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湖北孝感 432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现阶段,人们对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因此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用科学技术非常重要,能够使治理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本文将与现阶段我国环境技术发展概况相结合,对我国环境科学技术及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我国环境科学技术及产业化发展有利的对策。
关键词:环境科学技术;产业化;发展对策;进展
引言
未来,环境产业将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化,逐步进入“创新+资本”共同驱动的生态时代,这就要求行业企业具备更强的价值创造能力。理解和认识优秀的生态型企业发展的经验将对打造“世界一流”环境产业集团具有启发意义
1环境与环境问题
普通的人们理解的“环境”除了之本身的自然环境之外,也指社会人文环境,都说长的因为科学技术造成环境问题的环境,主要指的是自然环境,平日里所提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针对自然环境而言的,一般针对环境问题将问题列举出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人们将“环境问题”作为影响环境本身好坏的问题,只要当前环境对人们的生活有了影响,那便是有了需解决的环境问题,当环境好时,没有对人们生活产生影响,也就不存在解决环境问题,可当环境不好时,人们迫切需要解决这些因为环境造成的问题,迫切需要改善生活质量,这便是环境问题带来的“积极”作用,人们从环境变化中急于找到处理方式,解决环境问题,使人类生活质量不受环境影响,也使人类身体健康不受环境影响。
2环境科学技术及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技术产业化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也进行了相关经验的积累,但是从整体来讲,我国环境技术成果转化生产力的质量以及速度相对较差,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是由于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生产和营销环节薄弱。环保企业并不强烈的需求环境技术成果是其突出表现,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环保企业缺乏充足的动力以及综合实力对环境技术成果进行转化。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环保企业接受环境技术成果的积极性会受到其经营生产情况、发展模式以及运营机制的直接影响。环保企业没有相关方面的迫切需求主要是因为没有良好的经营状况,由于风险意识、创新意识、信息、人才、资金等方面相对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接受环境技术成果;2)国家的政策环境也会对环保企业的发展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3)开发力量不足。现阶段我国环保课题呈现出了较为分散的特点,并且其中大部分为小规模性、短期性的课题项目,大多数的环保课题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缺乏成熟的配套技术,并且公益性不足。部分符合国际发展形式的环境产业与技术,其经济指标无法得到满足,难以进行应用推广。由国家基层政府部门发起的环境技术科研项目,大多综合水平较低,不利于其实现产业发展。4)一些部门的工作内容都有涉及环境技术和产业化,但在某些环节上出现了脱节的问题,并未形成合力,从而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同时有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好公众意识普遍不高等问题都直接影响着环保产品市场的整体需求发展。
3环境科学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措施
3.1调整战略定位,强化动态能力
传统上,环境产业集团更注重产业链的垂直一体化,力图控制垂直领域的全产业链,这对其各环节的资源配置和掌控能力提出了挑战;生态战略视角下,则聚焦关键环节,定位为(某领域)环境综合治理商业生态的核心企业,以投资及业务增量为牵引,凭借对产业链环节及潜在合作伙伴的识别与把控能力,构建自身生态圈。同时,面对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如果无法恰当调整自身的能力结构,原有的核心能力会转化成核心刚性,阻碍组织有效实施战略转型。
而动态能力则帮助企业改变自己的资源配置与业务范围,从而使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外部环境变化保持动态的契合。当前,一些环境产业集团中长期战略制定与实施的节奏无法市场演进。科技行业中生态型企业发展历程表明,系统试错与快速迭代对于应对复杂多变市场竞争环境非常重要。领先的环境产业集团需要突出动态能力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强调采取市场化、专业化手段整合资源,增强自身核心能力,以变化应对未来。
3.2内外部高效协同
通过合作来整合优势资源、实现跨界协同,进而营造出更富竞争力的、新型的价值生态系统,是生态战略区别于传统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方面。所谓生态战略,就是在集团层面综合利用资源杠杆和结构杠杆,重塑环境的同时再造自身,驱动生态非线性成长。打通内外部资源池的同时,要有边界和结构的动态变化;要实现这些变化,整合后的资源池必须以某种合适的结构形式嵌入整体市场环境,才能实现商业价值,而非仅仅是资源的堆积。与互联网、ICT及家电等行业领先企业在生态战略实践相比,领先环境产业集团打造综合环境服务时,在内外部协同机制设计和供应链管理效率等方面,有很大提升空间。
3.3对环保科技体制改革进行深化
首先,应该保证培育环境技术成果的质量,与其它技术相同,环境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样是转化生产力进而对经济发展进行促进。实现环境技术产业化的目的是对现实中的环境问题进行解决,更好的服务与支持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所以,环保科研部门,应该对科技与市场、与经济之间的联系进行加强,以对环境质量进行有效改善,对环境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为科研选题立项的出发点,对环境技术成果的环境效益以及推广前景进行重视。需要对现阶段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进行关注,对相关科研成果的开发与运行进行积极探索,在保证自身经济效益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研发环境技术进行更好的推进,使科研环境能够得到不断改善,使环境技术成果的配套水平和成熟度得到提高。其次,应该更加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使推广以及研发环境技术的人才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在对环境技术质量进行提升的同时,使其推广效益和推广工作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在职的所有环保科技工作者还应当改变观念,转换思想,主动积极地投入到经济主战场,积极参与各项研究工作。
3.4智慧感知和大数据技术
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的湖泊信息化技术将促进湖泊生态环境智慧修复与管理更好、更快地发展.“智慧湖泊”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对湖泊进行实时监测,对湖泊物理、化学、水文、地质、生物、湖泊流域历史变迁,生态系统的自然演变规律等进行采集,建立湖泊的数据资源库.但目前“智慧湖泊”与湖泊治理修复尚未能有效衔接。以智慧感知实时监测湖泊水文、环境生态变化过程为基础,整合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生态水利调控等技术方法于一体,预计将是湖泊修复及长效管理的发展趋势。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改善环境质量以及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环境技术产业化的影响,所以相关人员应该对这方面的工作进行充分重视,不断对其进行深入探索,进而更好的发展环境技术产业化。
参考文献:
[1]王兰秀,王林平,贾莉.论环境检测技术的发展与研究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2):1-3.
[2]王艳华,傅泽强,谢园园,etal.环保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与对策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7(5):636-643.
[3]罗鸣,王琪,沈志鹏等.日本膜技术的发展与产业化及其借鉴意义[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4(5):442-450.
[4]环境保护部.青海环保--绿色玉树生态玉树——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生态环保知识50问[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