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
摘要:新型智库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很多部门都将如何建设好新型智库作为当前的一个重点问题。目前许多高校努力拓展科研领域,重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但在图书馆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关注不多。高校应树立新型智库思维,借鉴新型智库理念,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能力。本文对新型智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创新进行探析。
关键词:新型智库;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1以高校图书馆为载体建设新型智库的可行性
智库(ThinkTank)是智囊型的公共研究机构,机构内部由不同学科和领域的专家共同组成,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科技研发、军事外交等诸多领域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最佳的策略、方法和思想等。随着智库作用的不断提升,国家从多个层面支持智库建设,高校图书馆在知识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融入到新型智库建设中。
首先,高校图书馆具有文献资源优势。我国多数高校建校都有50年以上,部分高校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丰富的馆藏资料,这些馆藏文献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学术价值。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超过800万册,清华大学图书馆超过370万册,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超过251万册,这些馆藏资源可以成为新型智库建设的优势资源。高校图书馆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对馆藏资源进行系统开发,如建立专门的网页或网站,对馆藏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智库建设提供资源,提升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其次,高校图书馆具有人力资本优势。高校是众多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图书馆是知识分子进行学习和工作的场所,在人力资源上有明显优势。新型智库建设需要众多优秀人才,发挥各学科优势,集思广益。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接受过系统教育,熟悉图书检索和信息分析,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在海量信息中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新型智库建设也需要专业信息检索人员,高校图书馆在这些方面具有优势。
最后,高校图书馆具有区位优势。图书馆在建设时会预留较大场地,用于召开各种会议。高校召开的会议层次都比较高,如各类研讨会、论坛、讲座等,参会人员大多是各领域的学者专家,会议传达出来的信息,也是各类科研的前沿信息和相关研究成果。新型智库建设应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区位优势,将各类优秀人才吸引到智库中,针对不同问题给出不同的见解,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2新型智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挑战
2.1高校图书馆服务存在的不足
在新型智库建设过程中,虽然高校图书馆提供了一些学科服务,但在服务理念、服务类型、服务内容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服务理念落后。由于新型智库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很多高校图书馆对于新型智库的了解还不够全面,没有将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主要方向,智库理念较为薄弱。多数高校图书馆仍然按照传统思维进行学科服务建设,没有充分认识到新型智库建设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联系,进而导致在服务新型智库方面内容过于简单。资源类型单一。当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利用和学科建设上,主要依据本校需求提供服务,而新型智库建设拥有其自身的研究领域,需要二者相互配合,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当前高校图书馆对新型智库提供的学科服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加之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和配套措施,导致资源利用类型单一,图书馆资源都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服务内容浅显。虽然部分高校开展了服务创新,但总体来看,能够提供的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文献获取上,很难为智库研究人员提供专业支持。加之高校人员素质有限,难以满足智库研究人员不同专业背景的权威性文献需求,同时也很难为研究人员提供多元化的学科服务。服务能力低下。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在人才引进方面没有注重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导致很多图书馆人员专业相似,学历结构相近。数据分析方面的专业人员较为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学科服务的能力有限。
2.2新型智库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带来的挑战
新型智库用户研究领域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对信息需求的专业性,特别是很多研究人员都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知识储备,更希望通过图书馆对科研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能够为自己提供个性化、全天候服务。
面对新型智库建设的现实,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功能上应该相应地进行改变,了解智库研究人员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对数字资料进行有效整合,为智库研究人员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同时对数字资料进行深入挖掘,更好地满足智库建设的需求,实现新型智库与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双赢。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创新,将支持新型智库建设作为服务的重要内容,根据新型智库建设的需求,调整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
3基于新型智库建设推进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对策
高校图书馆一方面承担着传统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要为新型智库建设提供专业化服务,更好地完成高校图书馆新的历史使命,在支持新型智库建设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3.1树立新型智库意识
树立智库意识,培养创新服务人才。新型智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科研人员的参与,也需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高校图书馆作为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支持力量,应该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要对服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让他们了解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性。只有图书馆员工具有较强的智库认知,才愿意为智库研究人员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才会激发起工作热情,更好地参与新型智库建设。当今时代,新型智库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更多的人才作为保障。有了充足的人才队伍,就能提出更为合理的思路和方法,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调动,提升新型智库建设效果。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资源,在支持新型智库建设中,应与建设主体进行交流合作,更好地了解新型智库建设的资源需求。此外,也可以邀请智库研究人员到高校参观,了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内容。在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帮助图书馆工作人员树立智库意识,提升智库服务质量。
3.2丰富图书馆数据库资源
按照新型智库建设的要求,高校图书馆要想更好地发挥作用,就要对自身的馆藏资料进行系统开发,丰富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拓展服务路径和服务方式。在信息化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受益者,高校图书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应该制定相应的标准,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要求,科学收录数据资源。图书馆应该结合学校建设特点与当前教学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校图书馆数据库建设。同时要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例如,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关键的一年,高校应该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对精准扶贫工作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提出真知灼见,并将这些资料纳入数据库。再比如,身处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高校,应结合本地的民俗文化,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这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3.3提升智库服务水平
高校图书馆凭借其信息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在新型智库建设中能够发挥特殊作用。高校图书馆要与时俱进,落实新型智库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水平首先,提高咨询服务效率。咨询服务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为智库研究人员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帮助智库研究人员快速找到需要的资料,并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其次,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当前智库研究人员学科背景复杂,如果高校图书馆只为其提供统一的传统服务,很难满足智库研究人员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应该为智库研究人员配备专门的信息检索路径和专门的学科服务人员,满足研究人员信息检索需要。
结束语
新型智库建设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图书馆应主动适应新型智库建设要求,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明确图书馆在新型智库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更为科学的服务机制,激发高校图书馆服务潜能,更好地推动学科建设,实现多个学科互动交流,促进高校智库建设。
参考文献:
[1]初景利,唐果媛.图书馆与智库[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01).
[2]赵珊珊.基于项目制的图书馆参与高校智库建设研究——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2019(03).
基金项目:
本文系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大庆市高校图书馆智库协同创新服务体系构建与驱动合作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012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