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境再现走近小说阅读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0期   作者:张雄仕
[导读] 素质教育比较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
        张雄仕
        四川省苍溪县云峰镇初级中学校         628400

         摘要:素质教育比较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小说作为初中语文教材中较多的文体,其中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故事、曲折的情节、多样化形象,还有主题的鲜明特点。让情境教学的方式走近小说阅读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深化理解,更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其积极地涉猎更多文学作品。基于此,笔者立足于小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一点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

        一、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授课理念陈旧
        全面实施的新课改,强调一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小说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点,文本中不仅有情节曲折的故事,还有众多鲜活的人物,更蕴含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人生道理。这就需要学生在小说阅读中,具有一定的技巧,能够透过完整的故事、细节描写以及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去总结思考,产生自己特有的阅读感受。我们接触到部分老师还是用粗略浏览的阅读方式,再以自己通俗的理解将小说所要传达的主题思想直接教授给学生[1]。这种教学方法肯定存在着很大的缺点,一是教师本人认知的局限性,人无完人,并且同一事物我们肯定应该有不同的认知结果才符合情理;另外在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描写时,有许多可以值得大家去研究的表象,教师如果占据分析的绝对主导地位,可能就让学生无法真正进入到小说的意境中去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教学中,部分教师理念守旧,让学生在概览阅读后就去分析故事的起因、发展、人物的形象表达、中心思想等,使阅读成为沉重的任务,学生难以体会阅读的真正意义。例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阅读中,就有教师用主动讲解代替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忽视了学生的阅读感受、情感理解,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的拓展。
         2.教学目标的狭窄化
         新课程理念中,提出了教育应面向全体。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教师往往存在一定的“偏爱”心理,只注意语文学习水平中等以上学生的学习感悟,使得教育出现了不公正的现象。例如:在教学《孔乙已》这篇小说时,很多教师都会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简单的分析后就引导学生来回答文章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并提一些简单的问体,如“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我吗”“小说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等。这就忽略了对小说跌宕情节的探讨,使阅读课变得索然无味,在提问中也只注重中等以上水平学生的阅读进度,缺乏对后进生的关注[2]。
        3.教学方法单一
        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有老师套用了老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重要知识点死记硬背做笔记。例如在《变色龙》教学中,有老师只抓“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这一个知识点,对小说中的很多有趣细节一带而过,更忽略文中主人公的思想行为是当时社会缩影的关键点。这种公式一样的阅读教学方法,肯定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小说的主题,使学生的阅读大多流于表面,让小说阅读机械化。



二、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

        鉴于部分初中老师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想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老师要转变教学中的固有思维,即转移到阅读教学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主。这就需要教师多使用情境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培养他们的阅读兴奋点,丰富小说阅读学习方式;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小说阅读学习的感悟和效果。
        1、情境教学法的定义
        情景教学是指老师根据课文内容,用图片、声音、视频等生动形式再现小说故事演变过程,进而再现小说中故事的情节,使学生如临其境,随心感悟。老师要注意情与景的交融,让学生能够进人到老师所创设的氛围中。这种方式能够丰富学生的感受,启迪他们的思维,最终提高他们对身边事物的感悟及语文学科的综合素质[3].
2、情境教学的功用
        老师使用情境教学法会给学生很好的熏陶功能和暗示功能。前者是指给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用心灵去感悟文章中主人翁的喜怒哀乐,会用真心真情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暗示功能是指学生平时受家庭、社会、学校等的共同教育,有些影响逐渐被学生感知,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最终,学生会不光受到环境的教育,也会受到小说主题说表达的真善美形象的感染,从而塑立自己完美的人性。
        3.情境教学法具体运用
        (1)角色重现。初中生都有很强的好动心与互动性,老师可以以此为教学把手,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演戏,还原小说中的某一个故事情节和特殊人物的某处显著性格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实现教与学的相辅相成。在指导学生进行角色塑造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当好导演,让一切活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2)注意把握主要扮演者的语言特色;(3)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充分展示自我,充分展示小说中的有趣情节。
        (2)有效沟通。在教小说阅读课时,教师要注意语言的精炼,要有哲理性,对文中的角色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要让学生完全融人到小说的情景中。在课堂上,教师发挥每位学生的聪明才智,让所有学生都得到表演的机会,形成五彩缤纷的课堂氛围。
        (3)实物讲解。为了促进学生形成深刻的阅读印象,语文教师要注重监测学生演示的活动过程。情景演示后可以让学生展开思考,搭建起现实与书中故事的桥梁,从而更好地从不同角度领悟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三、结语

        总之,情景教学法对教师的授课课能力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更高要求,也为小说阅读课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在小说阅读课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不断进行教学尝试,以有效的教学引导,立足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展开生动教学,另一方面,应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给予其充分的自主阅读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小说阅读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最终形成。

        参考文献:
        [1]陈祖利,浅论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技巧[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5):31-32.
        [2]吕宏伟,内蕴深邃,微言大义一试析初中语文小说阅读的教学模式[j].时代教育,2015(2):217.
        [3]王琴,图文并茂情境讲练结合品内涵--浅谈初中语文的小说教学[J].语文学刊,2016(19):175-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