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嘉年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 210000
摘要:近年来,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建筑业呈现出环保、节能与绿色化发展趋势,混凝土装配式建筑逐渐成为城市建筑的主体类型,对工程施工水平、效率与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理念问世时间较晚,部分建筑企业对其缺乏深入了解,施工经验有待积累。因此,本文对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关键施工工艺进行总结分析,阐述工艺特点与技术操作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工艺
一、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住宅施工工艺特点
1、工期短
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式中,同时在现场与工厂车间两地开展施工活动,在工厂车间批量化制作各类预制构件,将预制构件运输至工程现场进行吊运拼装,再对构件进行连接固定处理,可以在短期内完成建筑施工活动,简化了混凝土现浇等工序环节,现场作业量也有所减少,最终起到节省施工工期的效果。
2、节能降耗
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工程中,施工工艺的节能降耗特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采取两侧混凝土加中间挤塑板等全新的结构形式,有效强化了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可以将建筑暖通空调等配套系统的运行负荷及能耗控制在较低程度。另一方面,混凝土装配式建筑采取工业化方式制作建筑构件,在现场仅需开展预制构件吊装与拼装连接作业,施工难度较小,且构件制作精度及性能质量得到保障,在施工期间不易出现外墙脱落等问题,建筑废弃物产生总量较小,进而减小了施工资源的损耗量。
3、一体化施工
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具有一体化特征,前后工序环节间保持紧密衔接状态,相互造成影响。基于一体化施工特征,在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与缩短工期的同时,也对施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企业应重视这一问题。
4、环境保护
在混凝土装配式工程施工中,通过简化工序流程,有效减小了施工活动对工程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破坏程度。例如,在传统建筑施工模式中,需要在现场开展大量的混凝土搅拌与现浇作业,原材料在风力作用下会持续产生飘尘与落尘,导致施工现场环境较为复杂,并产生大气粉尘污染。而在混凝土装配式工艺体系中,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大气粉尘污染问题出现。
二、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住宅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1、预制构件吊装
在预制构件吊装环节,首先,做好吊装准备工作,检查预制构件规格尺寸与外观完好性,采取模数化吊装技术,科学制定吊装方案,规划吊装线路,合理设定吊点数量与分布位置等。随后,开展试吊作业,将构件起吊至地面上方0.5m处,根据构件平稳情况选择性修改吊装方案。其次,清理构件表面灰尘污渍,操纵塔吊设备,缓慢将预制墙板等构件吊运至作业层上方一定高度处。如果在构件吊装期间出现明显晃动与倾斜失稳现象,需要停止吊装作业,恢复构件稳定,或是调整吊装方案,重复开展吊装作业。最后,在预制构件水平位置与朝向角度调整完毕后,缓慢下落构件,将构件与配套支撑体系进行连接固定,即可拆除吊装钢丝绳与吊环,完成构件吊装作业。
2、预制墙板安装
在预制墙板安装环节,首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如墙板钢筋定位与套筒灌浆连接准备。同时,考虑到预制及现浇墙板间预留较大面积的灌浆区,灌浆作业量较大,为提高灌浆可操作性,应采取分区灌浆方式,在预制墙板安装作业面中设置灌浆分区带,准确计算各灌浆分区的灌浆料用量。其次,将预制墙板吊装至作业面上方一定高度处,使用快速定位措施件对构件进行精准定位,再将墙板随定位措施件的豁口槽缓慢下落,并使用PC定位销与短斜支撑调节杆进行微调。
再次,对现浇节点钢筋进行绑扎处理,提前标记暗柱箍筋位置,对预留竖筋进行校正处理,并在墙体上方设置水平梯子定位筋,避免出现墙筋根部偏位现象。最后,依次开展预制墙板灌浆、现浇墙体支模、构件间现浇节点支模、一体化模板安装与混凝土浇筑作业。
3、预制叠合阳台板安装
在预制叠合阳台板安装环节,通过设置拉结点对外墙板结构与配套支撑体系进行连接,确保支撑体系在后续施工中不会出现倾斜失稳等施工问题。同时,考虑到预制叠合板容易出现破损问题,需要采取成品保护措施,如控制叠合板堆置层数,在叠合板阳角部位设置橡塑材质的保护套,禁止无关人员设备滞留作业面。此外,在预制叠合阳台板吊装前后,重复检查构件外观结构完好情况,及时修补构件破损部位,或是更换全新构件。
4、预制叠合板安装
在预制叠合板安装环节,应注重以下工艺要点:第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如检查构件规格尺寸,基于施工图纸进行弹线测量,确定构件安装位置及标高等。第二,搭设配套支撑体系,对预制叠合板进行加固处理。在正常施工条件下,技术人员可选择搭设碗扣架顶板支撑体系,使用适当规格小横杆进行组装,由U托对主次龙骨标高加以调整,并在叠合板以及现浇部位连接处铺设多层板,在龙骨节点处铺设多层板带。第三,安装顶板独立支撑模板,设置晚拆带与早拆柱头,这将起到减少模板用量的作用。第四,将标高控制线为主要依据,施工人员操纵切割机设备,切割顶板叠合板部位超出的墙体混凝土,确保叠合板部位平直顺齐。第五,将预制叠合板吊装就位,调整构件水平位置与朝向角度,确定无误后即可缓慢下落构件,开展钢筋绑扎作业。最后,开展混凝土浇筑、振捣与养护作业。
5、预制楼梯板安装
在预制楼板安装环节,需要掌握以下工艺操作要点:第一,安装准备。将施工图纸为依据,对预制楼梯板的规格尺寸进行检查,修补轻微破损部位,如果构件存在贯穿性裂缝等质量缺陷时,则更换全新构件。同时,对预制楼梯板进行编号管理,避免混淆使用。第二,弹线控制。在现场弹设预制楼梯板安装控制线与标高线,为后续施工作业的开展提供明确参照,如测量校正预制楼梯板安装位置及标高偏差。第三,构件吊装就位。将预制楼梯板吊运至作业面上方,对构件水平位置及朝向角度进行调整,再将构件缓慢落下。随后,施工人员使用撬棍等工具对构件位置进行调整,对结构预埋件以及构建预埋件进行焊接连接。第四,构件灌浆。在预制楼梯板校正结束后,对构件以及休息平台连接点开展灌浆作业,向连接部位灌注适量浆料,在另一侧溢出浆料后,即可结束灌浆作业,并清除溢出浆料。第五,安装保护。为避免预制楼梯板在堆置、吊装与安装期间出现构件变形破损问题,需要综合采取安装保护措施,如使用多层板制成台阶踏步保护板,在构件吊装点下方垫设垫木。
6、预制飘窗安装
在预制飘窗安装环节,首先,设置若干数量的机械式承重支托座,支托座起到调节构件与支撑构件的双重作用。同时,在构件中固定设置连接螺栓,并在螺栓上设置橡胶垫块。其次,将构件吊装就位,对构件水平位置及角度进行测量校正,在构件中设置U型水平咬合件,使用溜绳等工具缓慢牵引飘窗,再将螺栓插入墙体中预设的孔洞内。再次,使用M24等型号螺栓对飘窗构件进行连接,依次开展竖向节点与水平节点连接作业,结合施工情况合理选择连接点数量。最后,对飘窗与墙体拼缝进行密封处理,灌注适量灌浆料,并在接缝表面设置橡胶密封条与填入密封胶。
结语
综上所述,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住宅施工中,对施工工艺操作要点的全面掌握,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控制工程施工质量与建筑结构性能的关键。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对关键施工技术进行总结分析,构建起完善的技术应用体系,明确技术标准,为施工活动的开展提供明确指导。
参考文献:
[1]何朝勇,张继超.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住宅施工工艺解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
[2]金波峰.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住宅施工工艺解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3).
[3]江皓,江志鹏,黄露.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工艺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