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森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金华 322100
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广受关注,装配式建筑作为其中的新型建筑方式,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但是,对于当前的装配式建筑来说,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特殊性,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问题以及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引言
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已逐渐进入了稳定发展的阶段,建筑工程也被赋予了更高的期望。评价建筑工程的好坏已经不再是建的多建的快,而是逐渐转向为追求建筑质量、舒适度以及对施工方式的创新。截止至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的施工方式还采用传统的方法,传统的施工方式有着工业化水平低、施工周期较长以及对于施工的材料损耗较多等缺点。配装式建筑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这种问题,并且也符合我国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装配式建筑的特殊性
装配式建筑主要是在建筑工地指利用最开始制造好的配件,在预定的顺序上进行拼接而成的建筑,主要包括混凝土、钢、木结构建筑是现代建筑的代表。装配式建筑的优点有很多,首先因为是在施工现场直接组装大量配件,这种形式相较于原始的浇筑作业在工作量上会大大减少,其次因为采用的是建筑与装修为一体的设计,那么在组装时是可以与主题施工同步进行的,这样会在一定程度是缩短工期,而且由于本身属于拼接式建筑,所以只要对构件按着严格的标准化进行制造,那么生产效率越高,制造成本相对就会越低,所以在性价比上相较于传统建筑有了一个本质上的飞跃。
2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2.1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其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对于我国的建筑工程来说,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一套完整有效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系需要相关的管理部门或机构作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并且,管理部门还应保证相关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保证在施工现场做到有效的监管。但是,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个别施工单位管理体制并不健全,为了控制成本,大量地削减管理人员及管理经费,从而导致管理部门并不能有效运行,管理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2.2工程管理人员能力需要加强
相关管理人员的作用和意义十分重大,直接负责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肩负着重大职责和使命,必须掌握当下最先进的管理方式以及思想,将管理责任进行严格落实,使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顺利、圆满地完成。但是当前很多相关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的专业素养,管理思想没有与时俱进,缺乏进行主动“充电”的意识,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依旧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一旦施工现场出现突发事件,必然会成为“热锅上的蚂蚁”,甚至会导致事态无法控制。
2.3管理协同因素
由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参建方众多,如设计方、预制构件生产方、施工方、业主方、监理方等等,应该将各方有机协同到一起,为全体参建单位打造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这样才能促进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连续性。但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各个单位往往各自为政,不能将信息予以交换和共享,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较低,或者是预制构件数量、规格不满足施工要求,亦或者是业主方提出的变更需求不能得到迅速执行,都会影响到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有序进行,也是工程管理亟待改进的地方。
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应对措施
3.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相关施工人员人数众多,其专业能力自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距,因此必须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严格地约束与监督。但是人们必须要意识到,为了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不能一味地进行约束,更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的同时,还要出台针对施工人员的奖惩机制,以此帮助施工人员明确自身的岗位责任。奖惩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将施工人员的工资和工作表现情况结合起来,并根据施工人员是否积极而添加奖金,或者扣除工资。在奖惩机制的引导下,施工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会采取认真主动的、积极的工作态度开展各项工作。不仅如此,还要引导施工人员之间相互监督,如果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上报。
3.2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
为了提高施工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就要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重视。施工环节非常的复杂多变,对施工技术的应用也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大多数工作都需要人为因素进行操作,人力资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当前我国施工管理的状况可以发现,大多数的工程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都比较低,面对部门单位的协调工作缺乏团队合作意识,过于发挥主观能动性,缺乏科学有效地管理方法,仅凭自己的经验去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还缺乏施工安全意识,导致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要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充分意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减少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筑公司也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做好自己本职岗位的工作。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教育,采用典型案例提高管理人员的关注度,使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为提高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开展。
3.3强化协同管理
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包含有众多的施工环节,且各施工环节通常由不同的施工单位完成,为有效保证其整体施工质量,需要由总承包企业协同各施工单位进行综合管理,才能在管理中获得较为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施工建设之初,由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制定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并明确标出其中的一些注意事项,然后将现场管理制度发放到各个部门、各个施工单位,要求各部门或施工单位在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以此能够从上到下促进施工现场规范。在施工过程中为促进协同管理的高效开展和进行,可以引入一些较为先进的管理技术,如在现场预制构配件管理上面,可以引入二维码技术,施行一件一码的管理方式,以此可有效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避免施工现场混乱的情况发生。
结语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筑行业也在前进的步伐中不断改革创新。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而言,其在很多方面都优于传统的建筑工程,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在技术等各方面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水根,柏建韦.装配式建筑结构部品施工的质量评价[J].建筑施工,2019,2:116–117,123.
[2]李天华.装配式建筑寿命周期管理中BIM与RFID应用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20.
[3]翟占伟.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1):103.
[4]余正.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204.
[5]周旭.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居舍,2019(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