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于冲
[导读] 摘要:在现代化建设项目中,风景园林项目数量逐渐增多。
        费县园林绿化综合服务中心  临沂  273400
        摘要:在现代化建设项目中,风景园林项目数量逐渐增多。为人们营造人本生活氛围,对园林的设计者来说是一种新型挑战。所以,设计者需要将风景园林实际建设的客观需求、园林结构、区位、人文等因素相结合实施综合考量,尽量呈现出风景园林的人性化特点。基于此,本文就园林个性化设计内涵以及个性化设计原则,分析个性化设计理念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旨在为提高风景园林实现个性化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个性化设计理念;应用措施
        引言
        风景园林能够实现城市环境质量的有效提升,还能使人类心情压力得到舒缓与释放。伴随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大力追求精神文明,并对风景园林设计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融合人本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与自然规律需求统一,从诸多角度对人性化设计深入理解与呈现,使个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可以释放游玩于园林中人们的身心,缓解其精神方面的压力。实践表明,在设计风景园林的过程中,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尤为重要,符合人们心里对于园林建设方面的需求。
        一.风景园林的个性化设计内涵
        风景园林的个性化设计即指在设计风景园林时,对人们各类需求及生活不同习惯、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社会元素深入思考,通过务实态度对设计工作的每项细节进行思考,尽量符合消费群体心理、生理、精神、物质等方面的综合需求,从而实现园林景观优美、舒适、安全环境的创造。
        按照消费群体的生活习惯、操作方式等一系列生产活动需要,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符合消费群体使用方面的诉求,满足消费群体心理方面的需求,从而实现用户体验感的最大化提高。
        二.风景园林的个性化设计原则
        (一)整体性
        风景园林在设计中必须遵循整体性的原则,园林景观整体可分成花镜主题、儿童主题等诸多主题部分。每一个主题具有不同的内容,风格方面的差异也很大,不可以混合诸多主题在一起。若园林的主题不够清晰,会对风景园林整体特色及观赏性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设计风景园林的过程中,需保证园林景观的整体性。如有些风景园林的数量繁多,存在诸多小园林,但主题很明确,满足大多人群审美方面的要求,同时还能方便对园林景观的维护。
        (二)差异性
        差异性原则完全背离了整体性原则的实质,但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可以求同存异性。因园林中的游玩群体处于不同年龄段,每个年龄段人群都具有自身特别喜欢的元素,如很多园林中设有网球场及篮球场,这些主题主要面对年轻群体开放,但多数中老年热爱运动的人群也会受益;再如园林中配置秋千、滑梯等适合儿童群体的设施,但加入任何元素都不可对风景园林整体性造成破坏,做到融合差异性与整体性,确保园林景观能够符合不同群体的需求,从而进行相应风景模块的设置。
        (三)舒适性
        舒适性能够给人一种良好的感受,也是人性化设计最直观的呈现方式。大部分园林设计中对景观设计较为关注,忽略了舒适性的设计环节。当前我国具有数量较多的文化类型,不仅包括传统文化,还有诸多新型文化,部分园林的设计主题较为新颖,虽说视觉上冲击较大,但无法提升舒适性,所以,无法满足多数人群真实性的要求。风景园林可以给人们提供游玩、休憩的场所,使人有种舒适感,才能充分呈现人性化设计的价值。在设计风景园林的过程中,必须让园林维持一定的舒适性,保证当代人群对园林景观的综合需求得到满足。
        (四)和谐性
        在设计园林景观时,需尽量呈现出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性,即风景园林的设计需遵循自然规律。但仍有很多园林具有风格无法统一的问题,如园林中具有江南风格的建筑与欧美浇筑类建筑。

风景园林既要呈现本身美观性,还需维持和谐性。所以,在设计园林景观、园林建筑、植被时,需遵循自然以及人文规律,不然必定会显得非常突兀。
        三.风景园林中个性化设计理念的运用
        (一)符合人群的多元化要求
        伴随我国园林工程的深化发展,园林工程设计师水平也略有提高,宏观设计能够符合主体方面的设计标准,而个性化设计对于微观设计较为重视,因园林景观设计质量和设计水平取决于微小设计环节。所以,在设计园林工程的同时,需要从细节入手,对群众需求给予满足,彰显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如在灯光设计时,对灯光提出将所有道路全面覆盖的要求,最佳颜色为黄色、柔光,可以对太阳能路灯充分运用。在道路设计时,需要让人们以最短距离来到景点目的地,还要实现曲径幽深美感的充分彰显。投入单杠、动感单车等基础设备,让人们感知自然美的过程中加强自身锻炼。在水池设计时,水池的深度不能过深,周边需设有防护栏,在人和水池的交接部位,控制水的深度为25cm左右,有人接触的水池需具备2.5m的过渡带,以免发生意外情况。每项设计环节都需符合人们对园林景观的基础要求。
        (二)彰显人和自然的和谐美
        如今人们都追求友好型社会环境,其价值观即为保持人和自然更加和谐,因此,人性化设计必须彰显此理念。如融合海绵城市中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理念,在提倡科学规划与利用水源的同时,协调好城市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新时期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产物。如江西为中亚热带,气候湿润温暖,每年的平均温度约为16-19℃,平均降水量约为1340-1950mm,降水量很充足。一方面,降水量大有利于贮存与利用雨水;另一方面,我国的极端天气偏多,若面来临干旱能降低水源的浪费率,在汛期能够强化贮存水源,以免出现积水情况。所以,在设计风景园林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海绵”理念的有效融入。
        (三)城市特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
        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往往只强调整体的美观性,无法符合人们文化审美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风景园林的人性化设计提出了融合美观性与人文性的要求,这样不仅可以让园林的美感保留,还能满足当代人审美方面的要求。我国属于民族数量繁多、地大物博的一个国家,有汉族、瑶族、壮族、满族、回族等五十六个民族,且都在迁移向城市,因此,人性化设计理念贯彻于风景园林的设计工作中,在符合设计发展的基础下,在城市风景园林中融入诸多民族的文化,使园林除了能够符合人们生活方面的需求,还能符合人们精神方面的要求。
        结语
        总之,我国作为人口数量庞大的国家,在风景园林的设计领域发展空间与市场需求较大,设计人员可以对各类创作手段以及专业技能合理运用,来规划设计室外区域与活动,从而实现和谐景观空间的创造。伴随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对风景园林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让风景园林设计和建设方向面临着诸多挑战,所以,人性化设计理念、人本设计理念成为设计人员当下及以后主要的着手点,这也是保证未来设计风景园林不再孤立,而推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邱翠菊.人性化设计理念于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探微[J].居舍,2020(31):108-109+168.
        [2]胡籼荣.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理念的运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54.
        [3]周琛.人性化设计在立交桥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2):261-262.
        [4]秦国权,邵亚兰.人性化设计理念于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0(04):246+249.
        [5]文昊.人性化设计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24):76-77.
        [6]冯玥.人性化设计在家具中的应用与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