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创新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卢传伟
[导读] 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
        淮河能源集团煤业分公司朱集东煤矿  安徽淮南  232000
        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进程迅猛,社会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我国媒体行业因此迎来巨大的考验,广播电视工作者尤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长期以来,广播电视新闻宣传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其传递出新闻信息的本质目标是帮助人们充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促进社会不断发展,因此新闻信息必须具备及时性与真实性特点。然而,在当前网络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和舆论压力,因此创新广播电视新闻的宣传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创新展开探讨。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创新
        引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媒体自诞生以来便获得了迅猛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凭借其时效性、互动性等特点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欢迎。作为传统媒体行业中的代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同样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探究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可行之策,发挥二者优势为受众带来更好的新闻服务。
        1受众对于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要求
        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工作面对的受众是全体社会群众,因此受众对于新闻宣传的心理要求对于新闻信息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新闻信息在不违背行业原则的情况下,从受众角度出发,尽可能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才能够让群众想看新闻、愿意看新闻,以此提升其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的认可度。要注意的是,随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的变化与意识的发展,人们对于新闻的需求与偏好也有一定的变化;另外,受众群体基数过大,人们对于其需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通常来说,受众心理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新闻的真实性要求。群众对新闻最关心的就是其是否真实,只有事件真实性得到保障,才能够让受众产生心理互动,对其进行判断和评估等。因此,一些摆拍、情景再现等影响新闻信息真实性的手段要坚决取缔,加强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的信任。第二,新闻的新奇性要求。好奇心是每个人都具有的特点,受众喜欢新鲜、奇特的事件,新闻工作者要注重新闻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多样化,新闻宣传的角度以及选材等方面越新奇越可以更好地抓住群众注意力,提升受众对新闻的兴趣。第三,新闻的趣味性要求。社会群众在各自的生活中都难免会面临各方面的压力,而对于趣味性新闻信息的获取基本已经成为其缓解心理压力的一种方式,新闻的幽默趣味性可以给单一、枯燥、机械式的事件添加新的色彩,同样一件新闻事件,一板一眼的报道与诙谐风趣的报道两者所取得的效果高下立见,并且一段具有新颖、趣味性等特点的新闻能够在受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而然可以让受众更好地去接受新闻。第四,新闻的情感性需求。新闻是一项具有很强感染力的事物,其可以通过一些语言、文字、画面等与受众建立心理联系,引起其情感共鸣,使得受众能够与新闻事件进行交融连接,因此也会使其持续关注事件走向,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情感需求,能充分发挥新闻的价值。第五,新闻的知识需求。新闻事件除了社会事件等相关内容的报道之外,还会实时报道一些政治问题、学术问题或国家大事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对于国家发展的关注,受众也能够通过新闻来获取所需的历史资料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并从中获得技术指导,生活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可以通过新闻来获取相关答案并予以解决。
        2加强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创新的有效策略
        2.1树立融合发展理念
        在新媒体影响下,要想全面推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融合发展,最基本的工作便是要树立融合发展理念。

作为身处在新媒体时代中的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工作人员,需要对目前电视新闻媒体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受到的冲击有清醒认识,基于此才能着手加以改进,推动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实现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此外,对于电视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来讲,更要认识到新媒体的优势,对新媒体元素及技术的应用提高重视,主动地将其应用在电视新闻传播当中,解决目前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中存在的时效性不足、互动性不足等问题。总而言之,唯有树立融合发展理念,才能在正确理念指导下走好融合发展道路。
        2.2创新新闻采集的方法与途径
        对于一些地方的广播电视台来说,其新闻采集方式与渠道会受到一定的局限,新闻素材的单一性也是新闻采集工作低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社会各个角落的信息都是瞬息万变,互联网的发展虽然为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却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传统媒体更多的可能。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可以网络为媒介,进行新闻素材的筛选、整理与收集,以此让新闻工作者更快捷、更及时地获取到新闻信息,要注意的是,要确保素材的真实性,最大程度把握可利用的资源。
        2.3尊重事实,满足受众需求
        从本质上来讲,新闻是信息的一种,而信息在传递中,保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要求。对此,新闻采编工作者应始终坚持以尊重新闻事实为原则,对新闻内涵做出深入挖掘。所以,要想从不同角度将新闻真实性、新闻价值充分挖掘出来,新闻编辑就不能忽视表达,通过精彩的介绍来感染受众,使其在思想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此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拍摄画面的剪辑决不能出现有违事件真实性的情况,拍摄画面、声音也要始终做到真实配套。另外,采编工作人员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快速料到被采访者以及社会大众的实际需求,然后阐述受众关注度较高的话题,以此来获得受众的密切关注。
        2.4创新电视新闻的传播形式
        电视新闻应当适应新媒体时代,努力将电视新闻的传播形式与新媒体结合在一起,不能固守电视这一传播渠道,还需要另辟蹊径,多途径多渠道传播电视新闻。电视新闻如果仅仅依赖电视机作为播放渠道,为大众所提供的新闻数量非常少,虽然新闻的质量有保障,但是会导致许多新闻没有涉及,不能更好地满足大众的需求。电视新闻应当利用好各个传播互联网新闻的平台,并且对这些新闻以更加专业的形式上传到互联网,向大众传播电视新闻。换句话说,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人员需要肩负其互联网新闻采编人员的职责,既要做好以电视播放形式传播的电视新闻,又要做好电视新闻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互联网新闻所涉及的所有传播形式电视新闻都可以模仿借鉴,并且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渠道对电视新闻的内容进行预告,激发观众的收视兴趣,从而吸引更多的人观看电视新闻。
        结语
        广播电视新闻是长久以来人们了解和知晓各种事件的重要渠道,而新时代的到来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因此新闻宣传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于新闻宣传和广播电视相关的方针指导,注意受众对于新闻的真实诉求,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广播电视新闻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新闻工作者更好地创新及改革新闻宣传方式,让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抓住新形势的机遇,顺利地完成转型。
        参考文献:
        [1]贾静.谈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创新的方法[J].西部广播电视,2018(19):86.
        [2]刘峥.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创新[J].科技传播,2019,11(9):34-35.
        [3]陈皋.浅论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J].西部广播电视,2019(11):41.
        [4]黄秋荣.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J].西部广播电视,2020(09):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