题,制订具备较高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1.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升
现如今,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非常传统,在教学中一味地解释和翻译文言文中字、词、句的含义。这种教学形式过分强调文言文学习就是理解和翻译字面意思,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下降,文学素养得不到提升。还有部分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在讲台上自我沉醉地照本宣科,学生在讲台下只能机械地记着课堂笔记。这实际上就是填鸭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可以全面地记录教师所讲的文言文知识,但教师没能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因素,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严重降低了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
2.学生文言文学习的现状
首先,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差异较大,再加上文言文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得到合理应用,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往往会感到非常陌生,无法理解其语义,导致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其次,学生基础差,对文言文的语法习惯和语法不熟悉,在翻译时容易望文生义;最后,学生没有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古代文化的内涵,以及阅读带给人的美好感受。
二、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分析
1.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从而使学生深入掌握文言文知识,进一步感受文言文表达的情感内涵。结合传统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情况来看,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较深,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氛围比较沉闷,逐渐消磨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针对这一情况,在开展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教师应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由静态转向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对文言文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从而使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言文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知识,进而提升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鸿门宴》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楚汉争霸的历史,在课堂上引入鸿门宴的故事,简单介绍当时刘邦和项羽的实力,使学生了解鸿门宴的原因及结果。
教师在课堂上讲述楚汉争霸的背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鸿门宴》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鸿门宴》的内容,使学生了解项羽和刘邦的人物性格,加深对《鸿门宴》内容的学习。通过学习思考,学生能够感受到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也了解了项羽骄傲自负、举棋不定、优柔寡断的性格特点,以及刘邦为了成就大事卑躬屈节、善听人言、处事果断的性格特点。在学习这一课时,学生能够联系背景故事,对《鸿门宴》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从而有效提升了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2.剖析古今契合点,把握文言文学习思路
高中文言文教学要坚持兴趣导向,使学生“乐学”,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文言文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从而提升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效果,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从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来看,很多学生认为文言文学习较为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会死记硬背文言文内容,导致学习事倍功半。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因此,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从“乐学”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找到文言文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入探究文言文知识点及文言文表达的内涵,进而提升学习效果。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古今契合点,突出表现文言文的现实意义,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论语七则》时,教师应让学生学习和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感受其中优秀的思想和见解。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论语七则》的精神内涵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剖析古今契合点,以发挥《论语七则》的教育作用。“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句话主要是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但对待工作要勤劳敏捷,说话的时候要谨慎,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教师在讲解这一内容时,可以将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入感受文言文的内涵,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并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3.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学生处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不仅能缓解紧张的学习心情,还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堂互动,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鼓励师生进行文本交流,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分析古代文字的形状,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古文的意义,促使学生对古文产生深刻的印象。在每次考试之后,教师应及时讲解学生考试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认真分析错题,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漏洞,优化学习方法,进而提高文言文翻译水平。
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借助教辅书进行学习。教辅书的知识讲解很全面,学生可以借助其来解决文言文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增强自学能力。但是,学生不能过分依赖教辅书,教师要结合文章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理解能力,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结束语
总之,文言文不是学生经常接触的事物,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在高考试卷中对学生文言文知识的考核占据着较大部分的分值。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深入地探究新课程的理念,根据高中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使学生能够具有对文言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梓菡,王永宏.文言文学习兴趣激发策略研究[J].经济师,2019(09):212+214.
[2]王琨.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果[J].基础教育论坛,2019(16):34-35.
[3]何曙光,张小静.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1):129.
[4]武心灵.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7):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