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艳苏
广西柳州市三江县同乐乡中心小学 545508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不断的深化,人们也开始越来越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数学学科作为小学教育的主要学科,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所以,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新的学习方式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
数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也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主要渠道。学习数学知识,能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很多问题。因此,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是要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引起每一位老师的注意。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太过严肃。数学本身是一个非常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学科,因此在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往往都比较严肃,严厉,使的课堂气氛过于紧张,从而导致整个学习环境过于严肃刻板,学生无法轻松活跃的学习数学知识。二是农村小学的教学方式过于古板。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让学生学会知识,并没有侧重于学习的过程和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三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成果衡量的方式不够合理,评价不够多元化。传统的教学理念只一味的重视学生的成绩和分数,老师,家长都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看待学生学习的好坏,使得学生被分数所困扰,只能一味的追求高分,而不能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几个方面都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抑制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农村小学“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知识非常的难懂,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和难以解决,因此,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往往难以下手,不知道该从何处解决。在我看来,要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从实际出发,构建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数学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面对数学,去勇于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在学生刚刚学习加减法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学生爱吃零食的特点,让学生去超市买零食来巩固练习加减法运算知识,或者出示有关例题,比如,今天,我拿十块钱,去超市买了一袋价值四元钱的薯片,那最后我还有多少钱?这些知识都来源于生活,能很好的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样就能够使同学们爱上数学,并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构建生活情境,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注重动手实践,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老师为中心,为主体,单向灌输给学生知识,只注重于教学的结果,忽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理念,老师并没有积极发挥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
抑制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老师可以在给学生布置任务时,要求学生进行组内讨论,组内交流,发挥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面对问题时,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动手实践。
(三)坚持因材施教,鼓励多元解决问题方式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面对优等生时,教师要善于发散其思维,引导其超越自身,多做一些可以挑战自身的题目。而面对差等生时,是要善于鼓励,多关心和爱护,布置一些适合他们的任务,增强其自信心。因此,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积极的解决问题。
(四)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提问意识比较薄弱,在课堂中学生往往不敢问,不敢说。因此,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解决在课堂中不敢发言的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中敢于提问,敢于向老师提出质疑,使学生能够自信大胆,在课堂中勇于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在课堂上遇到了有些同学,因为紧张而说话声音较小,教师可以适当的给予鼓励或者表扬,激发起其自信心,让其在今后的课堂上可以大声发言。只有培养起学生的提问意识,才能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结语: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中构建生活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需要我们来解答。其次,要注重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此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让学生能够积极的思考问题,动手实践,才能发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鼓励多元解决问题的方式。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习好和学习一般的同学,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解决适合自己的题目,并且能发散他们的的思维,对待一道题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解答。最后,教师要在课堂中善于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只有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才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来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孟祥强.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J]. 科幻画报,2019.
[2]宗超.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 科学咨询,2020 .
[3]高瑞琦.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