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 张浩浩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张浩浩
[导读] 摘要:科技进步带动社会逐步发展,当前的信息化技术已经发展到实现配电运维的一体化,将智能系统落实到日常自动化管理中,就能推进智能化电网技术发展,在智能网络背景下,实现全面化、智能化的电网管理。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泗洪县供电分公司  223900
        摘要:科技进步带动社会逐步发展,当前的信息化技术已经发展到实现配电运维的一体化,将智能系统落实到日常自动化管理中,就能推进智能化电网技术发展,在智能网络背景下,实现全面化、智能化的电网管理。实现电网运维一体化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要将问题厘清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电网建设,实现配电效率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
        引言
        电网的智能优化推进了配电运营一体化的发展,在传统配电模式的基础上优化管理。由于当前运行管理以及维修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传统上将配电网运维作业与检修工作分开管理,由不同的部门承担相应的管理工作。但随着当前电网智能化的发展,电网自身的规模和结构也在逐渐复杂化,分开管理会降低整体配电运维的效率,因此就开始实施配电运维一体化。
        一、配电运维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智能化设备能够通过合理的调度以及整合将配电网中日常各个环节的运行以及维修检查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加强组织结构的合并统一,实现职工自身责任的优化,保障电网正常运行以及维修管理。逐步形成统一管理部门,针对员工进行全面、综合的培训,提升员工自身能力,保障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的效率[1]。
        二、落实配电运维一体化发展的现况
        (一)运行与检修存在较大差异,合并存在问题较多
        配电运维一体化的基础就是将配电网的运行管理以及检修维护管理进行合并,但是这两项都占据了配电网以一定的设施,在内容管理层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一方面,运行管理工作重点是配电网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查和统计分析,对配电网设备进行运维操作并根据状态检修原则提出检修需求,其中涉及的内容更加偏向综合性的知识。另一方面,检修维护管理的侧重点在于定期进行检修工作或根据状态检修原则及运维单位检修需求开展检修工作,这项工作需要极强的实践能力,同时要保障作业人员本身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能够依照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随着当前配电网的升级改造,针对两项主要工作的人员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合并之后,要将知识与经验相结合,同步提升日常运行维护人员以及检修人员的专业素养,达到平衡统一是非常不容易的。除此之外,传统的配电运行以及配电网的检修维护是并行管控,该体制实施时间较长,两方都有固定的工作模式以及责任划分意识,在短时间内无法接收配电运维一体化融合的运行结果。
        (二)缺乏明确的工作内容分工,作业危险系数提升
        传统的配电站运行模式都是固定的,运行与检修工作是分开进行的,因此每个部门对于自己承接的业务都有明确的责任划分,每个作业步骤都是需要由部门负责人员进行验收并最终确认的,基层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安全和技术层面的交底工作,从而保障工程作业都是安全且有效的。推进配电运维一体化之后,员工兼顾了运行管理以及维修管理两个方面的职责,这就会导致身兼数职情况下自身责任范围不明确,很容易产生一个岗位没有负责人或者一个岗位有多个负责人的情况,作业分工不够明确,一旦出现沟通上的问题,很可能会导致后续作业出现失误的情况,从而引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给电网企业以及员工自身造成损失或者伤害[2]。
        (三)工作内容变更,劳动强度增加
        由于配电运维一体化正在落实当中,相关人员要肩负运行以及检修两个方面的职责,工作内容、肩负的风险以及安全相关条款记录都会有所增加,岗位技能也需要时间提升。如果不能落实实施相应的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标准,实现管理机制的优化改革,那么会打击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反而降低了配电运维一体化的成效,无法获取配电运维一体化后应该获得的效益。
        三、配电运维一体化建立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配电运维一体化员工的培训和管理力度
        配电运维一体化发展的本质就是要整合运行以及维修管理两个层面,在整合的同时当然离不开人员的参与以及推动作用。因此应该对人员自身的综合素养、专业技能进行有效的提升与培训,在训练的基础上保障员工自身能力提升,同时积极参与到管理活动中去,优化配电运维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发展。
        针对这种现象,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培训与管理内容:
        首先,配电运维一体化在整合中就要开始关注对工作人员的筛选,选择具备相应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的人才,将其放在对应岗位中,为后续的培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配电运维一体化的培训工作需要强化重点。要将培训的最终成果与一体化完成之后员工所处的位置进行优化处理,保障能够按照层次、重点内容实施培训工作。在进行组织摸底过程中,要了解相关的工作人员自身的素养,了解工作的强项与弱点,掌握未来工作人员期望发展的方向以及自身的特长,进行优化发展。对于自身能力较强的人员,需要落实发展的重点,对于个人能力稍差的员工,也要给予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培训,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后勤人员都要给员工发挥的机会。
        再次,领导要意识到配电运维一体化的重要性,因此也要给予培训物资、规定以及资金上的支持,有效提升运维人员的专业素养。必要时还要给予运维人员一定的锻炼机会,提升运维人员交流互助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保障组织以及个人都参与其中,通过针对内容的交互完成最终的经验积累,达成专业素养的提升培训。
 
        智能配电网内部交互模式
        最后,除了专业层面的知识内容以及经验,还要注意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职业道德的提升注意依赖相应的激励措施,促进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发展,提升工作效率[3]。
        (二)优化一体化管理体系,保障运行和维修效率
        配电运维一体化的落实是依照规则进行优化实施的,因此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依照一定的规则从配电运维一体化的完整体系,配电站自动化的基础上在原本制度基础上实施细化内容的修改,补全制度中存在的一部分漏洞,最终实现智能自动化背景下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效率的提升。
        首先,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制,各个部门依照一定的制度进行管理,而管理部门则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保障配电运维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所有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完成自己权责条件下的任务内容。按照每个岗位所在人员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必要的奖罚,从而激励员工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要根据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适时休息制度以及工作分配管理,保障员工不会有过大的职业压力,能够以饱满的精神从事配电运维一体化的各项工作。
        其次,要根据落实配电运维一体化的工作程序制定每个环节人员的分配,规范供电企业内部的管理,有效协调工作顺序,提升员工工资的安全系数。
        最后,要制定出最符合企业发展的奖罚模式,给予每个员工足够的绩效保障,同时对于自身能力优秀的员工要提供上升的渠道和空间,有效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运维人员能够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快乐、严谨地投入工作之中。
        四、结束语
        配电运维一体化主要就是将配电网中的运行以及维修检查合并在一起,进行优化的统一管理,这种模式在智能电网的辅助下不仅能够提升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系数,还能有效提升电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满足员工自身需求,并且反映出对配电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文英,要金铭,崔捷.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分析[J].电力系统装备,2017(011):63-64.
        [2]庄广柄.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探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036(005):267-268.
        [3]杨田.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分析[J].信息周刊,2019,000(008):0106-0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