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工业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徐建华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徐建华
[导读] 摘要:工业建筑工程高支模是一个危险性较高的系统分项,在重视对高支模的技术应用上,也应采取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高支模的安全隐患涉及到施工工艺、材料使用及一线施工人员操作意识等,而安全事故的产生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严重地危及企业的发展命运,损失不可估量。
        身份证号码:33082519930111XXXX
        摘要:工业建筑工程高支模是一个危险性较高的系统分项,在重视对高支模的技术应用上,也应采取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高支模的安全隐患涉及到施工工艺、材料使用及一线施工人员操作意识等,而安全事故的产生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严重地危及企业的发展命运,损失不可估量。所以只有确保施工现场依据方案要求进行规范化的施工,力争安全生产事故为零的实现,才能确保施工项目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技术;工业建筑工程;应用
        1导言
        高支模施工技术适用范围广泛、承载能力强,但是施工复杂,而且高支模施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才可施工。在高支模施工中做好施工和技术质量控制措施,优化施工管理和总结应用经验,提高工业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水平。
        2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指支模高度大于或等于4.5m时的支模作业。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高支模施工技术是施工常用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必要保障。但由于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难度较高,相关人员必须明确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意义以及应用要点,才可以有效规避实际应用时的风险,进而提高施工质量。若想将高支模施工技术实际应用在建筑工程中,首先应合理制定高支模施工方案,以规范为基础确定施工方案,并结合实际施工需求落实设计与施工,从而保证高支模的支撑能力,确保建筑工程顺利完成。其次,高支模结构以支撑为主体,将其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建筑工程主体的承载力,且能够防止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出现进度受阻的情况,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技术进行分类,明确其应用的组成,进而提高高支模施工的实际应用效果,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现
        3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工业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工程概况
        本工程工业建筑总面积21084.78m2,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1#厂房地上4层,综合楼地上5层,工业建筑总高度:1#厂房21.15m,综合楼18.01m。
        3.2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3.2.1支模设计
        本工程厂房部分地上4层,建筑总高度21.15m,综合楼部分地上5层,建筑总高度18.01m,因为建筑工程高度较高、跨度大,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超高梁支撑体系施工。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工业建筑的承载力要求。工业建筑的整体性构造层设计,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8m时,设置整体性单水平加强层和双水平加强层。单水平加强层每间隔4~6米设置剪刀撑与立杆连接。双水平加强层每隔10~15m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水平加强层设置在厂房和综合楼中有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高支撑架的顶部。
        3.2.2施工准备
        在施工之前要与工业建筑工程的情况相结合做好施工组织、人员以及施工材料与设备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施工之前作为施工人员需要熟练掌控施工图纸,对其进行针对性地审查,还需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围绕企业标准、国家标准以及验收标准进行研究。首先,准备材料,对高支模施工选用的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制作模板的木材从外观来看必须要平整无孔洞,钢材应该涂有防锈漆、无打孔,特别要注意木材要进行防霉、防虫处理,钢材要避免碰撞折弯。其次,要进行参数设计,以板高支模采用满堂架钢管支撑体系设计为例,按照设计规范要求,满堂架体系和先浇筑的柱体或墙结构拉紧顶牢,梁板下立杆纵横成行,水平横杆全部贯通;板下支撑体系水平杆全部延伸到梁下与梁下立杆或水平杆连接,确保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最后要根据设计方案预先制作模板,与模板制作部门和加工厂进行对接,就模板尺寸、型号等设计问题进行沟通确定可操作的模板制作方案,加工厂按照模板分类和制作要求完成后,经质检人员检验合格后,涂刷脱模剂,按施工进度运输至现场模板存放区有序堆置、合理保管待安装使用。


        3.2.3检查
        受高支模施工难度的影响,使用此技术时有许多潜在的风险因素。因此,在实际施工之前检查高支模是非常必要的安全检查工作。这里应该明确的是,高支模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支架的安装过程,因此,要测试的对象包括零件的类型,承重部位以及紧密程度。为了确保高支模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有必要聘请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专业施工人员进行作业。有了双重保证,就可以保证安全和质量。施工人员应适当把控高支模和整体安装之间的施工进度,因为太快或太慢都不利于两者之间的紧密结合。在检查过程中必须合理的地使用各种检测系统。其中最常见的是传感器系统,它可以更精确地检测高支模的变化并提供及时的信息反馈,这有助于高支模技术的使用。
        3.2.4支撑架施工技术
        首先要将梁线位置的合理校准作为基础,使得后期水平控制线效果达到标准,使得高支模判定更为科学可靠以及精准,同时高支模搭建施工要将钢管铺设作为基础前提,有秩序地安装模板,就是确保正面与侧面的有序性,之后再架设龙骨架,安装上层模板,架设支架时是由楼板荷载能力来决定的,上层模板一定要以架设支架水平为依据,确保架构整体性和稳定性的提高。其次,从模板质量因素的考量,在进行整改与安装中需要对故障进行细致地检查与排除,以免接缝故障、漏浆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先要做好相对应的清洁工作,使得木模板内部没有给水和杂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支模施工安装属于安装多体系联合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技术信息的通常性,对此需要对水、点等模板之外的安装进行充分考虑,以免因为各个安装体系信息不通畅而造成一些问题的出现,那么在进行合模作业时需要以合模通知书作为标准,就能确保合模作业更为科学合理。
        3.2.5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首先在钢管立柱上设置顶托,弹出标高控制线,并架设φ48横钢管做托梁,然后铺模板,用长40mm铁钉钉牢,如果模板宽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增加补板,补板设置在梁和柱边上,相邻的模板之间的缝隙加上海绵胶条。模板第一排设置在紧靠柱边模的位置,模板与模板之间采用硬拼缝施工方式,模板拼接施工的缝隙控制不超过2mm,拼接时产生过大缝隙时采用腻子封堵。
        3.2.6高支模拆除工作
        拆除高支模模板的时候,作为施工单位要依照施工的相关规范开展工作,如果混凝土浇筑中浇筑时间大于8天,工作人员要对混凝土强度进行严格控制,根据设计要求对混凝土强度给予严格控制。然后对于高模量的变形结构,如果混凝土强度不符合于设计规范,就不能够很好地投入到工程中进行使用,此时工作人员对固体模量进行拆除和卸载时,需要根据铸造柱做好拆除和卸载工作,分类高密度的模具,及时有效地清除施工当中存在的问题,先要对梁模板和侧面板进行拆除,随后根据顺序对柱模板进行拆除,可是因为拆除模板存在一定的难度,故而在进行筏移除中应该对模具进行科学有效地堆叠,开展模板拆除与卸载工作时工作人员要认真检查模板,对模板质量给予严格控制,对于有问题的模板要及时修补,拆除一些有问题的模板。
        4结束语
        总之,通过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有效提高了工业建筑工程高支模项目的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在工业建筑工程中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施工单位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为后续工程施工奠定了技术基础,为建筑企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郭道海.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工业项目中的应用与实践[J].施工技术,2015,44(S1):564-565.
        [2]谢英强.浅谈高支模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12(10):316+309.
        [3]王欢,龚晓,王志丹,顾燕,叶梦凯.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城市住宅,2020,27(01):121-122+125.
        [4]张彬,李爱玲,赵忠保.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运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1):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