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市水务局 贵州兴义 562400
摘要:目前,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迅速,EPC是一种以总承包为形式的项目工程,其在国际上已经被广泛使用。它通过对各个总承包商进行高效率组织,对建设工程的所有阶段进行分段控制,从而达到高效利用资源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减工程的工期。近几年,对于水电水利项目,业主更加倾向于通过总承包的方式进行管理,因此,EPC管理模式也就有了很大的发展和使用空间。本文以EPC管理模式作为核心,通过实际经验讲述如何在合同方面展开管理。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探讨
引言
水利水电已经遍及人民生活中,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而EPC总承包项目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EPC总承包项目的安全管理出现问题而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进程。接下来,就首先对EPC总承包项目的概念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以及分析水利水电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发挥的作用,方便相关人员在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1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发展历程
EPC总承包管理模式,起源于60年代的美国,之后凭借其优势与特点,迅速成为国际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成熟的项目管理模式。20世纪80年代,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引入国内,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取得不少成果,但推广进程缓慢,整体较为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总体经历了四个阶段:试点阶段,1982年,原化工部印发《关于改革现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试行以设计为主体的工程总承包制的意见》的通知正式拉开了以设计为主导的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发展推行的大幕。发展阶段,1999年,原建设部先后颁发了《关于推进大型工程设计单位创建国际型工程公司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勘察设计单位深化体制、机制、功能性改革具有决定性作用。标准化阶段,2003年至2016年,相继出台关于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管理规范及合同示范本等,标志着我国工程总承包开始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新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尤其是2019年12月,住建部颁发《建市规〔2019〕12号》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的通知,工程总承包在全国21个行业正式进入大力发展阶段。
2EPC总承包项目的含义及重要性
EPC总承包项目主要是指在项目法人的委托下,总承包联合体单位或者是总承包单位对于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采购、试运行等环节进行控制,并对工程的进度、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建筑成本等进行有效的管理。EPC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是现在比较常见的模式,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重要体现在EPC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能有效的提高项目运行的经济效应。另一方面,就是EPC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模式能将业主和承包方的责任分工比较明确,比如,业务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业主主要是提供工程构思、设计方案还有技术等要求。业主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承包方进行监督,在整个项目中所承担的风险比较小,而且所涉及的各方面不是很广泛,而且在EPC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中,业主对工程施工进行监督让水电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和费用的管理都在有效的控制范围内,促进水电水利工程的整体进展。
3EPC总承包合同管理的经验
3.1明确目标,规避不确定因素
业主在签署合同时,要对合同中任务和质量方面的需求做好确认,在确认好之后才可以签署合同。在项目招标过程中,业主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做到全方位考虑,只有在合同中存在对突发情况明确的约束条例,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在项目招标和投标清单中,可以通过设置工程总报价十分之一的暂列金来降低资金投入风险发生的概率,并且这部分金额要在合同中明确指出。此外,在将要签署的合同中,业主要掌控使用权,假如在工程中出现地质改变等不可抗力因素,项目承包商要按照合同规定并在征得业主同意后方可进行资金结算。
3.2构建合同管理体制
对项目进行EPC总承包模式的合同管理,只有通过对现场情况的实际考察,才能对合同中的各个内容进行规定,才能使得内容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在合同管理工作中,相关企业要结合实际需求,通过设立专门管理部门,部门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互相合作,才能确保水电工程的圆满完成。此外,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要严格要求,相关企业在自身条件允许下可以开展素质方面的培训,增强责任感,进而使得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达到新高度。此外,合同内容不能忽视工程中需要采用的技术和原材料以及相关设备所需的花费。
3.3降低合同报价风险
投标阶段中,对于业主提供的资料,总承包商要仔细阅读资料内容,对内容中提到的工程环境的地质状况作进一步的实际勘测,对于实际勘测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新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对合同内容中工程报价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规避。在设计阶段时,总承包商对外作业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这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解决工程项目中不同阶段遗留下的问题,同时也对合同中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3.4依据数据管控采购成本
项目成本的控制可以通过控制采购过程来实现,总承包商可以从市场行情以及技术专业的角度来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把分析好的数据进行整理建库。对大型材料和设备要以供应方提供的数据信息为标准,在购入时及时对价格做好数据录入,只有这样才能对合同中涉及的采购金额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3.5完善安全应急机制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比较多,因此,建立并且完善阿纳应急机制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也是促进水利水电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因为原有的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应急机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亟需对现代的安全应急机制进行时代性的改革,所以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发展适合的安全应急机制。就水利水电工程中,应该根据对应分包单位的分包范围进行合理的制定,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安全事故应急机制是对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性的最有效保障,也是能将因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小的重要保障。
4结语
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已是国内外主流发承包模式之一,虽然在水利行业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但一定是将来发展的趋势。加速EPC总承包在水利行业的发展推进,需要政府、水利行业、建设项目业主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对于设计、施工企业来说,面临着挑战,但更多是机遇。大型的有条件的设计、施工企业,应审时度势,根据自身的特点,尽早着手向EPC工程公司转变。对于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进一步优化调整战略方向和经营理念。能真正胜任EPC总承包的企业应是现代开放综合型,资金、技术、管理密集型的大型企业集团。这就要求企业需要打破传统的通过控制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来改进盈利的施工总承包模式,从劳动密集型的施工底层向管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顶端持续提升,提高对市场资源的掌控和对分包单位的管理能力,实现从承包商向发展商的转变。(2)完善工程总承包项目组织体系及管理机制。从组织体系、技术体系、项目管理体系、人才结构等方面为建设项目全过程提供服务。(3)提升总承包企业现有的功能。具有设计或施工总承包企业,可采取资质升级、合并或重组的方式,满足设计、采购和施工综合功能。(4)储备、培养综合全能型管理人才。培养具备项目管理、设计理论、施工技术、采购合同、工程经济等技能的各类专业综合型能适应EPC总承包管理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何继义,陈平.关于水利水电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实施阶段安全管理要点的探讨[J].浙江水利科技,2019,047(00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