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诗歌语言教育的美育策略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陶春杏
[导读] 语文学习是初中生的重要任务,对其一生的工作和学习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老师的语文教学也同样重要,初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部分就是诗歌,笔者认为在诗歌教学中美育教育的引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艺术素养。
        陶春杏
        广西贵港市桂平市石咀镇第二初级中学  537204
        摘要:语文学习是初中生的重要任务,对其一生的工作和学习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老师的语文教学也同样重要,初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部分就是诗歌,笔者认为在诗歌教学中美育教育的引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艺术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语言教育;美育策略
        引言: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国度,有着优秀而灿烂的传统文化,例如诗歌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的生活和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重优秀文化的传承。本文将着眼于古诗歌语言的美育意义,讨论关于学生感知、理解美育策略,鉴赏和应用美育策略。
        1、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意义
        所谓美育就是提高初中生审美能力,感知古诗歌中所蕴含的美学能力。现在的初中生在学习古诗文中是存在障碍的,而这个障碍是可以通过让学生得到美育教育解决的,初中生学习古诗文的障碍有以下几点:第一,古诗文有和现代汉语在表达形式上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古汉语是一字表一词之意,表达内容比较隐晦,需要结合整个古诗文的语境来理解其真正含义,这便是考验初中生的综合运用的能力;第二,古诗词多表达的是诗人和词人的满腔热血和理想抱负,这就需要我们不光要理解诗词本身的含义,还要了解诗人和词人的经历和人生境遇,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诗歌本身所表达的含义;第三、现代的学生从咿呀学语开始就是在现代汉语的白话文中成长起来的,对于古诗歌多是朗读和背诵,对其内涵和鉴赏的学习是较少的。所以美育的意义就在于让初中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古诗文的内容和内涵,提高学生对古诗歌的鉴赏和审美能力,可以独立地学习鉴赏和阅读诗歌。
        2、初中生诗歌语言美感鉴赏
        诗歌无论是从语言文字还是整个语境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古诗歌的美感,古诗歌其美在于其字字斟酌的独特内涵,在于其字字珠玑的深入思考,在于其酣畅淋漓的情感表达,在于其精心刻画的意境描写。这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凝结,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教育,对中华文化的形成,中国精神的凝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有着强烈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美感鉴赏和审美能力提升也有着重要作用。
        2.1诗歌语言文字美感
        在诗歌语言文字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字表一词之意,此种表现手法在古诗歌中处处可见,将单个字的魅力表现得尤为突出,多一则累赘,少一则不足,这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通过突出单字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到古汉语言文字的真正价值,培养学生鉴赏古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多积累多运用,就会更加了解古诗歌语言文字的美感,更有助于学生独立鉴赏诗歌。


        2.2诗歌语言意境美感
        诗人和词人们在作诗词的过程中,通常是通过描述景物、山间、风林、田园等景象,正是通过这种意境的描述来纾解自己心中的踌躇。了解意境也是美育的重要一部分,因为意境是整首诗词的精神,是灵魂,让学生学习意境,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在语文的教学中仅仅让学生明白诗歌所描述的景象是不可以的,语文教学的重点就在于让学生了解诗歌或是文章的真实意境,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感受。
        3、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3.1诗歌感知和理解美育策略
        初中生感知和理解诗歌应该是从阅读开始的,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诗歌语言文字的感知,掌握诗歌所要表达的内容,在通过对诗歌语境和意境的感知,理解诗人词人所要表达的真实内涵,最后通过在阅读中感知到的一切,将其综合运用来理解诗歌本身的真实含义。例如,在七年级上册书中的《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写出了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太阳、月亮、银河可算是自然界中人类视力所能看到的最辉煌、最伟大的形象了。诗人觉得它们的运行仍然离不开大海的怀抱。这就创造了极其开阔的意境,使我们从中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在阅读中老师要学会领读,从语言停顿,抑扬顿挫和语言节奏来带领学生在阅读中感知和理解诗歌美感。
        3.2诗歌鉴赏和运用美育策略
        在教师带领学生感知和理解诗歌内涵和美感之后,老师可运用多媒体等设备来辅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中心思想,深入剖析每一句话想要表达的深刻含义,让学生真正理解古诗歌中字词的运用,让学生可以在自己写作的过程中恰当的引用和创新使用。例如在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首诗歌的意思是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暮霭像轻纱般的舒卷飞翔,夜泊秦淮近酒家。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烟雾,两岸金沙随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商女不知亡国恨,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静静眺望,对岸酒家的灯火一片辉煌。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样丰富的内涵、深刻的主题却容纳在短短的28个字之内,这其中的每一个字都凝练至及。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表现了诗人忧天下爱国情怀。教学中,在以上理解的基础上,做到真正的鉴赏诗歌,学会运用诗词。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诗歌语言中的美育意义、培养诗歌鉴赏美感的重要性、诗歌语言教学中的美育策略进行阐述,都充分体现了诗歌语言美育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兴趣,可以使学生独立地鉴赏诗歌。
        参考文献
        [1] 刘佳.试论初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7,4(47):186-187.
        [2]陈军.初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4(10):175-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