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 于松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于松
[导读] 摘要: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建设,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其工程质量与技术研究已经成为现阶段领域内研究的重点。
        身份证号码:3723211991XXXX715X
        摘要: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建设,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其工程质量与技术研究已经成为现阶段领域内研究的重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类型多、工艺复杂,结合工程施工标准与国家相关要求,科学选择技术类型,全面落实质量管理与控制,才能够有效保障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为城市建设以及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1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路基施工是路面施工的前一道工序,路基是整个市政道路工程的基础,因此路基的稳定性、承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在路基施工中,主要包括了路基开挖、土壤改良以及路基压实、路基防护、路基排水等相关内容。在进行路基施工时,首先要对地形地质进行勘察分析,全面了解施工区域地形地貌与水文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施工方案,尽可能做到趋利避害,避开一些不利于路基稳定的影响因素。此外,在路基施工中,需要根据路基对强度、稳定性等的要求选择相应的填料,并做好压实处理,以达到改善路基质量,优化路面施工质量的目的。在路基施工中,需根据当地地形地势以及气候、降雨情况做好排水工作,设置排水沟渠,增强市政道路排水能力,防止水流冲刷、冲毁路基与路面。在进行排水设计时,需对周边环境进行考虑,要在促进公路排水的同时保障周边环境与农作物安全。
        2路面施工技术
        路面施工是一项大工程,其中包含很多内容,如路面设计、选材、路面摊铺、压实、路面施工质量检验与维护等等。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需要根据市政道路工程概况科学设计图纸、准确确定施工顺序,做好各工种协调工作,同时做好对施工过程的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检查验收,以保障市政道路路面施工质量。当前,我国市政道路路面类型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整个路面结构分为基层、垫层与面层这三大部分。在施工过程中需按照标准施工顺序规范进行。在市政道路路面施工中,工作人员需重点注意材料的配合比,要保证混合料的强度、坍塌度等符合工程施工要求。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需控制混合料浇筑厚度、摊铺速度与压力力度,路面混凝土施工要尽可能做到连续施工,路面的浇筑、摊铺与压实处理需做到规范合理,要保证路面平整度。
        3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的策略研究
        3.1做好市政道路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施工单位要选派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周边环境等做出合理的调研。同时合理分析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其次,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以及施工单位自身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设计方案。并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划分。最后,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的采购工作。必须保证施工材料的及时供应,避免影响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同时,机械设备要在施工前进行调试,最终保障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工作的科学高效开展。
        3.2严格管理施工材料
        材料是市政道路施工的主体,材料的质量与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有密切的联系。施工单位要结合施工设计方案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施工开始前,采购人员要结合采购计划,选择可靠的材料供应商。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材料的使用原则,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施工材料的利用率。机械设备在使用时,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操控,避免机械设备使用不当已发的安全事故,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施工的质量。施工材料的存储要做好防潮防火等,避免材料在储存时质量出现问题。对于不符合建筑工程质量的施工材料,管理人员要及时与供应商进行联系并解决劣质材料的问题。
        3.3采取相应措施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为了保证建筑施工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以及施工现场资料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对于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施工内容,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地岗前培训并且取得相应的资格证才可以开展施工。与此同时,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必须做好施工环节质量的把控工作,保证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符合质量标准。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施工工序的顺序,从而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施工能够按照预计的进度进行。建筑工程具体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实施监督与管理,保证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以及施工质量的可靠性。施工单位相关管理人员可以不定期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抽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全面提升。
        3.4增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决定市政道路整体施工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施工单位务必要重视对施工人员素质的培养。首先,施工单位需要严格制定人才选拔制度,采用树立榜样的形式,找出企业内优秀的员工,并提倡大家向其学习。同时,单位应当组织他们去更优秀的企业学习经验,增加施工人员基础知识的储备量。其次,施工人员也应当自觉更新自身已经具备的知识与技能,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积极学习与融入现代化的施工理念,将理论知识不断融入实际施工中,从而巩固已有的专业技能。最后,施工单位也应当为员工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业务考核,从而提高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工作热情。
        3.5强化现场的管理工作
        在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中,需要施工单位进行自行管理,还要派甲方代表即监理单位人员进行监管工作的开展。在具体的工作进行中,首先应做好材料方面的重点管理,需要从采购到具体运用的过程都提高监管力度,采购中应严格控制避免不合格产品的混入,施工过程的管理中应避免材料的损失和丢失,检查出现劣质材料要及时进行退换;其次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操作管理,要对每个环节都增强监管力度,避免操作的不规范现象出现,当发现出现质量问题时要及时指出,并要求其进行整改,现场的管理目标最好进行细化,以更好地实现各质量指标的顺利完成;同时,还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除了监督其进行规范施工外,还应对其工作完后情况进行检查,实现对质量完成情况的有效考核,具体的质量考核可通过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工作的落实;除此之外,还应适当的开展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不同的技术和方法,实现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灵活的应对不同问题,并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
        3.6重视道路施工的养护工作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完成后,相关部门必须派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市政道路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由于市政道路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不同的路段要有相关的人员进行养护。相关部门要制定合理的养护管理制度,约束养护技术人员的行为。同时,在进行市政道路养护的过程中,养护人员要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养护技术。做好养护工作的记录工作。针对道路使用的具体情况,道路养护人员要对道路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给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此外,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养护队伍的建设,加大对养护队伍的投资力度,从而吸引更多地人才加入养护队伍中。
        结束语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其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研究也开始为更多人所关注。本文从几个方面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以及质量管理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张美炀.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居舍,2019(29):41.
        [2]韩志鹏.关于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与对策探讨[J].四川水泥,2019(09):228.
        [3]殷井岗.市政机电安装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管控分析[J].门窗,2019(13):221.
        [4]高仁杰.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施工质量管理的策略研究[J].廸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02):1391.
        [5]刘洋.分析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策略[J].今古传奇:文化评论,2018,000(00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