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装饰绘画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林绪军
[导读] 在中学美术绘画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绘画作品有普遍的装饰性。
        林绪军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641313

   
        内容摘要:在中学美术绘画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绘画作品有普遍的装饰性。装饰绘画与写实绘画不同,装饰绘画有他的特征,一幅优秀的装饰作品要符合审美要求,学生创作时要进行加工归纳处理形状和色彩,考虑好构图,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画面呈现平面性。民间美术中带有装饰的表现手法可以借用,这种装饰的艺术表现得到中学生的喜爱。
        关键词:装饰性;特征;平面性;色彩;构图
        一 装饰与写实
        装饰色彩是与忠实于自然色彩相对应的概念。装饰画与写实绘画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偏重表现形式的装饰性,不强调真实光影和透视关系,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及整体的和谐,多以夸张、变形的手法,给人以简洁、明快、强烈的艺术美感装饰画和写实绘画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装饰画:用抽象思维对自然形象进行升华美化,写实绘画是用具象思维再现自然形象。对空间的处理1度的平面空间,写实绘画是3度空间。装饰绘画要求画面中的人物和风景是可以被认出来的,但不要求一定与现实中的一模一样。写实则比装饰绘画更进一步,呈现画面的真实性,3度空间,能与现实中的事物相差无几客观表达对象,客观的表达对象。装饰绘画的形象一定要和现实拉开距离,不然装饰性就不浓,形状和色彩要主观的表达对象。
        二 装饰画的特征
        物像造型的夸张使其平面化、图案化,以线条造型,强化对比关系,弱化物体自然过渡,色彩变化丰富。装饰画通常会以整体的布局作为统一的参照,它更多考虑的是形象、色彩、构图与环境空间的协调统一。强调与整体呼应的和谐美。中学生的装饰性绘画特征是用黑色的线勾形,使用大量红、黄、蓝、绿、紫......鲜艳的色彩,并用点、线、面构成画面。造型上主动夸张变形强调基本特征,艺术表现手法更加程式化,更加强调节奏和韵律。因装饰画其风格、材料、功能丰富繁杂的特点,由于19世纪的照相的发明,许多画家迫不得从放弃了自然画派,从客观表现转移到主观,于是乎新的艺术画派开始诞生,例如野兽派、构成派、立体派等等流派。他们倾向于在自然中探索形态的基本要素,对其分析,进而创立自己的画派思想。其中,彼埃·蒙德里安将几何非具象绘画推向高峰。
        三 平面性与立体感
        物像造型的夸张使其平面化和图案化。平面性是装饰绘画的骨,装饰色彩以平面化形状为基础。绘画中的平面表达:1、强化物体的轮廓线。2、弱化物体色彩色度的自然过渡。3、强化对比关系。平面化图案化,削弱他的立体感呈现图案化的效果。“正”指的是画面的内容,“负”就是画面的背景,画面的正负形的平面化和图案化处理要适当。写实绘画追求立体感,考虑3度空间背光受光的问题。平面化的装饰性绘画,不思考背光受光的问影响。平面的装饰性绘画由于没有立体感,需要用黑色勾线。勾线目的加强色块的力量,使它突出。纯黑色勾线醒目,也可以淡点浅灰黑色勾线,远点再淡点的黑色勾线。眼看到的立体图形就是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本身就是二维的,有立体感主是大脑的处理,和物体s到底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没太大关系。还有那叫直观图,不叫立体图,实际上和在特定角度看物体时视网膜上的像是一样的,比较有立体感。简单通俗的说法是能看到物体的棱角。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 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四 自然色彩与主观色彩
        装饰性绘画色彩的关键在于“色”。“色”就是装饰性绘画的肉,装饰绘画变化丰富,强化对比关系。画面主观色彩涂色的方法采用平涂的手法,用笔要有笔触感,颜色用的一个色涂,弱化物体的自然过渡。我觉得应该用2个色涂色画面才有丰富性,色彩才用变化,比如画一片树叶可以用蓝色和绿色。一个苹果的客观自然色彩是黄绿色,主观色彩指不画自然色彩的固有色,根据画面的需要可以画成深绿色。民间艺术装饰的色彩以固有色为主,符合学生对物体色彩的认识也以固有色为主的特点。在中学美术课堂上学生准备的是水彩笔,彩铅,水粉颜色,最多10多种颜色。如让学生使用颜色调灰色过于复杂,学生喜欢使用红、黄、蓝、紫这些纯颜色画画,以专业角度讲太纯,颜色太火,应变灰些。但是固有色为主画画更符合学生对物体的认识和年龄特点。这种色彩单纯、质朴、纯真、自然。
主观色彩与客观色彩的应用是?
        比较广泛,来例如动画场景设计,油画源,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等。
        认识色彩除了客观方面还有主观的方面,即有关色彩的视觉心理基础理论知识。 色彩视觉心理 经过思维,与以往的记忆及经验产生联想,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应。共同感受色觉心理 认识色彩除了客观方面还有主观的方面,即有关色彩的视觉心理基础理论知识。
        色彩视觉心理 通过视觉神经传入大脑后,经过思维,与以往的记忆及经验产生联想,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应。
        五 装饰画的构图
        西画、国画的焦点,成角透视太专业,在美术教学难以使用。可参考民间美术构图进行教学。
①满
        这里的满不是构图偏大,在美术课中画的画普遍偏小是一个严重的绘画问题。如画门神,民间艺人一幅画只画一个人物,把画面堆得满满的留有间隙并不显得乱,这是一种满而不挤,空而不虚。感觉门神要跳出来,引人注意。满还表达了劳动人民希望生活圆圆满满美好愿望。在课堂教学中可只画一个动物画的大大的,构图满避免了画的小的问题。
②中心对称
        西国、国画讲究黄金比0.618。在画面中心偏左右上下处,是画的主要内容。剪纸位于中心,再由中心向周围辐射。把0.618黄金点讲给学生听是很难讲明白的。把一幅画主要内容放于中心集中能让学生记住。规律,它是一种开放的视觉感受z。要做出能吸引人眼前一亮的画面就是好作品。创新最为主要,它不像中国传统画有很多方法限制。更适合自由开放的艺术家大胆创作。关于色彩,构图的对称,风格全凭作者左右。这才是艺术的成功正路。
 结束语
        研究装饰绘画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大胆的取舍与归纳能力,能动的主观想象能力,基础教育不是专业美术,人人不可能成为画家。闻一多先生把写现代格律诗比作戴着脚镣跳舞,而装饰画就是一种讲究格律、韵律的绘画
  参考文献
①米征《色彩》{J},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
②单小勇《色彩风景装饰画教程》{J},江西美术出版社,2012。
③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室编著《中师美术第一册》中国民间美术鉴赏,1998年12。



作者简介:林绪军(1983.5),男,汉族,四川资阳人,美术学本科,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