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大队 215129
摘要:在最近几年中,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的不断快速发展,我国出现越来越多的工程类建设项目,部分工程项目的拟建区域环境是极为复杂的。所以,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基于此,以下对环境保护视角的水工环地质工程技术勘察工作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保护;水工环地质工程;技术勘察;工作研究
引言
项目建设过程中,地质勘察工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水工环地质勘察过程中,需要摸清建设场地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情况以及三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同时要注意水工环地质勘察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在新时代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下,怎样防止勘察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坏,需要我们探究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新对策。
1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
1.1GPR技术
GPR即探地雷达,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和GPS技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电磁波为载体来实现地质数据资源的获取以及发射。在利用GPR技术进行地质勘察工作过程中,第一步要将一台电磁波发送设备放置在被检测区域的地表上;第二步启动电磁波发送设备,向地下发射电磁波;第三步,收集从地下反馈回来的电磁波;第四步,将这些接收到的数据资源传输到计算机中完成构图,在经过计算机分析以后,工作人员可以全面掌握该区域的所有地质信息。通过GTR技术的应用,可以获得高清的图像,同时检测过程也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在地质勘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GPR技术也有一些短板,比如说实际勘测范围较小,当将其应用到大范围的地质勘测任务中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影响勘测精度。
1.2TEM技术
通过分析TEM技术应用取得的效果得知,这种技术在金属矿地质勘测期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同时可以广泛应用于环境勘测、灾害等多个行业中。TEM技术使用很多电磁设备与装备,把脉冲电磁波依靠回线导致的影响可以直接传输到地下,同时使用发送时间差,测算二次涡流场。例如,倘若出现异常二次场火灾涡流场,就可以确定在这个地区地下出现不均衡带电地质体。水工环地质勘察期间主要在垂直磁偶源和电偶源方法中广泛应用TEM技术,因为TEM技术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如:观测精度高、分辨率高、地形限制性影响小等,在国内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得到大量运用与普及。
2水工环地质勘察对环境的影响
2.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对于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来讲,通常在开展该项工作时,都需要实施挖掘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对自身自然环境造成较大程度的破坏。另外,如果在这一勘察工作中,没能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范来实施,还极可能会使地下水受到污染,甚至还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问题,进而给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水工环地质勘察后期工作如果没能落实好,那么就极可能针出现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进而还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威胁。
2.2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还会对社会环境带来直接影响,首先,水工环地质勘查会对当地的文物古迹带来直接破坏。深入挖掘地质是勘察部分的主要工作,如果刚开始没有落实探测工作,或者没有合理地应用探测技术,将可能直接破坏地下文物古迹。文物本身具有重要文化价值与科学考察价值,文物一旦受到损害,带来的损失十分严重。
其次,水工环地质环境勘查工作还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直接威胁,勘察工作需要占用较广的土地面积,工作人员需要全方位地勘查地质环境条件,在必要情况下还需要让当地居民移居到其他地方,这一过程涉及很多的利益主体,如果没有处理好,就容易产生各种纠纷与矛盾,另外,如果当地居民并未迁移出去,一旦地下水源受到污染,将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3基于环境保护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对策
3.1强化基础性管理工作
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过程中,对于相关地质勘察作业人员有着极高的要求,需要他们能够熟悉掌握相关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各项内容,对已有网络系统做进一步完善。同时,还需针对各种不同问题具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和相关指导性意义和建议。另外,还应当以当前勘察及设计情况为依据,进而对不同的自然环境问题展开系统性的研究与分析,以对可能会发生的自然灾害问题做出科学合理地预测,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尽可能减少灾害的产生,最终实现生态和社会得以协调统一发展。
3.2科学处理勘察过程产生的废弃物
对于当前很多水工环地质勘察项目,在勘察工作进行期间存在的使用机械设备出现的噪音及废水等问题,应要求有关工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城区夜间休息期间严禁施工,做到废水未经处理严禁排放,同时注意节约用水。针对土地资源浪费问题,应禁止将废弃物随意摆放,对钻探过程产生的地表植被破坏情况,要好复绿和恢复治理工作。针对废气排放问题,需要采取减少烟尘、过滤废气及减少有害气体等手段降低对空气产生的污染。
3.3注重环保评价
想要切实做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那么有关作业人员就需要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真实意义及其重要性,进而落实好相关准备工作,积极运用科学合理的措施,以尽可能减少由于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1)在展开具体的勘察工作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保护的视角出发,全面保证勘察周转环境尽可能少受到影响,尽可能降低挖掘等施工作业。2)在具体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所有使用到的材料、设备等均需完全达到环保相关标准及要求,尽可能运用绿色、健康、无污染的材料及设备。同时还需尽可能使用一些可以循环利用的材料来进行,从而有效避免由于废弃物而致使环境遭到破坏。3)当完成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以后,对于所勘查区域还需做好相应的跟进观察工作,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区域内环境变化问题,进而及时有效地采取科学合理地办法对相关问题及隐患等加以处理,尽可能减少环境方面的污染和破坏问题。
3.4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健全
在水工环地质勘察过程中,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要想恢复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需要将大量人力与物力投入进去,因此,需要将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将责任与补偿方法予以明确。地质勘察工作完成之后,责任方应与当地配合,将生活环境予以恢复,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得以推动,由此为保障和谐社会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在开展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不得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本文对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基于环境保护视角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要点,包括对环评机制进行严格落实、对地质勘察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制定完善的生态补偿制度、对与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完善等,以期对有关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人员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付丹.环境保护视角下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策略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06):44-45.
[2]胡奇.基于环境保护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20(03):247+249.
[3]黄海峰.基于环境保护分析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方案[J].低碳世界,2020,10(01):47-48.
[4]詹瑞华,房永建.水工环在矿山地质勘查中的问题及防治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15):243-244.
[5]巩云鹏.基于水工环地质勘查中技术应用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8):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