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海超高压供电局 内蒙古乌海 016000
摘要:电力系统始终处于连续运行状态。在如此长时间的运行条件下,许多电气设备都会发生大小故障。假如说不及时发现并解决故障,将会影响输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电力设备在运行中,必须进行巡视,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输变电设备始终在环境中安全稳定运行,同时确保设备故障可以在第一时间修复。
关键词:变电运行;常见故障;检修措施
一、变电检修的重要性
通过变电检修能够有效分析以及控制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能够很好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性,保证其稳定运行,确保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变电检修能够对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给予良好的补充,是电力企业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变电检修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变电检修过程中要全方位考虑可能造成用电危险的因素,确保变电检修的全面性,从而保证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变电检修常见故障分析
(一)组件的老化及磨损
对于变电站而言,组件的老化和磨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不仅会降低组件的使用寿命,还将引起系统故障的发生,形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组件使用年限相对较长。为此,电力企业应该定期检查组件使用情况,及时更换500kV变电站二次回路中的相关组件。
(二)直流接地故障
在500kV变电站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直流接地故障,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蓄电池发生漏液;二是绝缘层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磨损;三是外部环境过于潮湿。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直流电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够提供连续、稳定的电源支持和其它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不过,直流电源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生比较轻微的接地情况,那么并不会有短路电流产生,虽然这不会产生直接、明显的影响,但是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及时对接地点进行排查的,并采取合理有效地措施加以改正,否则如果其它地方也出现这种微小的接地故障,就会对直流电源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很容易引发短路故障,从而导致保护装置电源断开,如果故障情况比较严重甚至会使直流屏熔断器熔断,进而引发装置拒动或者误动,因此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严格、认真地进行检查,防止直流系统在某一点长时间接地。
(三)控制回路断线故障
控制回路出现断线故障的主要原因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接线不规范,过于松散;二是保护操作箱中的继电器在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损坏;三是闭锁継电器发生损坏;四是断路器分合闭闸的线圈断裂等。以上四个方面以及其它方面的一些原因都有可能导致控制回路出现断线故障,从而对的顺利进行产生严重的影响。
三、变电站变电运行故障的处理
(一)引进多CPU容错技术
为了有效提高500kV变电站二次回路中的安全系数,技术人员有必要积极引进多CPU容错技术,以此保证其能够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中。从某种角度来讲,选择这项技术的根本原因与其工作原理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所谓的多CPU容错技术主要是指多个CPU同时进行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即使其中一个CPU发生了故障问题,500kV变电站二次回路仍然能够正常运行。除此以外,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技术人员则应该根据当前的发展形势,对500kV变电站二次回路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此使二次回路的运行更加安全、稳定,大大降低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治理工作整体效率。其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自身的硬件因素、其它设备的质量问题等,导致二次回路故障率居高不下。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将多CPU容错技术应用到500kV变电站二次回路中,不仅可以显着减少错误动作的次数,还能够有效降低指示错误的发生率,从根本上减少500kV变电站二次回路中运行故障的发生频率。
(二)强化检修工作开展,确保防患于未然
针对变电运行中的系统故障问题,相关检修单位要组织各部门、专业人员深入现场,对变电系统中的供配电系统、网络系统、仪表控制回路、工艺计量等,分别进行统计、梳理,分析系统的设备现状,并对在线运行设备、设施进行彻底隐患排查,对存在的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措施并予以实施,确保各工序设备稳定运行。对电气线路、水管路、蒸汽管路、线缆塔架、保温设施开展专项细致的保温检查工作,确保关键设备、关键部位、及低温易忽视部位设备的运行安全。一般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电气设备故障,例如持续高温对设备的运行状态会造成一定危害,电气自动化部为要做好保产工作对维护区域的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此外,对于一些变电设备易老化的零部件也要及时更换,做好设备维护保养。
(三)加强电容器故障处理
同时,由于电容器在日常应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损坏或爆裂等问题,导致电容器故障问题的出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加强对电力线路进行检测,明确线路内部是否出现短路或断路现象,同时对电容器自身的电荷储存量进行详细检测,以此来为后期电路运转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做好变电检修管理模式的创新
从总体的角度来讲,人为因素、管理因素以及外在因素都会对变电站检修工作的效果和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电力企业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可能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也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对变电检修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做到勇于创新。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当前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进行大力的应用,全面实现变电运行中故障检修的智能化程度。在进行检修工作的分配之时,需要做好明确的责任划分,严格要求检修人员能够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真实详细的记录,实现检修工作的标准化与程序化。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如果发现工作人员出现违规操作,一定要及时加以制止,并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如此可以从管理因素的角度对故障发生的频率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变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五)提升检修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
电力系统变电检修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检修人员。提升检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确保供电安全可靠性的关键因素。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涵盖的内容很多,是一个复杂的运行过程,需要构建一个高素质水平的检修队伍。在用户用电需求逐渐增加的情况下,要提升检修人员借助现代技术、仪器设备进行电力检测的水平,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故障原因,结合自身经验、水平检测与排除故障。要提升检修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定期对检修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给他们提供更多外出学习、实践的机会。完善相关的责任、奖惩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更好地进行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检修。
(六)做好相应的记录
在实施变电检修过程中不管是电力设备运行方式发生改变还是出现某些问题,相应工作人员都要对此做好详尽记录。完成了变电检修之后,工作人员也要实施设备的检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后才能够离开,相应工作人员不能对于变电检修记录实施更改。在进行变电检修过程中,某些工作人员会受到工作时间长以及设备较多等影响出现某些疏漏,因此需要对检修时间、地点等实施详尽的记录,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盲区,从而有效提升电力设备的安全性。
四、结论
变电运行问题是影响供电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重视变电运行的检修工作,加强变电运行检修技术的运用,及时发现变电运行设备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更好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兵,宁咸明.浅析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检修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4):184.
[2]丁瑞荣,李学萍.关于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检修技术的探讨[J].北极光,2019,(10):208.
[3]寻克忠.浅谈变电检修工作常见的问题处理[J].民营科技,2018(12):88-91.
[4]韩文杰.状态检修模式下的变电检修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