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验式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周诗瑶
[导读] 语文教学一直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也在不断革新,创造出许许多多效果良好的新方法。
        周诗瑶
        广东省惠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  516200  
        摘要:语文教学一直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也在不断革新,创造出许许多多效果良好的新方法。其中,以学生为中心,将体验式学习引入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更加受到教师们的青睐,使用这种发达的阅读课堂,不仅可以大幅地提高课堂质量,还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本文就以此为背景,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究体验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语文阅读;初中
        体验式的学习方法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不断地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课堂中融入体验式学习,用这样的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在初中语文阅读课上,许多语文老师也在学习和使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达到了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本文主要在阐述体验式学习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课堂实例,探讨体验式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际运用的策略。
        一、体验式学习的特征
        (一)亲历性和主体性
        亲历性称之为主观认知性,构成意识主体的本质特征。该学习方法更侧重于对客观对象的主观性认知,从主体出发,效果更加。从更深的角度来说,即内在体验部分和外在体验部分,或者说是直观的感官体验。从另一方面来说,体验式方法的另一个核心是体验者的主体性,采用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体的自主性,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将实践经验融入阅读中。
        (二)参与性和反思性
        体验式学习一直在强调体验,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学习中,只有参与进去了,才能真正地感知语文课文的精华。而体验式学习又区别于普通的单纯性文本涉猎学习模式,在阅读教学中体验式学习具有很强的反思性。只有对方法和思路全方位地进行反思和再领悟,才能体会文本的真正内涵。
        二、体验式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1.制造情境激发学生体验的兴趣
        初中生好奇心重,如果能够合理运用这一特点,就可以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体验式学习最重要的步骤当属创设一个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如果可以做到这一步,课堂教学基本就成功了一大半。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法很多,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创设情境。
        目前很多语文阅读课文都拍摄成了音像资料,这对课堂教学开展体验式学习非常有用。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语文《一着惊海天》这篇新闻稿时,如果光靠教师讲解和学生的凭空想象,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情景只能停留在表面。

相反,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新闻画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想象更加真实逼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显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体验式教学,为学生创设情境,由浅入深,一步步带领学生欣赏和学习文本的语言,在趣味中学习效果更加显著。
        (二)通过诵读课文加强体验
        关于诗歌和散文的阅读教学,诵读法一直都卓有成效。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可以在学习时加入自己的体验。不仅如此,古语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法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旨和体悟感情,可以让学生迅速了解阅读的内容。在体验式学习中,朗读课文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里的朗读不是让学生乱读,而是要抓住诵读法的精髓,加入自己感情的体验,这样才能起到朗读的效果,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如教师在讲授课文《记承天寺夜游》时,就可以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加入自己的体悟,通过朗读课文体验情感和把握情感。在读准每一个词的基础上,把握和体验每一个词背后所蕴含的感情。比如原文有这样的句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将自己带入苏轼的处境中去,自然可以感悟苏轼豁达的情怀,以及文本里透出的苦中作乐的怡然。第一遍朗读,可以解决字词的问题,在学生充分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之后,带着感悟,再进行诵读,在时间充裕的条件下,可以组织朗诵比赛。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进一步的体验中,品味作者的深层情感。
        (三)在扩展写作中升华体验
        阅读效果的呈现,往往是学生理解语言和品味语言的过程,而当学生真正领悟一篇文本之后,势必有把感悟表达出来的冲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将自己体验而来的经验稳固下来,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而教师在这一环节,要做一位积极的引导者,循循善诱,通过趣味性的方法,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思考。
        通过写作,把读、感、悟、思、辨几点充分融合,学生不仅能了解作者的写作技法,更能体会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如在讲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春》时,在学习了作者写景的特点和此类文章谋篇布局的结构方法之后,可以安排学生仿照原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写写身边的景点,同时要加入个人的实际情感体悟。然后在课后进行分享,让学生真正通过动笔,加入自己的体验,在分享中又能将情感体验再深华一次。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验式学习有其独特的特征,也正是因为这些特性,阅读教学效果才颇有成效,从而受到初中语文老师的青睐。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借鉴体验式学习的研究和实际教学新成果、武装自己、充实课堂、提高效率。本文特以笔者自己的经验,总结了部分体验式学习运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通过创设情境、诵读以及扩展写作,来加深学生体验式学习的感受。
        参考文献:
        [1]王敏.高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措施分析[J].读与写杂志.2015(06):103.
        [2]赵欣.体验式学习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