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东煤炭集团补连塔煤矿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209
摘要:经过“十三五”时期的高质量发展,我国在工业方面实现了日新月异的进步,因此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加,这为煤炭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煤炭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并未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各类事故层出不穷,重大事故仍未杜绝,对煤炭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企业健康良性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在新形势下全面分析煤矿安全生产影响因素,深入探讨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对策,旨在充分提高煤炭开采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安全;影响因素;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地下埋藏着各种矿产资源,其中煤矿资源最为丰富,自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对我国的经济和工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随着国家对能源消耗结构的调整,煤炭消耗量呈下降趋势,但煤炭在资源消耗方面仍然占据主要地位。众所周知,煤炭开采属于高危行业,安全管理不仅是与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有直接关系,而且对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精密相关。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煤炭企业必须全面分析煤炭安全生产影响因素,并探索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对策,借此为企业健康发展和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1、煤炭安全生产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1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鉴于煤炭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性,国家相关部门对煤炭安全生产极为重视,为此专门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煤矿安全生产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煤炭生产的安全性。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大量能源的支持,因此现有法规的不足之处逐渐凸显出来,需待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规范以及安全监管等法律法规给予进一步完善,以便为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供更为健全的法律依据。
1.2煤炭生产技术与设备不够先进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煤炭的需求,近年来我国采矿行业发展极为迅速,开采技术也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就整体而言,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采矿行业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现阶段矿井开采深度仍然在不断增加,开采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但是相当数量的煤炭生产企业在安全管理与防护等方面还做不到对先进技术的有效利用,因此无法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此外,在煤炭行业中存在机械化发展不均衡现象,国有与私营企业的机械化水平存在极大差异,国有煤矿凭借先进技术和机械化生产,安全性相对比较高,然而小型煤矿,由于设备采购、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所以在生产能力和安全生产方面也明显不足。
1.3安全管理滞后
通过统计分析事故追查报告可以发现,煤炭领域往往是在出现安全事故后,才去分析事故形成的原因,这种现象既无法阻止事故的形成,也无法消除事故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方面的损失。由此可见,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有一定的被动性,这说明管理人员主动管理、超前管理的意识还不够高,而一线作业人员又因自主权不足、生产任务紧张、工作量超负荷等因素,表现出不在其位,难谋其事,为了赶进度冒险作业等现象,这种被动的安全管理方式很难实现理想的安全管理效果。
1.4生产环境安全性不足
众所周知,煤炭生产作业环境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即便是各企业加大力度对作业环境进行了完善,提升了标准化水平,但仍然难免出现瓦斯突出、水灾或火灾等安全事故。此外,进行井下煤炭开采普遍存在作业面狭窄、空气潮湿、氧气稀薄、有毒有害气体超限、照明不足和粉尘污染大等实际情况,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煤炭开采的风险。
1.5作业人员整体素质层次不齐
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的机械化程度逐渐提高,但是仍然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进行煤炭开采。
然而,煤炭行业作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本身难以掌握煤炭开采先进技术,即便是学习新技术也有一定困难,再加上煤炭行业难以引进高端人才,这种现象很难满足煤炭行业机械化生产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另外,由于未曾系统的接受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等原因,大多数一线作业人员都缺乏安全意识,同时,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也有一定的随意性,很难做到规范性操作。而部分安全管理人员也存在安全管理水平不足的现象,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只凭借传统管理经验,很难满足新形势下煤炭安全生产的要求。
2、煤矿开采生产中的安全管理对策
2.1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新形势下从宏观角度出发,为了保证煤碳行业的安全生产,国家相关部门需要针对当前煤炭行业生产发展新形势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针对现有法律体系进行合理修订完善,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和管理的要求标准与技术准则,对各职能部门的权责范围进行细化落实,力求做到专职专责。同时,还应充分提高对煤炭开采企业的监管力度,逐步规范对煤炭企业的监督检查,对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防护进行细致全面检查,帮助存在安全风险的煤炭企业进行有效整改,若整改无效需取消其开采资格。再者,国家应号召相关人员大力开展煤矿安全生产科技研究,并对安全生产新工艺和新技术给予大力推广应用,以便充分提高煤炭生产的安全性。
2.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从客观角度上讲,若要保证煤矿安全生产,首先需要煤矿企业对安全生产给予充分重视,积极探索开展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目前,我国煤炭浅部资源以濒临枯竭,煤矿深层开采已成为当前煤炭行业面对的事实,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这不仅加大了煤矿开采难度,而且对安全生产操作性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安全风险较大的矿井来说,应与科研院所加强协作,对矿井岩层运移规律、工作面瓦斯压力与浓度等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测量与监测,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煤炭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大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资金投入,重视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采掘机运通等系统安的全性。除此之外,煤炭企业应充分重视安全管理,积极引进先进管理模式,有效改善被动性安全管理方式,与一线作业人员保持良好沟通,认真听取一线作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对安全生产进行协同管理,在此基础上力争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最佳效果。
2.3有效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通过事故案例统计不难发现,90%以上的煤矿事故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而进行煤炭开采时,需要大量作业人员的共同参与,仅仅依靠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措施,很难保证生产安全,因此,煤矿企业必须充分重视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工作,对煤矿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系统性的岗前培训,并且对经过培训的作业人员进行考核,考核达标人员才允许上岗作业,采掘作业以及机电通风等技术性作业,必须对相应的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培训与考核,严禁不具备相关资质的技术人员从事技术性作业,并且要求作业人员加强专业技术与经验交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打造高质量的采掘生产队伍。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安全无小事,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关乎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生存的大事,因此必须深入挖掘煤矿安全生产影响因素,强化工作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加强矿井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尽最大能力保证煤碳开采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惟彪.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7(5Z):107-108.
[2]任杰.煤矿安全生产主要影响因素及安全管理对策[J].陕西煤炭,2019,38(3):178-180.
[3]朱加勋.煤矿安全生产主要影响因素及安全管理对策[J].石化技术,2020,27(8):223-223.
[4]董旭东,陈泽.新形势下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安全管控模式的探讨[J].陕西煤炭,2020,39(S2):188-191+158.
[5]王新华,张兵.煤矿安全生产主要影响因素及安全管理对策 [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0):3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