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运 宁
南宁市教育系统幼儿园 530012
[摘 要] 幼儿质疑能力是指幼儿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的一种能力。本研究主要从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现状出发,分析阻碍幼儿质疑能力的影响因素,打破界限,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多数意识的关键期是在幼儿时期,我们要在关键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期进行质疑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只有深入分析影响质疑能力的因素,我们才能制定有效措施,培养儿童提问的能力。
[关键词] 幼儿质疑能力;科学探究活动;影响因素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ldren's Questioning Ability
in Scientific Inquiry Activities
Yunning Huang
(Kindergarten of Education System of Nanning City, Nanning 530012, China)
Abstract: children's questioning ability refers to the ability of children to find problems and then raise question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ientific inquiry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hinder children's questioning ability, breaks the boundaries, and cultivates children's independent inquiry ability. Psychological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ritical period of most people's consciousness is in early childhood. We need to find and solve problems in the critical perio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the cultivation of questioning ability in early childhood has a far-reaching impact. Only by deeply analyzing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bility of questioning can we formulate effective measures to cultivate children's ability of questioning.
Key words: Children's questioning ability; Scientific exploration activities; Influencing factors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的质疑能力是比较欠缺的,这与我们过去传统知识的教育传授理念是息息相关的,这种功利性的教育观不仅在中学、小学出现甚至还影响到了幼儿园。我们知道,学和问是紧紧相连的。一个从来不问问题,或者想不出有什么问题可问的幼儿是学不好的,因此什么原因影响了幼儿在科学活动探究的质疑能力,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尽管当前幼儿园教师有了很大的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及更新,教学已经能逐渐从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填鸭式”,“一言堂式”脱离出来。但是,以幼儿为主体,主动性的探究性学习还不能发展成为“可持续的学习”。例如:在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中,有的幼儿兴致勃勃地跟着老师一起活动,但当教师提出: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时?孩子们茫然了,他们跟着老师的问题去寻找答案,却不会发现问题,这非常不利于幼儿探索学习、可持续发展;有的幼儿在与同伴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只会跟随其他幼儿进行操作,缺乏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还有的幼儿在科学探究中始终重复并无目的地去做一件事情,不管其他幼儿在实验中有了什么新发现,他却始终无动于衷。久而久之这都会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对待事物的看法也是人云亦云,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这将会对幼儿未来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由此看来,质疑能力对幼儿一生长远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多次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实践中我们一线教师发现“幼儿质疑能力”的欠缺,已是影响和阻碍学会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更意识到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发现幼儿质疑能力的影响因素势在必行,是我们新时期教育的另一项紧迫任务,需教师尽快发现并改善问题。为了帮助幼儿具有针对性的提高质疑能力,主要从科学探究活动中影响幼儿质疑能力缺失的因素进行了探索,具体如下:
一、影响幼儿质疑能力的认知因素
(一)幼儿知识积累程度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架在未知和已知中间的重要桥梁。幼儿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的多少与问题的提出的数量成正比,在《指南》中指出:“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认知包括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常见的动植物、常见物体、常见物理现象、天气与季节变化、科技产品和环境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1][2],可以看出幼儿需长期掌握的科学探究中的认知点是及其丰富的。知识过于狭隘,会影响培养幼儿质疑能力的进行。教师与家长应积极引导孩子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扩充知识面,帮助幼儿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二)幼儿学习迁移意识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3]知识经验是提出问题的基础储备,当已有知识被成功转移时,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同时就能不断地发现问题。要促使幼儿迁移能力的发展,我们应完善我们的教学的组织结构和幼儿的认知结构,在有意义的学习中通过原有认知结构间接地影响新的学习或迁移,幼儿学习迁移的意识在于提高了相关类属学习、概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的能力。[4]
(三)幼儿定势思维影响
定势是指先前学习对以后学习活动产生影响的心理准备状态。[5]定势思维不仅利于有利于解决问题,而且对问题的解决也有负面影响。在学习同类知识时,定势思维能使人较快的运用已建立的学习经验并迅速提出问题。但是当遇到学习情境不同时,定势会妨碍幼儿发现问题,思维定势将容易使幼儿形成一种机械、僵化、统一的学习习惯。教师应加强科学探究活动思维灵活性的训练,帮助幼儿克服定势思维的负面影响。
二、影响幼儿质疑能力的个体因素
(一)幼儿的兴趣点和好奇心驱使
幼儿的兴趣点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知倾向。它能让幼儿根据自身喜好给予优先注意,并在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进行科学探究,并伴随一种愉快和期待感。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在同一科学探究“观察瓢虫”活动下,对瓢虫有兴趣的幼儿提问问题的个数多余其他兴致较弱的幼儿,并且能在持续探究中提出可延续性的问题。所以幼儿的科学学习不能以牺牲兴趣为代价来求取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
当然,问题的提出一般都受好奇心的驱使,他们渴望找到问题的答案。当幼儿在科学探究中遇到新鲜事物,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时,他们对问题的发现以及对感兴趣的问题就会产生注意、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是幼儿阶段的年龄特点,通过强烈的好奇心使幼儿能对科学探究保持持续的热情,才会出现“刨根问底”的学习动机和内在动力。
(二)幼儿的探究经验
在大班科学探究活动“淀粉去哪了”中,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实验,了解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以及食物变色的神奇现象,惊喜地发现上过类似科学公开课的幼儿能够根据教师的提示完成实验,很快的发现实验中产生的问题。而没有上过公开课的孩子,在探索过程中显得较为茫然,不知所措。由此看出,上过类似科学公开课的幼儿已有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和经验,当幼儿有了初步的探究经验,就会慢慢地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并在探究的过程中更易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疑问。
(三)幼儿的意志力
沃勒社会学家表示:“尽管我们用判断力思考问题,但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意志,而不是才智”。意志力可以使幼儿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学习品质,是影响提出问题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
在班级区域活动开展时,科学探索区里的幼儿有的能定下心至始至终在操作同一种操作材料并反复探究;有的幼儿确不停的更换材料,少则更换3种材料,多则更换了六种材料;有的幼儿一边在操作自己的材料,一边又被他人操作的材料所吸引,忘记了自己要做的事情。根据观察的现状,经统计操作同一种材料的幼儿能在操作中能提出5个问题;更换2种操作材料的幼儿能提出3个问题;一直反复更换操作材料的幼儿能提出1-2个问题。科学探究中幼儿提出的问题数量与克服困难紧紧相连,如任务卡难度升级、情绪焦躁、他人讥笑、懒惰的性格、知识经验的不足等,如果幼儿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害怕困难,将会一事无成,反之坚强的意志会积极影响幼儿一生的学习品质。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使幼儿从中体验到成功感,从而产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6]
三、影响幼儿质疑能力的环境因素
(一)幼儿园环境
1.孩子集体环境影响
良好的班级环境,融洽的集体关系能让幼儿在提出问题时相互启发,发现相互的优点,在这积极的影响下能驱使其他不敢提问的孩子表现自我,幼儿之间建立集体谈话氛围,获得彼此尊重和理解。
2.老师教育行为的影响
概而论之,下述类型的老师更有利于幼儿提出问题:⑴民主型教师:民主型教师能以宽容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不以师道尊严,为幼儿提供了支持性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无论是在一日生活中还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都能给幼儿自由的思维发散空间,允许幼儿发问、出错、甚至质疑教师的答案。⑵思维型老教师:这类教师善于通过自己的教育行为引起孩子的积极思维活动。他们善于围绕探究目标去激发孩子有目的得观察、提出猜想和假设,还能认真倾听幼儿的提问,并记录幼儿所提出的问题,支持幼儿探究。思维型教师对待幼儿所提出的问题,还能进一步的筛选、判断,引导幼儿 “适宜的探究问题”更具有目的性和指向性。他可以让幼儿“无疑中发疑、“无语处”有话、发现新事物变得司空见惯。⑶开放型教师:他们思维灵活开放、有创新创造力,善于发现常人容易忽略或忽视的问题。他们的教学方法新颖、创新,不仅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还能时刻激励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并能根据幼儿需求及时更换教学方式,对幼儿提出的新想法和计划保持欢迎态度。
(二)家庭环境
家庭方面的影响因素之一在于家长对幼儿的问题意识不重视,在幼儿向家长寻求问题的解析时,有的家长会敷衍的解释或不回答,这种长期的对幼儿问题持不屑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质疑能力,让幼儿有疑不敢问,有话不敢说。
家庭气氛也是影响幼儿质疑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家庭教育过分严格,让幼儿没有民主成长的环境,过分要求幼儿服从家长管教,会造成幼儿容易产生过度紧张害怕的情绪,让幼儿不敢表达内心意愿,更不会提出疑问。5-6岁的幼儿属于比较明显好问、好探究的年龄段,在幼儿主动探究的初期,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原本就比较薄弱,如果能营造一种轻松、舒服的家庭气氛,家长又注重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幼儿的质疑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三)社会环境
现在社会通常把评价一个孩子的好坏焦点放在学习成绩上,过分的重视成绩,让每位家长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停地给孩子上过多的兴趣班,甚至给一个连大班都没上的孩子学习拼音、加减法。社会所“培养”出的看似“聪明”的孩子,只是一些不敢对失败可能性较大的未知事物冒险的幼儿,幼儿的质疑能力必然无法施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李阳春,季常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6-1.
[4]樊彩霞,姬建锋.《教育心理学》[M].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5] 张宏伟.《基于现代学习迁移理论的教学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6):39-42.
[6] 王琪新.《学习动机的培养策略ABC》[J].学习方法报(教研版),2012(0723).
*基金项目:2018广西省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B类(自筹经费重点)课题“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幼儿质疑能力的实践研究”)(编号:2018B145)
**通讯作者:黄运宁,南宁市教育系统幼儿园,E-mail: 4541682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