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天开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 831100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环境问题,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工程管理和控制工作,建立绿色施工工程理念,保护周围环境,为国家和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采用绿色施工技术,不仅能降低环境污染,还有利于提高施工单位的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绿色施工;环境保护
1市政道路工程特点
市政道路工程工期较短,但任务量却很大,只有使用大型设备才能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时间。大型设备虽然为施工带来了便利,但各种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为工程管理的难点。例如,大型设备作业时会带起大量尘土,造成扬尘污染;大型设备使用过程中发出的声响,会造成噪音污染,等等。
2绿色施工的原则
绿色施工是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针对建筑工程特点而提出的一种新施工理念,主要遵循十六字原则“技术先行、过程管控、因地制宜、节能减排”。具体分析即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相关人员及设备等因素要尽量减少对施工场地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要尊重周边自然环境。另外,绿色施工还要节约用电、用水,优化资源配置。最后是要监督管理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集中处理有害垃圾,避免对当地土壤、空气、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以保障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3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3.1 科学组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作业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将当前大力推行的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其中,能够发挥其特有的施工作用,以此保障工程施工作业顺利进行。具体来讲,施工企业在开展实际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前,应根据工程实际组织相应的施工设计方案,严格遵循施工原则,同时将可能对工程所处区域周边带来干扰影响的因素全面考虑其中,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和调整施工计划。除此之外,要想切实落实施工组织计划中的要求,可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此优化施工设计内容,确保工程有序开展。
3.2 合理选择和应用施工材料
在铺设市政道路工程中的人行道作业时,要想使其发挥海绵性道路特征,可根据施工要求选择具有透水性的施工材料来铺设人行道。对于透水材料的选择,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其高强度的透水性能,从根本上保证施工材料具备人行道铺设提出的透水性要求。除以上之外,还需要兼顾施工成本支出这一问题,因此在进行透水材料选择时,通常情况下选择材料大小和厚度分别为 300mm*300mm、50mm-60mm 之间,对于材料透水率要求通常在 5mm-10mm/s,一方面保证透水砖的美观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对城市中的中雨和小雨天气都能起到即干成效。对于透水砖购买,首先要做的确保其满足施工提出的平整性要求,针孔粗细具有一定的均匀性,其次,保证透水砖质地、密度等符合工程标准。
3.3 绿色施工环境控制要点
其一,对扬尘的控制要点,每天安排专门的施工人员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市政道路工程与外界连接处位置进行洒水清洁处理;对离开工程施工现场的运输土方车辆,应在施工入口处进行相应的清理,同时还要采取篷布覆盖车顶的方式,减少土方外露,降低扬尘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影响。
对于施工中用到的混凝土,应该选择商品混凝土,对于水泥砂浆主要选择成品砂浆或采取集中搅拌的形式,对其中用到的砂、石等材料采取集中堆放,最大限度减少粉尘飘散情况。对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治理,可采取化学抑尘剂进行治理,其具有周期长、投资少、效益高以及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影响少等优势,也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在材料露天堆放位置建设抑尘墙或覆盖防尘网,以此来降低材料堆放产生的灰尘量。
其二,对噪声的控制要点,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应根据噪声反射方向、传播方向以及敏感区的关系,科学控制施工时间、举例,以实现对道路噪声污染与控制。产生噪声的主要来源有桥梁桩基施工、混凝土浇筑振捣以及对原有路面挖掘作业,对此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控制噪声:采取封闭式施工方式,根据工程实际安排施工时间,只有施工中特殊施工项目需要经过环保部门批准外,一般项目若对施工所处区域周边环境带来,应尽可能避开夜间施工作业,若市政道路所处施工位置距离居民生活区 150m 内情况下,应将居民夜间正常休息作为前提,22:00 之后不得进行施工作业;对于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尽可能选择当前具有低噪声优势的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取代以往传统施工模式下所使用的高噪声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在使用期间,要对机械设备运行状态是否正常要定期检查,注重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促使机械设备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持续保持低噪声优势;采取轮流制安排施工人员开展机械设备操作,以此来减少施工人员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处于噪声声源比较近并且时间比较长的施工人员,施工单位应对其发放耳塞、头盔等以此来降低施工人员接触噪音的影响;尽可能使用成形施工材料,例如钢筋可在工厂根据工程要求进行加工,完成加工后将其运输至施工现场,以此来降低因加工材料产生的噪音。
其三,对大气污染的控制要点,对于改建道路需要使用沥青混凝土进行路面铺设,沥青混凝土虽然在专门进行沥青拌合楼进行生产,在沥青在拌合、运输以及谈判作业时很容易污染大气,对此可采取以下保护措施:在生产沥青混凝土施工材料时,也对出厂温度进行严格控制,不允许其超出施工要求中对其规定的出厂温度,对于沥青拌合楼所处位置,要设置在远离学校、居民生活区等公共场所之外的下风口,另外还要配置粉尘回收设备;对于材料运输,应做好篷布覆盖保温措施,在雨天时做好防雨处理;对于摊铺机的使用应缓慢均匀连续进行,中途不允许出现变速或停顿情况,碾压作业要紧跟摊铺机操作,对碾压速度、初压、复压以及终压时机要严格把控,另外,完成热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施工作业后,使其表面温度在自然冷却状态下低于 50℃后,该道路才能应用于实际使用中。
其四,对污水的控制要点,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建设期间,污水是施工期间不可避免的一项环境问题,对于污水来源,大多情况为施工作业产生的污水和生活污水,为有效避免因污水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就要求施工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现场中的污水进行有效控制。在进行污水排放处理前,要根据污水排放标准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证明污水达成排放标准即可进行排放处理,但其中还需要注意的是,因污水的种类不同,因此对其采取的处理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因此在排放污水时应根据污水性质进行相应排放,例如污水中含沙量比较大,则需要对其进行沉降处理后,达成排放要求后即可进行排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今时代下环境污染和能源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也意识到这一问题对其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倡导环保节能理念,但实际上大量污染问题源于施工,因此对于如何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科学控制环境污染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探讨的重要问题,只有最大限度减少施工中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的因素,才能保证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赖伟胜.基于环境保护下的市政道路绿色施工研究[J]. 建筑与装饰,2019,(10):195 -196.
[2] 赵进城.环境保护下的市政道路绿色施工浅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06):2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