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魏文波
[导读]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国民生产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坡镇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622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国民生产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科学技术的提高带动了农业机械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飞速提升。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自动化技术和农机技术的结合,不仅可以更加准确的分析农产品的质量,还可以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问题;对策
        引言
        我国的科学技术在工业化革命之后有了极大发展,对农业影响也有所增大。其中,机械技术应用无疑十分重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人工作业,并且还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向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重视农业机械方面的发展,可以代替人工更好地处理农业劳动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生产质量,是实现农业自动化生产和发展的必要之举。
        1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科学技术含量不足。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无疑需要相应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但与他国相比,我国农业自动化机械技术水平则有所不足,而这也主要体现于我国的科学技术含量不足,这是因为即使在现代我国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但大部分地区的农业依然是沿用传统的劳作方式进行人工种植和收割,而没有引用自动化机械技术和相关设备。而一些国家却已经基本实现了利用自动化机械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运行操作,只需人工对这些机械和技术进行操作和检修即可,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劳动的强度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等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农业生产种植体系。但是在我国,科学技术含量的不足导致农业自动化机械技术缺乏支持,而不能广泛的推广运用,而且地域的差异性也并未有相关研发人员考虑在内,生产出符合自己地域使用的机械设备,继而影响到我国农业自动化机械技术的推广应效果,同时,相关技术人才的缺乏取得农业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以及升级操作等工作亦是很难完成,而对于部分农民来说,知识素养和能力水平等都很难达到可以掌控这些生产力机械设备以及相关技术应用的水平,再者,造价高且农民收入低的现实具体情况也限制了这些农业机械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和应用,农民根本无法负担在这一方面投入的大量资金,进而致使这些机械设备的销路并不广泛,而且该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工作也必然会受到限制。其次是缺乏自动化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永远是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但是在我国农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中普遍缺乏创新能力,并且我国农业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水平也比较低,这就导致了我国农业自动化技术和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缺乏创新能力还会导致我国的农业机械无法按照实际的农业生产需求来制造,这就有可能会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并且难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缺乏自动化创新能力还会导致需要在农业生产中引进大量的进口设备,这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因此,缺乏自动化创新能力是我国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实践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
        2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农业物联网与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
        在如今的机械化作业当中,可以充分的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作业。比如利用无人机结合物联网技术对干旱地区做到精准洒水灌溉,缓解干旱情况;对于需要施肥的农作物,使用物联网进行综合分析,对所需要的肥料类型和数量进行精准计算,使用智能施肥机结合相关信息,自动化精准施肥,大大节省人力。

如今的农业机械发展更加倾向于无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机械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更加精准化、科学化和智能化,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2.2提升自动化控制水平
        在我国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农业机械也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例如,玉米联合收割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推广,并且国家也在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支持。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农业自动化技术还是比较低的,并且开发出来的产品质量不容乐观。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人员需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2.3提高技术的精确性
        技术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是提高我国农业机械水平和农业机械作业质量的必然要求,毕竟,就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机械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的话,其主要属于粗放型特点,使用起来结果并不精准,影响到我国农业应用的机械水平。所以,相关设计技术人员就必须要将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以及精密机械制造技术等结合起来,制作出精确性高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机械的作业质量和农作物的生产效率与质量等。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农业自动化机械技术应用过程中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情况,让农民认识到农业自动化机械的应用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有利于农业的长远发展和节省人力资源成本,促进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
        2.4加强农机无人化智能作业技术的研究
        农业机械要真正实现智能化必须以无人作业技术的实现为前提,以此保证在农机具备一定逻辑判断能力的同时,能够智能化的实现工作性能和方式的调整。无人作业技术的研究应着力解决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农机自动化驾驶技术,这不仅要求农业机械能够在耕地中实现自动行驶,还必须根据视觉系统和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进行速度自动调节、障碍物躲避、行驶路线自动优化等功能;二是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的智能化发展与应用,智慧农机要求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实现升级,要求农机上的关键功能部件实现高度的智能化和可控化,并依靠传感器技术感知和调整作用力、运转速度等参数,以便于智能功能的实现;三是确保智能控制的稳定性,优化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模式,使决策、实施过程更为可靠,避免因系统问题导致的智能农机实际工作能力不足问题。
        2.5完善农机售后服务体系
        提高服务质量农机的售后服务也是影响农机销量的因素之一。这与农机知识也是存在关系的。售后服务的提升会提高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还能进一步提高宣传力度。因此,完善农机售后服务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要发挥带头作用,将农民和农机生产企业联系起来,在他们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这样才能给农户使用农机带来保障,也能积极为产品的升级提供思路和反馈;二是定期举办培训会,这需要农业机械合作社、政府农业相关部门、农机企业等多方进行联合组织,这样才能提高培训质量.为农户传授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三是农机企业在售后要定期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这样才能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确保农机的使用寿命。
        结语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各项高新科学技术已全面渗透于农业领域,相比较而言,使得传统农耕式生产方式越来越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甚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现代化农业的整体发展。鉴于此,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要想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必须要从现代农业机械的应用上下功夫,让现代化农业生产从种到收都推行农机一体化模式,让机器替代人力、畜力,从本质上提升农业生产率,使农民的双手得到解放,最终实现农民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让他们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改善,最终达到带动社会经济效益整体提升的目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