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基础依托,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导入新型产业等方式,将劳动、资本以及现代技术等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配置,加快农村发展方式转变、丰富农村产业形态、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本文以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童王村为例,从交通区位、用地条件、农业基础、资源互补等角度出发,研究童王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愿景和实现路径,旨在打造童王村“从田间到舌尖”的产业链和农旅空间,构建产业融合发展体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进而推动童王村农业经济转型升级。
关键词:产业融合;产业链延伸;乡村振兴
1.引言
为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乡村振兴原动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的“三农”理论的创新,是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重大政策导向。
博望区,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位于马鞍山市最东端,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和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内,与南京江宁、溧水、高淳三区接壤,是安徽省通向苏浙沪等长三角发达地区的一个重要门户。博望区坚持推进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聚焦实体经济,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加速融入长三角、积极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具有重大意义。
2.基地条件与资源分析
2.1 交通区位
项目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规划面积439.23公顷,约6588.45亩,基地外围东至Y026乡道,南至野风港南,西有规划的秦岭大道,北侧为省道445。基地对外交通便利,距离马鞍山市区、南京及芜湖等地1.5小时车程。
2.2 用地条件
项目基地现状以基本农田为主,农林用地277.28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63%;非建设用地面积368.77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约83.96%;建设用地70.46公顷,其中以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为主。区内地势平坦,集中成片的农田便于现代化农业工程实施。
2.3 农业基础
目前,基地内的第一产业以水稻、油菜为主,农业种养结构不够优化;其次,基地内仅部分农田实现流转,大部分仍为小型化、碎片化的原始生产方式,现代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有待加强;最后,基地内的农业产业体系不足,一二三产缺乏联动,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以及农业生态旅游等延伸产业链薄弱。
2.4 资源互补
基地内水系纵横,荷塘遍布,水资源是基地的亮点与灵魂。童王村内水资源主要为横山河水系旁支,由坑塘和沟渠河道构成,水网复杂密布、水生植物丰富多样,水网连通性较好。
此外,博望区人文资源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尤其是锡铁工艺,有“芜湖的剪子,博望的刀”一说;其他美食文化传统技艺,如“米酒酿造技艺”、“薛津馄饨制作技艺”等。童王村为省级美丽乡村。
3.发展愿景
打造乡村产业绿色转型示范地。基地内原有3处化锡厂,目前处于关停状态,通过厂房改造、功能置换等规划策略调整,将高污染的化锡工业转化为以农旅为主的绿色产业。
打造“农业+”创新高地。
发展以“农业+科技”、“农业+旅游”、“农业+研学教育”、“农业+运动”等特色鲜明、带动性强的创新农业产业集群,探索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特色模式,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
4.实现路径
根据《马鞍山市博望镇总体规划(2013-2030)》、马鞍山市博望横山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2014-2020)等上位规划,结合基地周边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乡村农旅休闲等产业的竞合分析,寻找细分方向。
4.1 以“食”为主题,丰富经济业态
善待土地,打造优质高效的食材生产区。丰富农产品种类,通过开发食用菌、有机水果、特色水产、特色家禽、精品粮油等农副产品种养,将传统的二元农产品供给转变化多元农产品供给;通过种养一体化、规模化生产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食游结合,户外寻趣,创造不一样的乡土饮食体验。通过激活土地资源、赋能传统农业,发挥田间、河道、池塘资源优势,开展各项农旅休闲活动。
4.2 构筑产业体系、延伸产业链条、导入新型产业、规划产业布局
构筑产业体系,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及商贸、乡村休闲经济,促进一二三产产业融合。
延伸产业链条,加大对上游研发和原料获取的投入,加强对中游产品加工、仓储的管理,鼓励推动下游发展商贸交易、物流配送和休闲旅游,实现对种养殖产业链的前后端延伸,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导入新型产业,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及农业生产方式,发展规模化、现代化的循环种养产业和特色化的有机农业、设施农业;发展农副产品产地初加工,通过“互联网+农业”布局农产品社区新零售;植入休闲、教育科普等功能,形成休闲农业、农旅研学等多种经济业态。
在空间布局上划分设施农业生产区、有机果蔬种植区、村庄集中居住及旅游接待服务区、油料花卉观赏区、湿地乡野休闲区、稻田综合种养区,联动一二三产产业发展。
4.3 打通农旅空间
严格基本农田边界、建立空间管制框架。建立全面协调、稳定、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农业资源增值效益。
疏通、疏浚水系。梳理基地内水系与泄洪通道,将独立的小水系串联,提高水体流动性,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修筑灌溉干渠,引入农田中部,设置蓄水池,用以补充和收集用水。构建三级排水体系,逐级引导地表径流,通过草沟拦截与地势跌水层层净化,达到削减面源污染的目的。
落实上位规划,优化路网。对外落实通达的区域交通,对接全区旅游线路,南侧连接石臼湖景区,北侧融入区域绿道,构建区域慢行体系。对内优化现有内部路网,形成内部旅游环线,并结合现有道路、河流水系和生态绿地构建一条国家级的慢行交通环线,串联主要农业分区,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游览体验。
结语
解决三农问题的第一要务仍然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此提供了方向。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博望区童王村基地条件和资源分析,研究童王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愿景和实现路径,提出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激发农村创新活力等具体措施,引导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村产业价值链,建立低碳、低耗、循环、高效的绿色发展方式,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 胡海、庄天慧.共生理论视域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共生机制、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J].农业经济问题,2020,08:68-76.
[2] 程莉.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新进展:一个文献综述[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9,02:37-47.
[3] 张来武.产业融合背景下六次产业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软科学.2018,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