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随着时代进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可以充分的发挥其价值,不但能够让电气工程自动化操作控制效率提高,同时也可以让电气工程设计得到改善,从而促使我国社会进步。基于此,以下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工业体系正发生着重大的变革,工业生产正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传统的电气工程却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改进。随着我国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使用,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持,并提高了自动化水平。随着电气工程的发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越发明显,便捷了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
1智能化技术概述
基于现代化背景下的电力工程应用智能化技术,逐渐成为该行业的主流化趋势,对于电力系统完善与发展有关键性意义。智能化技术涉及到诸多内容,其中包含电子信息、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控制等多项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运用,可以为电力系统赋予智能化特点,从传统的人工操作过渡为智能技术控制,代替人力资源负责难度高、危险的工作。另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还可以节省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投入,有效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工作效率。与以往采用的电气控制方法相比,智能化技术优势体现在实用性与适用性两个方面,基础理论涉及到诸多专业与学科,呈现出综合性的特征。通常在应用智能化技术之前,工作人员会设计应用方式、组织运行试验,确保电力系统运行期间能够充分发挥出智能化技术的优势。现如今电气工程自动化已经广泛普及,智能化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也获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方面节省人力与物力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电力系统预算支出,提高经济效益。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的优势
2.1工作一致性高
由于电气系统包含的设备部件线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对于电气工程的整体控制和把握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利用其他技术进行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推动和融合,很难完全识别所有设备和数据类型,对于各种差异化数据的统一化处理很难实现。智能化技术的一致性则能够消除这个问题,即使应对不同的控制对象,不同的数据类型,也能够实现统一化的控制和处理,整个智能化技术处理的一致性较高,极大的降低了由于数据类型不一致所带来的系统性和结果误差,是提高电气系统监测效果和故障处理的一大优势和能力。
2.2提升了模型控制的精确性
电气工程智能化管控目标的数据库储存量以及动态方程比的复杂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管控效率的高低。而且在电气智能化的管控效率比较低的时候会过程造成影响。因为控制模型的设计较为繁杂,并且管控数据一直处于持续波动的状态,很难充分有效的了解其控制程序。此外,人们很难预测非主观原因会对模型的控制过程造成影响,也无法确保被控制模型的精确性,很难全面发挥电气智能化技术的真正作用。依靠自动智能化技术,从而使电气工程智能化控制程序中不会再对控制目标展开建模,大大降低了无法控制的非主观原因对控制程序的干预程度。
2.3无需建立控制模型
完整的电气工程往往包括了各种设备线路以及不同的组成部分,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再进行控制模型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内容往往较多,因此在进行电气工程的控制模型设计时,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不断的设计验证修改,最终才能得到比较可靠的电气工程控制模型,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或多或少的漏洞,使得电气系统运转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设计性故障,降低了电气系统的稳定性。
而智能化技术可以通过自身有效的系统监测,对各种复杂的线路组成成分运转过程中的状态进行数据分析,利用成熟的算法体系,对整个电气系统进行动态监测,大大的提升了电气系统运转时的稳定性,减少了控制模型设计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了对整个电气系统控制的精度和准确性,通过实时的数据分析处理,对整个电气系统的状态进行预测和判断,为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保障。
3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3.1实现神经网络控制
在一个完整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需要依据生产要求,实现不同的控制场景。通过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化技术应用,可以采用神经网络控制方式、模糊控制方式、专家系统控制方式等满足不同的控制场景要求,其中应用较为广泛是神经网络控制方式。在电气系统中,需要实现神经系统控制时,为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的灵活性,不仅可以通过采用反向学习算法来实现,而且还可以通过充分利用系统的多层次结构,进一步提高控制系统的多变性。神经网络控制方式包含有多个子系统,其自身特点与优势可以较好地协同各个子系统的控制要求,因此,也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整体过程优化,通过神经网络控制完成相关参数、调控要求。同时,神经网络控制具有任意非线性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对系统性能的学习来实现具有最佳组合的PID控制。利用BP神经网络还可以建立参数Kp、Ki、Kd自整定的PID控制器,从而实现智能化控制目标。
3.2日常管控
因为电气自动化有关作业人员经常处在高温之中,嘈杂的工作环境之中,并且电气设施的位置也使得作业区域的选择产生影响,外加别的原因的影响,作业人员十分容易焦虑以及急躁,严重的还会影响作业品质以及效率。智能化科学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运用合理解决了这一情况。因为电气设备的管控步骤比较繁杂,企业常常要对其投入很大的资金以及人力。智能化科技可以实现设备之间和操作间的分离,有着实时监督的能力,能够对这是展开远程管控,所以很大程度上精简了作业人员的作业程序,提高了设备管理的效率,并且优化了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减小了作业人员的工作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资金投入。
3.3在故障排除中的应用
以往的电气工程控制系统,由于采用人力监控的方式,许多隐藏着故障问题并不能被及时发现,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又很难对故障进行快速有效的排除。以往的做法是,在系统维护上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保证系统的平稳运行,但是实际的故障排除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原有的故障排除方式,该技术能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检测,通过采集系统运行的数据信息,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能及时发现系统隐藏着的故障问题,一旦系统检测到将会第一时间通知相关技术人员。此外,该技术还能对控制系统硬件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能及时发现如变压器漏油、渗油等设备内部的故障问题,同时还能对其故障位置进行准确的判断,为维修人员后期维护工作带来便利。
结束语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智能化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分析,继而完成电气自动化控制动作,保证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准确和及时的响应。其不仅可以帮助完成一些危险性高、难度高的工作,减轻人力劳动的繁重程度,而且在提升电气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提高控制精度、减轻人力劳动、节约成本方面都具有较好效果,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珏,张可,崔倩,王金文.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数码世界,2019(10):281.
[2]刘康平.有关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的分析[J].居业,2019(01):148-149.
[3]陶春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8,16(33):47+49.
[4]李旸.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13):175.
[5]詹功丰.分析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