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岩
黑龙江科技职业学校
摘要:美术审美素养教育是新时期学校美术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与学校审美学和鉴赏课程是学校美术教育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同时,学校美术教育审美学与鉴赏课程教学对于学校美术教育的有效开展、学生爱好和艺术人格的建构都有着着极为重要的社会影响。本文主要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案例,分析了如何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实现课堂中师生的有效互动、如何对所学教材内容进行合理解读、如何有效培养青年学生的整体审美鉴赏兴趣和如何提高学生的整体审美知识鉴赏能力。
关键词:美术教育 审美能力 创新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美术其实已经是一种新的视觉艺术,其在创作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给广大人们带来艺术审美的一种享受。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是完全可以通过让广大学生的美术审美感受水平不断加强,使其审美能力逐步得到提高的。只有把传统美术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才能使学生不断地多去观察身边的新鲜事物,从中不断发现美、发现社会生活中的审美真谛,提高学生审美感受能力。教师就是需要不断的学会引导每个学生,去学会表达自己的一种情感。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一定要将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充分利用好。比如在师生学习《形形色色的世界中》,教师通过活动引导来让学生一起回忆身边比较有趣、奇特的生活物品。通过自己想象和经验总结之后,进行深入地研究分析,来不断提高培养学生自身的美术审美理解能力,从而对现代美术教学进行全面的认识感知。
二.新时期美术教学的意义
2.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时期的美术教育对我国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理念进行了新改进,通过美术教师与广大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形成美术知识的双向流通,引导广大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美术思维。并且,师生学会对美术作品本身形成客观的自我认知,勇敢地选择表达自己不同的审美思维,增强广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创作能力,有利于有效促进美术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促使学生主动积极接受科学求知,积极主动发表客观意见评价,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2.2提升审美能力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深人了解,可以感受到来自作者的美学理念是如何的传达,更好的体会作品中的美学意境,从而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美术作品鉴赏理论系统,并且在鉴赏的过程中增强对作品的批判能力。同时,实现增强审美能力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建议
美术作品鉴赏课仅仅是让学生深入了解某个著名艺术家的真实生平及其简介是远远不够的。艺术作品的产生史既有特定的历史时代性和文化背景,又与艺术家本人的艺术才能、性格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这些都应该让学生切身感受得到,这样他们才能对一位艺术家及其作品本身有比较全面和立体的客观认识,才能进一步调动学生自发地进行思考、自主地进行探究。
3.1激发学生主动性
课堂氛围是学生是能否充分吸收知识的重要条件。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有限的课堂时间,创设一个求知、探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积极探求、创新知识的热情,激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校上一堂绘画作品欣赏艺术课时,教师建议可选几幅中国世界著名画家油画精品作为整体展示。上课之前,把自己临摹好了的一幅油画作品挂在整个教室里,真实又直观的油画表现形式引起学生强烈的艺术求知欲,适时的向学生详细介绍当代油画的艺术特点和当代画家们美术创作的主要技法。画中所表现的,突出的油画内容及思想感情,以及油画作品的艺术文化收藏价值等等,让学生深刻感到一幅美术作品的背后,还有许多丰富的文化内容。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会对学习美术作品鉴赏知识充满浓厚兴趣,为上好美术作品鉴赏课打下了坚实的学习基础。教师的努力也真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引发学生主动探究
在引导学生如何鉴赏挪威画家蒙克的《呐喊》时,可以设置一些侧重学生情感方面的问题,引起不同学生的兴趣:
例如:
1.当你再次看到这件美术作品时,第一眼的感觉到底是什么?你能联想并获取哪些知识?
2.这件作品你是否喜欢?原因是什么?
新版的课程标准把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习知识作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培养广大学生的独立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能力,充分发挥其教学主观能动性,是各学科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都应当承担的教学责任和社会义务,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美术课。教师对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深入探究实际问题的内在本质,从而通过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新阶段课程德育教学的重要实践手段。
3.3培养鉴赏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将什么样的艺术作品与它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呢?怎样才能进行价格比较呢?例如《簪花仕女图》和《蒙娜丽莎》都分别是以精美绝伦的古代人物形象进行塑造,表现古代贵族农家妇女真实生活的两幅传世绘画名作,在学生进行比较具有欣赏性的教学时,教师应首先注意引导并让学生从人物表现者的内容和创作时代上去寻找出这些差异。学生经过比较后就有机会明显发现两个油画作品共同产生时的年代虽然不同,但都不是产生于太平天国盛世,两位中国画家都以严谨的中国写实艺术画风充分表现了当时中国社会下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中现代女性的端庄与安详。
3.4创设自主性学习模式
美术教学鉴赏课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主要是运用图像比例法、讲解法、分析法和对比法、谈话教学法、参观法、讨论教学法等,合理充分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学校要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活跃的美术课堂教学环境,适时组织开展师生相关的课外美术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审美鉴赏能力。这也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充分明确课堂教学活动目标与师生学习活动兴趣之间的基本关系、知识的重点难点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关系。
3.5强调基础审美要素
除了教师要具有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教学指导工作经验外,还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教学艺术水平,从确定教学活动目标、教学活动形式再到具体教学内容,都要紧扣教学实际这一主题,抓住本节专业课教学艺术作品的教学的精髓,真正达到通今博古、心领神会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山水画《望庐山瀑布》欣赏过程中,教师配上古典音乐《高山流水》或者现代曲《江南》,鉴赏完毕后让学生讲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再进一步和学生交流这幅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化底蕴、笔墨表现和作品中蕴藏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等等。
四.结束语
在新时期学校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时刻充分注意如何培养广大学生的艺术兴趣,增进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不断提高美术鉴赏的课堂教学效率,在美术鉴赏课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美、辨识美,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特别是要提升艺术创新能力和艺术感悟力。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也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美术教育才能发挥它最大的积极作用。
[1] 田夏岩.新课改背景下卖术鉴赏课的有效性教学研究[J].大舞厶.2012
[2] 彭西东.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2]]
[3] 高伟杰.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
作者姓名:王岩,性别:女,籍贯:河北省涞源县,工作单位:黑龙江科技职业学校,职位:教师,职称:初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