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于淼
[导读] 小学语文阅读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起到了非常中重要的作用,无论学生是识字还是造句,最终都要通过阅读去体现,而学生的写作也是基于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开展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采取相关的有效策略进行阅读教学。
        于淼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大辛庄办事处五里庙中心小学  252600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起到了非常中重要的作用,无论学生是识字还是造句,最终都要通过阅读去体现,而学生的写作也是基于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开展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采取相关的有效策略进行阅读教学。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占据这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通过文本细读学生可以更加明确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应用分析;策略
        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中“读”指的就是学生的阅读,小学语文阅读对于整个语文学科来说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文本细读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所谓文本细读,其含义就是对于文章进行细细研读。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文本细读这一策略可以有效的让学生通过语文阅读教学深入的理解文章,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同时提升阅读教学质量也有助于提升听、说、写的整体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1.1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往往只注重任务的完成,进行教学目标设定时参考原则较为单一,没有结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对学生的阅读教的要求和学社个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这样就会导致阅读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对于语文阅读慢慢丧失兴趣。
        1.2教学模式较为落后
        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否合适、是否正确对于课堂效率的提升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是没有帮助的。虽然部分教师也会在教学中引进个性化阅读、合作式阅读等前沿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实践性不足,这些前沿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很好的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得这种教学模式流于表面。
        1.3教学内容规范性不强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所使用的阅读材料一部分是教材中的文章,另一部分是与教材相对应的阅读材料,这样单调的教学内容对于处于好奇心旺盛的小学阶段是非常不可取的。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缺乏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视度和阅读教学的技巧,只是盲目的按照教材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并没有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甄选,学生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等也不会更加深入的研讨和理解,语文阅读教学就逐渐失去了其意义。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应用策略
        2.1明确教学目标
        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加重视语文阅读教学,并且从上至下都应彻底贯彻这一思想。教育部门一直在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各学科的核心素养,语文阅读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学校需要向教师强调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语文教学小组开展阅读教学研究会议,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作为教师来说在设定语文教学目标时学要结合学生现阶段的能力情况、特点进行科学制定,不能脱离实际。例如在学习三年级《燕子》一课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本课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目标,即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子词和优美句子,二是阅读目标,即了解作者是怎么样对燕子进行描写的,这篇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明确而详细的教学目标,才能使阅读课程有重点的开展,才能逐步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得学生阅读能力在目标清晰的情况下得到提升。
        2.2以学生为主体,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更多的以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进行,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课程的兴趣。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开展阅读课程的导入,例如在学习《小虾》这一课时,作者会对虾的外观进行描写,除此之外还会描写小虾在水中是怎么样游 的,在进行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找相关资料或者在超市进行观察,从自己的角度对于虾的外观和在水中的形态进行描述,学生通过认真的观察进行描述后再与课文进行对比,这样一个导入的方式,这个环境的构建是让学生可以充分的通过所学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例如在学习《肥皂泡》一课时,教师可以询问大家是否都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后让学生回想下自己在玩肥皂泡的时候都在想些什么,如果把一个东西比做肥皂泡,大家会比做什么东西?这两个问题都是在学生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的扩展思考,只有学生讲所学与日常生活情感相连接那么,阅读教学才起到了作用。
        2.3深化阅读教学,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向学生讲授科学的阅读方法,虽然课堂上有教师作为引导,但是课下的阅读需要学生掌握相关技巧和方法,帮助其更顺利的开展阅读活动,对于如何进行文本细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注重引导学生从文章创作背景还原的方法,和对于“不合理”地方分析的方法带领学生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结束语: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教师需要通过以上方面注重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无论如何,教师和学生都要充分重视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构建开放轻松的阅读环境,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进行配合,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春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关于文本细读的应用策略[J]. 读写算:教师版, 2019(034):180-180.
[2]潘健智.文本细读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8(1):173-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