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中河道治理及其质量控制 周阳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周阳
[导读] 摘要:河道治理在水利工程中是一项重要任务,其制约因素有很多。
        襄阳市襄州区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处  湖北省襄阳市  441000
        摘要:河道治理在水利工程中是一项重要任务,其制约因素有很多。本文以水利工程建设中河道治理工作中出现的漏洞为切入点,分析水利工程建设中河道治理的有效手段和加强河道治理工作质量控制工作的具体方法,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河道治理;质量控制
        河道治理作为水利工程运转的重要步骤,影响着人类健康的发展,同时也是衡量一项水利工程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随着工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道中留存着大量的工业垃圾。部分垃圾却没得到及时处理,务必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进而损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因此作为城市项目的建设者更应该重视河道治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对完善的改进措施,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迅速发展。
        1水利工程建设中河道治理工作中出现的漏洞
        1.1缺乏对于河道治理保护的足够重视
        为了减少降能减排工作的成本,很多生产单位就会直接向河流中丢弃废品和排放污水,这些带有有害化学成分的废料废水会直接通过河流引入不同的支流和大海,进而对整体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另外,相关部门没有对河道治理工作进行实时监督,自然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到河流遭受破坏和污染的实际情况,无法有效约束这些企业的不良排放行为。
        1.2河道自我调节能力受损
        上文中我们提到有些企业为了节省排污经费会将自己工业活动中产生的废水排入河流,但是这些废水中本身就包含了很多有害成本,这已经越过了河流自净能力的范围,从而使得河流自我调节能力受损。其次,国民普遍对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就很容易造成河流的环境状况逐渐变差,以至于到后期河流自身都不能对污染情况进行调节,从而会破坏整体河流的水质,甚至还会造成河流枯竭。
        1.3防洪防灾能力减弱
        河流流水的冲击作用会带动河流周边土壤位置的变化,日积月累的泥土沉积会使得河道出现淤积的情况,河床逐渐提高,这就会使得原本的降水不能在原有的河道中蓄积,进而会大量涌出河面造成洪灾。如果河流周边有其他城市的话,由于城市的排水能力较差,所以城市内部会发生内涝情况,给市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不过,河道淤积问题的影响因素也不仅仅只有河流流水的冲击作用,还会受到排污问题的影响。有些人会投机取巧往河道内导入废水,而这些废水中还包含着很多固体垃圾,这些固体垃圾还受到浮力作用而沉入水底,经过日积月累地堆积之后河道会出现淤积情况[2]。另外,有时候降水中也会携带一些固体物体,这些物体也会随着雨水而沉入水底,使得河道高度日益提升,进而出现淤积情况。
        1.4没有明确地划分工作任务
        长期以来由于河道治理工作影响因素过多,因此会有很多个部门和单位同时负责这项工作,但是由于组织单位不同,没有对每个单位划分明确的工作任务,组织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都不清楚自身所需要承担的工作职责,这使得河道治理工作中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都无法找到相对应的纠责对象来进行处理。

其次,由于组织单位众多,每一个单位之间都有相对应的管理人员,这就使得统一管理成为了难题,不同组织单位之间的协调地接工作并不到位,进而导致河道治理工作质量低下。
        2  加强河道治理工作质量控制工作的具体方法
        2.1河道治理施工前期的质量控制
        每一项工作在正式实施之前都必须制定严格完善的工作规划。为此,相应的负责单位必须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前往工程施工地点进行全方位地考察,在明确工程所需的施工材料、施工器材、合适的施工技术之后,对工程施工进行全方位地规划,最终规划出一个完善的施工方案。其次,建设单位必须重视投标单位的工作能力和信誉记录,必须确保施工单位的素质能够符合要求,毕竟只有具有良好职责意识和专业能力的施工单位才能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2.2河道治理正式施工阶段堤防填筑的质量控制
        首先,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必须确保堤防填筑质量能够符合设计及技术规范要求,实施堤防填筑工作之前一定在堤基施工完成且验收合格之后。其次,堤防填筑及验收工作必须分层进行并且贯穿在整个堤防填筑施工过程中,并标注好填筑完成的每一个区域,从而防止反复碾压施工的情况发生。最后,在上层实施填筑工作之前,要对每一层的土壤进行抽样审查,以此来保证堤防填筑工作的质量。
        2.3河道治理完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河道治理工程完工之后,必须经过不同组织单位之间的层层排查和验收。首先,施工单位要进行自检,检查设计阶段的施工方案是否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落实,施工技术的操作效果是否符合技术标准,一旦发现不合格的地方必须第一时间找到相对应的施工人员来进行整改,在进行严格自检之后才能正式交由上级部门进行验收。而后续负责层层验收的有关部门必须积极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水利工程毕竟是关乎民生和国家生计的建设工程,只有在正式确定不存在具有不良影响的质量问题之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在进行验收之后,要及时将验收结果告知施工单位负责人,如果出现不合格问题要求施工单位进行复检和整改。对于那些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严重不符合施工规范的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作要采取停工手段并及时整改,合格后方能继续施工。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在水利工程建设河道治理工作中存在着缺乏对于河道治理保护的足够重视、河流自我调节能力受损、防洪防灾能力减弱、没有明确地划分工作任务等漏洞问题,这需要相关部门通过加强宣传活动,强化河道治理保护意识、明确划分工作任务、重视河道质量的规划工作、结合不同方法来进行综合治理等手段来落实河道治理工作,并通过加强河道治理施工前期、正式施工阶段、完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来有效提升河道治理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邵良.基于建设单位对河道治理工程的质量控制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3):27~28.
        [2] 刘西斌.河道治理中土工模袋护坡施工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1683~1684.
        [3] 郑尚涛,刘芳芳.城区河道整治中的植物护坡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29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