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丽萍
柳州市铁五中学 545007
摘要:初中九年级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化学物理和数学并称为理科性学科,其学科都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有逻辑性思维和推理性思维,特别是化学和物理更是理论与实验要相互结合才能学好。在初中化学中由于是基础性学科,理论性知识较多,所以部分学生学习吃力觉得化学课堂较为枯燥,对化学失去了兴趣。结合此问题,本文将对初中化学微观知识点分布和难度进行分析,旨在林列出初中化学微观知识点的之间的关系和合理分布化的特点,促使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化学微观知识,对化学学科产生兴趣,从而提升化学核心素养,提高化学成绩。
关键词:初中化学;微观知识;初中化学学习;化学微观教学
前言:
化学其实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其充满了科学性,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结合相关的实验,可以提升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能让学生通过化学提高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化学教材编排中,微观知识点也是具有科学性的编排,如微观知识点的分布,不仅是化学的重点,而且也是比较难学的地方。作为教师要尽可能的减少抽象,为学生讲解让学生通过学习对化学有一个深入性的认知。
一、分子--原子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微观部分的知识点分布主要是在第三章节和第四章节中,其主要都是微观知识点内容,其分别为分子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离子、元素、化学式、化合价等知识点。这些微观知识都是比较偏向理论性的,而且都很抽象,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材在编排的时候,这些微观知识点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若是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个知识点掌握不够,那么就会造成整体出现问题。
比如微观化学中的分子--原子内容,这些微观化学都是肉眼看不到的,摸不着的,光凭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如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而原子则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这两者变化是很相似的,学生很难抽象的理解。其次是分子的三大特点,分子的质量和体积、运动以及间隔,这些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必须采取相应的实验或模拟动画为学生演示,结合教材学生才能真正的对分子和原子有一个认知。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难的知识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学生掌握了分子和原子的基本知识后,也仅仅是对分子和原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下的不同有一个认识,真正的通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得出结论,还需要教师通过实验直观的为学生展示,帮助学生来理解。这些知识点都是较难的部分,学生该如何突破呢?关于分子和原子在课本上都有相关的案例,但没有实物对于学生而言较为抽象,比如学好分子间隔就较难突破,新时代下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当中,教师可以以信息技术做成分子间隔的动漫视频,供给学生参考,从分子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入手,这样就可以直观的让学生可以了解到分子间隔的变化。
二、相对原子质量--离子--元素
初中化学微观知识中,其所学知识皆是以物质的组成而展开学习的,在微观知识点中,离子、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也是重点,三个知识点相辅相成,难度适中,只要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即可对离子、元素和相对原子质量有一个认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掌握了解离子的形成,要通过理论知识结合相关的生活实例进行分析和学习,帮助学生在抽象的理论中有明晰的学习目标。
学生要做到初步的对离子是构成物质其中的一种粒子,和原子分子相同,都是组成物质的粒子。
同时也要了解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的概念,并且要学会在相对原子的质量表中学会使用和查阅。
其中“离子的形成过程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是这一章节学习的重点,教师要重视起来。在对于这一章节学习中,经过笔者多年的总结,归纳出像“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离子的形成,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等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比较困难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并灵活运用教学手法,尽可能实现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结合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在学习元素的时候,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采用视频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让学生观看黄金搭档的广告,因为黄金搭档脑白金说可以补充人体五种地方,那么这五种指的是什么呢?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然后结合课件,让学生明晰的对元素周期表有一个了解,从而再次引入课题中学习元素,让学生充满兴趣,知道化学其实也在我们的身边。
三、化学式--化合价
化学式和化合价是初中化学微观知识中比较难学的部分,而且是在分子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离子和元素学习后进行学习的知识,由此可见要学好化学式和化合价前提是必须学好微观知识点前边的内容知识。在学习化学式和化合价的时候,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化学式不仅有独特的读法,而且还有独特的写法,同时还要用到以前所学的知识。所以,对于学生而言这一部分的学习不仅重要而且难度较高。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教师要着重为学生讲解化学式的基本理论知识,要弄懂化学式的概念和含义,不能死记硬背,要看着化学式试着去理解和运用,同时也要掌握简单物质的化学式,同时还要学会写和读。如在学习化学式的时候,教师要从最简单的元素来举例,比如最常见也常用的物质“水”H20为例,教师可以将化学式H20分解进行讲解,比如以物质名称、元素征程、物质的分子构成等方面讲解,让学生明白化学式的含义和组成,同时注重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如金属铁Fe、固态非金属如碳C......在了解化学式的前提是学生要对常见元素、原子团和化合价有一定的掌握,这样才能运用在化学式当中。同时要知道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因为在化学计算过程中,会用到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利用信息技术制定电子教学ppt,将内容在ppt上进行划分,将化学式与化合价分开为学生讲述,同时为学生展示某些商品的成分含量,以及含有物质元素的数量,引导学生对于化学式的计算,比如甲状腺防治中的碘元素,甲状腺也称为粗脖子病,教师可将相关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引起学生的重视,然后根据碘元素的问题引出碘元素在碘酸钾的化合价,以及计算化学式.....,由此引入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培养化学兴趣,通过阅读、教师的展示和相关实验成为学生学好化学的突破口。
结语:初中化学其实也并不难学,所学知识中微观知识点是最为抽象难懂的,因为在实际生活中见不到摸不着,学生只能通过理论和相关实验进行理解。以及相关的化学计算,这些也都需要学生进行理解性记忆,课程的编排也具有科学的合理性,各个微观知识点虽然抽象,但都是相互之间有联系的,所以学习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必须要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过,保证学生掌握,这样才能学好下一个知识点。
参考文献
[1]刘杰,刘狄,龙云飞.简谈微观思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04):26-28.
[2]王慧.基于有效教学对初中化学课堂的思考[J].名师在线,2017(21):28-29.
[3]陈翠翠.初中化学微观表征教学策略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