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一七队 云南省曲靖市 655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地质灾害频发,在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的过程中,水工环地质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勘测技术。本文通过对水工环地质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个人观点,希望为关注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中实际应用的人群带来帮助。
关键词:地质灾害;水工环地质;灾害治理
引言
地质灾害是一种危害性非常大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突瓦斯、煤层自然、岩土膨胀、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地震以及火山喷发等,破坏性极强、同时出现的时机也不确定,很难对地质灾害工作进行人工干预,所以一般地质灾害的产生会伴随着较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前进步伐,为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充分重视地质灾害预防问题,最大可能降低地质灾害产生的危害性。在现代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通过水工环地质是预防手段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将水工环地质应用到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可以取得非常优异的效果,所以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此,本文从常见地质灾害种类出发,分析了常见地质灾害的特征,研究了基于水工环地质的地质灾害治理路径,为我国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提供支持。
1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现状
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水工环地质灾害一定程度上无法避免。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前期现场勘查、编制评估报告、防治措施制定、后期经济环境等方面评价每一个环节缺一不可。前期勘查详细程度对地质灾害的危险等级和防治措施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前期勘查人员技术设备的操作熟练度和相操作知识的认知水平也很重要;编制评估报告、防治措施制定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三个方面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核心,在前期现场勘查基础上,对勘测的数据、地形、气候等方面综合评价,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和方案,确保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可行性。
2地质灾害的主要分类与其特性
根据现如今地质灾害治理的实际情况,为了能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治理成效,灵活掌握各种地质灾害种类,着重分析其主要特性和形成方式进行充分的了解,以此为接下来的地质灾害治理奠定良好的基础。现阶段地质灾害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1)地震灾害。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问题之一,地壳运动是导致地震灾害出现的核心因素,这一灾害问题形成过程中具有十分突出的破坏性以及突发性,极易对地震灾害位置造成许多无法挽回的影响。现阶段,地震灾害在进行预测时依旧具有很高的难度,即使现如今我国地质勘察水平有所提升,地质勘察技术同样愈发成熟和先进,然而仍旧无法及时预测出这一灾害问题何时发生。(2)地面塌陷。这一地质灾害所产生的危害同样十分显著,之所以会导致这一灾害出现,主要是由于工程项目建设缺乏合理性,致使相应位置的地质结构遭受一定的破坏,而这便极易导致十分突出的地质灾害问题出现。(3)地面塌陷、滑坡与泥石流灾害。这一种地质灾害问题的出现,在地质结构变化针对这一区域造成一定的作用力影响的方面十分突出。根据相关调查表明,工程项目建设缺乏合理性与社会资源应用缺乏科学性均是导致这一灾害问题出现的核心原因,所以必须予以一定的重视与关注。(4)地裂缝。地裂缝这一地质灾害问题同样较为常见,该地质灾害问题往往会呈现出区域性断裂的现象,甚至还极易导致严重的破坏影响出现。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发生通常与地下水运用之间具有极为紧密的关联,由于地下水开采缺乏科学规划,过度抽取地下水,便极易导致这一地区的结构缺乏可靠性,从而导致区域性地裂缝出现。
3基于水工环地质的地质灾害治理路径研究
3.1水工环地质在地震灾害治理当中的应用
在发生地震灾害时,由于产生的实际危害是由于强烈振动而导致地形、地貌或者建筑物发生严重损坏,同时进一步产生次生灾害,如发生水灾、火灾等灾害。在水工环地质勘测工程中,首先需要分析这些灾害类型,对地震发生前的一些征兆进行掌握,并对各种微观的信号或者宏观的信号进行及时的获取,使得能够形成良好的治理效果,尽可能的避免地震灾害给当地带来严重的损失和影响。在宏观信号方面,主要体现在可以让人们通过一些明显的现象察觉到所要发生的问题。例如地震发生前夕,动物会有着较为不安的反应,人们需要留意这些现象。而对于微观的信号方面,一般情况下无法通过肉眼进行获取,需要利用一些高科技的勘测仪器进行获知,这样的方式也就直接体现了水工环地质的应用价值性。例如可以对该地区的磁场以及重力的变化进行勘测,并同日常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一旦发生异常现象并作出相应的处理,进行提早的地震预测和预警,降低地震带来的影响。
3.2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发生,所产生的危害性很大,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应加大预防治理的力度,势在必行。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将水工环地质应用在地面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提前预防工作中,实行源头控制,按照勘察的实际地质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地质灾害在发生时所产生的损失。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开采的过程中,应提高对开采区域中地质破坏的重视程度,避免因为过度开采而导致地质灾害的产生。例如在对树木进行砍伐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首先应该制定好相应的方案,对砍伐程度进行控制,避免滥砍滥伐问题的出现,同时也应做好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让生态环境系统更加稳定。水工环地质应用的过程中数据采集系统、预警监测系统时两个主要的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做好地面 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位置、规模、类型、威胁户数人数和灾害威胁区域等进行科学的分析,为灾害治理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3.3基于水工环地质的地裂缝治理方案
地裂缝地质灾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区域性地质结构断裂引起的,因此将水工环地质技术应用到治理工作中,也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进行地裂缝治理工作中,利用水工环地质技术对关键影响因子以及诱发机构进行全面的监测。例如,地下水是导致地裂缝产生的关键因素,要倡导人们节约用水,在地下水利用中也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保证地下水容量处于安全范围内,避免对该区域地质结构产生改变。另外,利用水工环地质技术对地下水水位进行实时检测,加强地裂缝灾害的预警,改善地裂缝治理工作开展效果。
3.4地面塌陷的治理
在治理地面塌陷时,水工环地质技术也拥有很好的治理效果,通过水工环地质技术能够对岩溶区域进行监测,通过该区域的地质变化情况,能够准确地分析出发生地面坍塌的概率,而且在监测时,对于岩溶区域的各种作用力可以进行详细测量,达到对地面塌陷进行预警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对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工程建设的前提和保证。科学有效开展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后期施工提供可行性预防方案,积极提高危险性评估手段和专业技术人员水平,确保评估工作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科学、高效。
参考文献:
[1]吴俊,杨智鹏,马程程,唐祺,张斌.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现状、问题及其完善方法分析[J].低碳世界,2017(20):25-26.
[2]董鹏顶.新时代水工环地质调查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20(04):257+259.
[3]董玉玉.基于遥感信息识别的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数据采集系统[J].中国金属通报,2020(0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