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住房和土木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在各种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人们对房屋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使用不同的施工技术。高支模技术作为一项重要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承重能力,提高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并减少各种技术不稳定的事故。然而,在住宅建筑和土木工程中,由于相关人员对高支模技术的不当使用,经常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高支模施工中的相关技术要点。
关键词: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引言
施工质量是评判建筑工程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而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工程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正确运用带来的高效成果为整个建筑行业的改革创新带来了重大突破。要高效地运用高支模技术,首先要明确高支模的施工工艺特点,掌握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才能将高支模施工技术自身所存在的可塑性强、承载能力大等优势充分发挥。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指支模高度大于或等于4.5m时的支模作业。在我国房建工程领域,高支模施工技术是施工常用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提高房建工程质量的必要保障。但由于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难度较高,相关人员必须明确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意义以及应用要点,才可以有效规避实际应用时的风险,进而提高施工质量。若想将高支模施工技术实际应用在房建工程中,首先应合理制定高支模施工方案,以规范为基础确定施工方案,并结合实际施工需求落实设计与施工,从而保证高支模的支撑能力,确保房建工程顺利完成。其次,高支模结构以支撑为主体,将其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的承载力,且能够防止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出现进度受阻的情况,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技术进行分类,明确其应用的组成,进而提高高支模施工的实际应用效果,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现。
2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支撑体系搭设要点
(1)确保各构件位置及形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做到不移位,不变形。对于高支模体系,当高宽比大于2的独立系统,应有保证支撑体系稳定的保证措。模板支撑立杆需要多层搭接时,应采用对接,上下层立杆支点应相接吻合,上下立杆中点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应设底座和垫板。(2)支架系统的平面布置首先将立杆设置在梁下及梁两侧立杆,然后依次往两侧间距1m展开布置。在跨度较大的梁底要根据梁的跨度适当起拱,主次梁交接处,应按照先主后次的顺序进行,为确保构件不发生变形,应在梁底模中间加设一排支架。
2.2检查
受高支模施工难度的影响,使用此技术时有许多潜在的风险因素。因此,在实际施工之前检查高支模是非常必要的安全检查工作。这里应该明确的是,高支模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支架的安装过程,因此,要测试的对象包括零件的类型,承重部位以及紧密程度。为了确保高支模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有必要聘请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专业施工人员进行作业。有了双重保证,就可以保证安全和质量。施工人员应适当把控高支模和整体安装之间的施工进度,因为太快或太慢都不利于两者之间的紧密结合。在检查过程中必须合理的地使用各种检测系统。其中最常见的是传感器系统,它可以更精确地检测高支模的变化并提供及时的信息反馈,这有助于高支模技术的使用。
2.3监控量测控制要点
(1)设置立杆监测点的原则:一是在受力最大的立杆和支架边缘稳定性差部位。二是受力最大或地基承载力低的部位。根据支架平面大小的不同各设置至少2个立杆顶水平位移、支架整体水平位移及立杆基础沉降监测点,监测时应设置变形报警值。(2)每隔20至30分钟对正在浇筑的混凝土的支架系统进行一次检测,终凝后的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
浇筑混凝土时应时刻关注支架系统的动态变化,一旦发现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立即停止浇筑作业,随即疏散相关人员施工人预员,并对作业区域进行加固处理。(3)在观测期间应设置工作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基准点、元器件的埋设、测量并做好保护工作。埋设元件时应对根据现场情况对各部件进行编号,若元件有导线,导线应引出至架体以外。技术人员层层把关,保证元器件不受损坏,当测量标志受到损坏,应马上进行恢复。
2.4高支模拆除
高支模施工需要注意拆除工作,该工程在施工结束后首先确定了拆除时间,保证了拆除作业的顺利完成。首先,该工程在在梁板达到8m且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时开展拆除作业,并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告牌,防治拆除支架过程造成安全事故。其次,该工程在拆除完成后对各类废料进行了整理归类,按照不同废料的分类进行了清除处理,节约了建设资源,防止废料长时间对方对环境造成污染。最后,该工程在完成拆除作业后对工程进行了全面检查,如发现问题在第一时间利用同类材料进行替换,进而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工程的顺利完工。
3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管理措施
3.1做好安全保障
高支模施工中,高空作业数量较多,施工人员在确保工程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后续的施工作业。首先,搭设高支模前,应在施工现场四周设置明显的界限标志或安全围栏,无关人员禁止进入施工现场。其次,脚手架安装和拆除施工中,不可使用撬棍,且轻拿轻放,防止脚手架与连接附件发生变形,拆除后要分类摆放零部件,促进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再次,自高支模最高处起,每隔2.2m设置水平杠杆,加强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如脚手架阻碍施工的正常进行,可在管理部门许可,且设计人员明确数据准确性后,拆除内侧交叉杆,施工后立即装回交叉杆。最后,为了防止不均匀沉降影响高支模施工质量,工程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固定支模,防止出现基座位移问题。
3.2加大施工技术管理力度
在拼装高支模之前,建筑单位应提供良好的技术培训和交底工作,为建筑工人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有关负责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仔细检查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以免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在安装和拆模工作过程中,必须有效参考项目的设计规格,并且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免损坏模板和横梁。拆除后的材料必须分类并堆放。此外,施工单位必须对项目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并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和专业水平。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必须有效参考项目的具体施工计划和有关施工标准。项目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安全事故,并在出现意外情况下及时做出反应。
3.3重视人员培训
高支模施工技术难度高,从事高支模工作的技术人员必须是技术过关的人员。企业要定期对施工工人进行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要对他们加强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的宣传教育,定时进行考核,检验他们的施工技术是否过关,能否达到目前高支模行业发展的需要。这样做不仅是对施工人员负责,也是对高支模工程负责,更是对该行业的发展负责。
结语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当前房建工程常用的技术之一,其有效应用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使整体建筑结构更加稳定。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可以使房建工程更容易达成预期建设目标,进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房建工程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推动力。
参考文献:
[1]田慧明.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9,45(03):97-99.
[2]戴克任.关于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分析[J].居舍,2018(32):27+33.
[3]曹汉卿.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1):98-99+1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