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李浩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李浩
[导读]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襄阳市襄州区水利规划设计室  湖北省襄阳市  4410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然而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就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保护对策
        1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的数量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前提下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水电作为我国当前较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对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能为广大民众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在新时期下,应该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实现水利水电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此外,针对水利水电的运行,国家出台了明确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以防止工程施工和运行带来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强调趋利避害并充分发挥出其最大价值与社会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由此可见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2.1 水文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对周边环境进行相关的改造,给当地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比如,在施工时会对周围的树木进行砍伐,威胁到动植物生存,大面积开发树木,还会造成水土流失,给当地气候、气温带来影响;水利工程通常建立在河流的基础上,导致河流上游流速缓慢,河流自动净化能力严重下降,严重时会破坏水质,堵塞河道;水库的建立还会直接影响到水温结构、微生物以及水体生物等等,给水中藻类植物创造了有利条件,导致藻类植物迅速繁殖,大量水体浮生物增加,给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成以后,随着储水量的不断增加,水蒸气不断增加,空气湿度也会加大,从而进一步引起土壤中水分含量增加,引起土质发生改变。
        2.2 土地利用的影响
        水利的建设也会对土地资源带来一定影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会占有大量的土地,除了水利工程本身占地以外,往往还会增设许多临时水利设施也会占用大量土地,同时还会带来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现象都会导致当地土地资源浪费。水利水电工程结束以后如果没有及时对土地的挖掘、占用进行处理,就会给山坡、表土带来不良影响,给周边植被造成破坏、侵蚀的同时还会引发河道堵塞问题的出现。
        2.3 生活垃圾的影响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素质、文化等方面的欠缺,会出现随意排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现象,这些废水的随意排放进入河流以后就会给水体带来严重污染,对河流里面动植物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导致生态系统不稳定,增加水体中的疾病,给当地人们健康带来影响。除了污水给当地人们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以外,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也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比如,施工中一些沙子等固体材料容易污染土壤;土石、石灰、粉末以及水泥等悬浮颗粒物也会造成大气污染,同时,因为地表水的侵蚀,这些施工材料也会随之流入河流造成水体污染。


        2.4 生态平衡的破坏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導致的就是生态环境污染,主要就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对水生生物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造成物种的灭绝,破坏原来的生态平衡,打破原来生物链,严重也会引发瘟疫等一系列灾害。
        3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3.1 大力发展生态建设
        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态建设密切相关,根据市民的健康状况即可判断出生活环境质量。要进行科学研究、充分考虑,采取对应措施,确保城市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务夯实环境保护基础。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将环境质量维持在最佳状态。
        3.2 重视施工环境保护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整个过程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制度,重视施工环境的保护。在施工期间一定要集中处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以及污水处理。不可以随意丢弃,应定期及时对垃圾进行清理,且只有符合标准的污水才能够进行排放处理。
        3.3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可以通过过鱼设施,增殖放流等方法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达到平衡,促进水利水电生态补偿机制更加稳定化、持续化发展。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政策引领、施工评估和实地调查等方式,有效监督施工企业提高环保意识。同时,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定制过程中必须坚持“谁损害谁补偿”的原则,坚持遵守“绿色施工、高效施工、安全施工”的施工理念,注重新型环保技术的研发,有效提高环保意识。
        3.4 加强工程运行管理
        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行管理,促进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定制科学合理的调度运行方案,使水利水电工程充分发挥其最大价值,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需求。然后,在满足人们生活用水的基础上,以实现生态效益为目标开展工程生态调度工作,同时,确保河道充足的生态用水量,保证发电、灌溉、航运用水充足。另外,根据工程调度相关设计、报告要求定制科学的环境监测方案,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开展。
        4 总结
        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程,目前,我国水电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中仍存在很多的不足,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水电工程与运行管理制度,从而建立水电工程良性运行的长效机制。在我国大力实施“绿色发展”理念的新时代的同时,对水利水电工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要深刻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随着对河流生态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治理工作的不断展开,生态修复理念正在不断地贯穿于整个工作,在河流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大力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系统性开展。
        参考文献:
        [1]任改萍.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水利工程[J].农民致富之友,2019(13).
        [2]艾有琼.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影响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2)
        [3]央宗拉珍,次旦央吉.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J].乡村科技,2018(23):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