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6
摘要:在冬期施工建设农业水利过程时,要提前做好混凝土施工准备、应对低温问题,切实提高配制、搅拌、浇筑施工水平,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施工检测制度,加大完工后的养护力度,确保建筑工程在冬期施工的质量达到规定标准。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一定要全面了解低温对混凝土施工的不利影响,并通过合理的措施来做好加热保温处理,让混凝土的搅拌阶段、运输阶段、浇筑阶段以及养护阶段都得到良好的保温处理,以此来保障混凝土的冬季施工质量。同时,为有效保障混凝土温度的实际施工质量,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也应该做好温度统计和相同条件下的养护试件检验,并通过回弹检测仪来进行现场强度检测。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让混凝土的冬季施工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
1冬季低温条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1低温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在低温条件下,水泥的水化速率将会明显下降,这样的情况就很容易对混凝土的整体强度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当汽温达到零下10℃以下的情况下,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水泥和水将会由于直接结冰而无法充分交融,而水泥的水化作用也将直接消失,同时,其体积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膨胀,冻胀应力也就由此产生,进而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另外,在一些水转化成冰以后,冰凌颗粒将会附着在混凝土表面的钢筋和骨料上,进而显著降低水泥浆液和钢筋杆件以及骨料之间的黏结作用,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整体强度。
1.2低温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所谓水化作用,其实就是在水泥和水进行搅拌的过程中由于凝结和硬化所获得到的混凝土强度。在具体的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水泥的水化作用造成影响,比如使用的材料、各种材料的配比、搅拌温度、搅拌时间等,在这些影响因素中,一项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就是温度。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除了保障材料和配比等与实际需求相符之外,提升混凝土搅拌温度也将会使其水化作用得以显著提升,进而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在温度低于0℃的情况下,水就会直接结冰,而在进行冬季施工的过程中,气温将普遍低于0℃,在这种环境条件下,搅拌的混凝土中,很多的水都会出现直接结冰情况,进而对水泥的水化作用造成直接影响,混凝土性能也会由此而降低。
2建筑工程混凝土在冬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钢筋氧化裂缝
我国多数地区的冬季气候寒冷,气温偏低,常有雨、雪、霜、冰、大风等各类天气,施工环境中多数因素不符合规范要求,这种复杂的状况使空气中的水含量很高,容易使钢筋生锈,诱发混凝土体积变大。当钢筋受到强拉力时,在钢筋的受力水平线上,容易形成裂缝,特别是在冬季,由于水泥的稳定性较夏季时降低,水分流失速度较快,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水灰比的增大,使混凝土强度明显下降。当混凝土内的水分流失后,就会不断出现钢筋受到腐蚀的现象。在混凝土受到足够的外力影响时,就会出现混凝土裂缝甚至断裂的问题。
2.2水灰比太大的问题
在冬期施工,通常会遇到混凝土质量不足的问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水灰比偏大,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致使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规定标准。当混凝土水灰配比不规范时,容易出现砂浆脱离的现象;而当水分超过标准时,又容易出现渗透漏水的问题;或者在遇到保水性能不达标时,又容易造成粘性降低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分析,冬季气候寒冷,混凝土表面容易起皮,其质量受到严重制约,最终还会影响正常使用。
2.3水分转移导致结构疏散
在冬期施工时,还会遇到混凝土结构受到破坏而分散的问题。
这是由于混凝土受到温度湿度不同的影响,当外界温度降低时影响了混凝土工程质量;同时,当混凝土承受一定压力时,其内部水分会发生迁移,使混凝土结构疏散,稳定性能有所降低,最终导致施工质量下降。
3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的应用
3.1技术措施
在本次混凝土的冬季施工中,主要通过土工膜和塑料布遮盖表面的方法进行保温,将骨料表面上的雪团、冰块和冻结层等清理干净,保障骨料温度与混凝土施工的实际要求相符。在拌合用水的加热过程中,主要应用了煤块加热水箱的方法,并将水温控制为50℃左右。为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冻害情况,搅拌过程中将水的用量降低到了配比所允许的最低限度,并加入了高效减水剂来保障混凝土强度,同时也严格进行了塌落度控制。
3.2混凝土搅拌的保温措施和质量控制
在本次工程的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为了让中间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保障,使其具备足够的温度均匀性以及良好的和易性,对混凝土搅拌进行了很多次的试验和调整。最终选择通过分次投放法来进行原材料投放,其顺序是:①砂石;②外加剂;③掺合料;④水泥。拌合过程中,应该首先让砂石料和热水之间实现充分的接触,以此来保障骨料的加热效果。具体搅拌中,为保障各种拌合物之间实现充分混合,达到均匀搅拌的效果,并有效消除每一种原材料之间的温度差异,避免冰块和骨料结块情况对混凝土搅拌质量的不利影响,将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延长到了常温条件下搅拌时间的1.5倍。在对混凝土拌合设备进行保温加热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措施是拌合暖棚的搭设以及煤炉的内部设置。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本次工程中的混凝土出机口温度达到了10℃以上。
3.3混凝土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保温措施和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通常会损失掉大量的热量,所以为做好混凝土的保温工作,以此来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就应该在运输过程中做好混凝土的保温措施。具体运输过程中,可以用保温材料包裹住运输罐车,并尽可能将运输距离以及运输时间缩短。这样才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热量在运输过程中的散失,以此来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之前,首先应该对混凝土的和易性进行检测,在保障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标准的情况下才可以将其投入正式施工。同时,也应该做好施工现场的监测工作,在保障入模温度达到5℃以上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浇筑施工。在进行分层浇筑的过程中,应保障浇筑施工的连续进行,不可以出现施工中断现象,这样才可以有效避免冷缝的出现,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3.4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在进行混凝土的冬季施工过程中,应充分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从正温到负温进行养护转换之前,一项关键的内容就是做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保障。具体养护中,可通过草袋麻袋等的这些保温材料来进行保温。在对模板外部进行保温时,除了可以在基础位置一边浇筑一边实施保温措施之外,其他的结构一定要在保温材料设置好以后才可以进行浇筑施工。具体施工过程中,对于刚刚完成浇筑的混凝土层,不可以直接用保温材料覆盖,可先在其上面覆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再将草袋、麻袋等的这些保温材料覆盖在塑料薄膜上,这样才可以有效避免保温材料对混凝土表面造成刮伤。同时,也应该根据实际的温度情况来做好保温层的厚度控制。在将模板拆除之后,也应该及时将保温材料覆盖好,以此来有效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突然降低而导致的开裂现象。
结束语
由于冬季气候寒冷,混凝土施工所需材料容易受冻,影响混凝土凝固效果,最终导致出现施工裂缝、强度较低等问题。因此,本文对冬季状态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分析,以便在冬期施工时能及时做好准备工作,降低不利条件对施工的影响,切实提升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段权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的探究[J].四川水泥,2020(8):16,18.
[2]刘洪波.建筑工程技术中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1):1207.
[3]张燕.建筑工程技术中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9):1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