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0期   作者:石柱君 荆婵 王玲玲
[导读]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发展的灵魂
        石柱君   荆婵    王玲玲
        (衡水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系,衡水 053000)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发展的灵魂,也是中华儿女宝贵的财富,应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通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促进两者之间更好地融合。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性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复兴和未来发展的精神支柱,探索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的融合,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一、中国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体现了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念。而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不同类型人才,其综合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我国未来建设发展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能够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进步。因此,将我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思想意识,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价值,比如融入相关的奋斗不息、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等思想核心。
        2、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为社会提供自己的社会价值,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国家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有利于促进我国传统文化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具有新时代的文化内涵,能够促进我国民族文化事业的伟大复兴及和谐发展。
        二、我国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然,在我国传统文化和大学学生政治教育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问题:
        1、大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大学生受到新时代互联网的影响,逐渐忽略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此同时,许多大学生受到西方节日的影响,将西方的节日作为追求时尚和潮流的表现,对我国的中秋节、端午节、春节等具有优秀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的兴趣逐渐减弱。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反映出传统文化在大学教育中没有进行有效的宣传和融合[1]。
        2、教育者缺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研究
        教师自身的文化内涵需要进一步提升,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缺乏探索传统文化与教材思想政治知识存在的一定联系,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层的研究,导致在实际教育中对教材知识的讲解过于表面,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没有取得最佳的效果。高校应该重视对教育者文化内涵提升和培养的工作,采取有效的途径增强教育者文化底蕴。
        3、缺乏有效的融合方法和途径
        目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普遍采用课堂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缺乏教育方式的创新和改革,在教学中实践的模式占据比较少的时间,多侧重于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分,对于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组织没有进行精心设计,活动力度不足。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当中受到传统教学的方式影响,习惯于以听的方式进行学习,缺乏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对传统文化知识内容自主探究和创新的精神。同时教师缺乏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将我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学进行高效的融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要积极探索融合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三、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性的途径与策略
        1、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高校要加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正确引导,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积极作用有正确的认知。

教育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加大对传统文化宣传的力度,给予学生积极正向的引导,能够结合实践的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当中,使其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2]。高校教师不仅仅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还可以采用实践的方式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去了解生活中的真实事情,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历史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让他们心灵受到触动,思想境界在实践中有所提高,有利于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心理品格,培养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加强教育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层研究
        高校要加强对教育者思想素养和文化底蕴的提升,可以采用专业知识的教育培训、开展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的相关讲座、经常开展思想教育者讨论会议,相互分享教育经验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和能力水平。高校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提高传统文化教育能力,借鉴其他教育者的有效教育经验,发挥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将思想政治内容和传统文化进行联系,增强其文化内涵与道德修养,使其更好地对学生起到教育和引领的作用[3]。教育者自身要加强提升自我文化修养的思想意识,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书籍、参加培训和进修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把自己打造成学生心目中的榜样,进行言传身教,触动学生的心灵,在实际教学中对他们更加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传统优秀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作用。
        3、拓展高校教育的新思路和方法
        第一,高校要对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有正确的认知,对相关的工作高度重视,完善学校文化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硬件设施的重要作用,硬件设施是传播优秀文化的有效载体,比如图书馆建设、校史馆等设施都可以进行充分利用,还可以设置专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的宣讲教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大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思想品味。
        第二,创建校园传统文化学习情境。校园中创建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随时随刻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知识的存在。校园文化是全校人员自觉遵守的思想意识和价值理念,对教育者和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比如B高校在创建初始阶段就比较重视校园文化,创建独特的校园特色文化,用独特的校徽、具有传统文化教育意义的校歌、别树一帜的校风和校训,营造校园传统文化的学习情境。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精神支柱和人文精神,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身心健康的发展。
        第三,开展传统文化公共课,学校提升教师文化底蕴的同时要开展相关的公开课,加强课程的宣传工作,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拓宽网络宣传渠道,拓展教育的新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养成,以及爱国情怀的激发。因此,高校必须意识到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通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促进两者之间更好地融合。
        参考文献:
        [1]赵康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性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 038(002).
        [2]孔晶晶.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融合研究[J]. 世纪桥, 2018(8).
        [3]刘丽. 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评《传统文化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J]. 新闻战线, 2018, 000(006).
作者简介:
        石柱君(1972—),河北威县人,文学硕士,衡水学院副教授。
        荆婵(1982—),河北石家庄人,教育学博士,衡水学院讲师。
        王玲玲(1981—),河北深县人,文学硕士,衡水学院讲师。
        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编号:201903040109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