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 潘翔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潘翔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的事业单位在我国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鹤壁市气象局  45803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的事业单位在我国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发展过程中,事业单位应以实现绩效最大化为发展过程的根本目的和前提。这就要求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要完成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这对行政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行政机关的实际财务管理中,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往往存在很多问题,有关行政机关必须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建设;风险防范
        引言
        众所周知,事业单位与企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事业单位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助推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在内部管理的过程中,要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建立内部控制体制,研究对风险进行有效防范的方法,对当前财务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同时,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事业单位要对环境进行优化,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对策略进行有效的调整,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除此之外,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财务管理工作要注重对理念的更新,应用新型的方法,强化财务管理效果。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要结合具体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策略,使得资金的流向能够得到掌握,使资金的利用效率得到提升,从而推动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转。
        1.事业单位发展过程当中内部控制的作用和意义
        1.1确保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本身的真实性
        在发展事业单位的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尽可能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过程中会计信息的收集,归纳,记录和汇总过程的真实性。使之更好地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实际情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迅速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过程中的问题,确保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1.2尽可能的避免各种风险
        为了使事业单位能够在特定的发展过程中生存,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相关风险。如果能够重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环节,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更好地防范单位风险,有效评估事业单位的风险,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当中各个环节的薄弱项目,尽可能地将各种风险扼杀在摇篮当中,因此内部控制将起到预防作用,以防止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1.3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更好的运转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建立有力,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利用会计业务和其他部门的制度,更好地整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各部门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可以实现更大程度的合作,从而更好地发挥事业单位的一般作用。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科学发展有关事业单位。合理的操作可以实现自己的需求和目标,同时可以更忠实地反映相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可以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风险问题
        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内控风险的合理分析:首先,在预算方面部分单位缺乏预算的理念,根据之前的收支状况来进行预算,缺乏对特殊情况的考虑,预算工作的指标没有得到细化。比如,在人员、办公、设备购置等方面没有进行分类,导致预算不能够满足发展的需求,增加了内部控制的难度。其次,在监管方面,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没有定期进行审核,导致所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资金的利用效率低下,使得使用的风险进一步增加。最后,在人员方面,事业单位负责财务管理的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升,缺乏对风险的有效控制,没有形成对财务管理的正确认知,只进行简单的账目记录,缺乏管理意识,没有根据财务信息的具体状况,对资金进行合理的使用,内部控制能力不足导致风险的存在。


        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建设与风险防范的具体策略
        3.1明确内部控制的层次,优化组织结构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其不同的层次,构建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基于“预防为主”强化管理,基于不同的岗位需求开展会计核算管理,定期汇报各种信息内容,要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重视,落实各项举报,实行岗位分析力以及日常稽查管理。同时,要整合事业单位各个职能部门,强化思想教育,明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而配合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要优化事业单位组织结构,规范不同职能部门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对事业单位组织结构的优化,合理配置各项管理制度,协调各个部门工作,为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强化人员管理与控制,消除各种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问题,加强对会计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监督人员的管理,强化培训以及员工教育,提升其专业性,优化专业能力,增强其综合素质能力,进而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3.2重视内部文化建设工作
        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包括内部文化的建设。没有文化建设就不能完成真正的工作。无论在事业单位还是公司中,内部文化建设都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内部文化建设可以做的是:机构不断发展,提高员工素质,纠正员工工作态度,优化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员工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不仅如此,良好的内部文化建设可以使员工总结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这些问题建立良好的改进措施。只有形成良好的内部文化,事业单位才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促进整个部门的运作和发展。有利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发展。
        3.3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意识强化,加强措施落实
        事业单位人员在进行内部控制工作时,要意识到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强化控制意识,完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要结合财务管理的具体状况制定计划,相关科室开展审批要对事业单位的业绩进行考核,从而使得财务人员在与其他科室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加强内部控制效果的提升,促进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借助网络学习平台,了解内部控制的方法,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除此之外,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理念的转变,对待财务工作要开展精细化的管理,加强对责任的明确。同时,相应岗位财务人员要对支出进行统计,制作相应的图表,结合不同阶段的支出状况进行有效的对比,可以使得支出更加合理。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单位员工的内部控制教育,明晰内部控制的目的,使得员工能够积极参与工作,推动工作效率的提升。
        3.4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多元化经营是现阶段事业单位合理规避风险问题的方式与手段,保障事业单位的预期回报不受到影响的背景之下,对事业单位生产经营中的一些不稳定的因素、风险问题进行转移,进而保障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精准以及有效。对此,事业单位必须要综合市场经济,明确自身的优势,拓展主营业务,充分的利用自身的力量以及财务实力,不断的强化财务管理,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方式规避风险问题,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同时,事业单位要综合实际状况,明确战略发展目标,通过多元化的发展以及经营模式,制定长期的战略发展计划,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扬长避短,在根本上推动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
        结语
        事业单位建立全面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防范制度,可以加强财务部门的管理,确保各业务部门顺利的开展各项工作,保障财务相关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为事业单位资金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防范制度,可以科学规避风险,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并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最重要的是要有效地防止事业单位中的腐败并促进企业部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津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建设与风险防范[J].环球市场,2019,000(001):92-93,99.
        [2]许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策略研究[J].财讯,2019,000(017):128.
        [3]张玉春.事业单位内控体制建设与风险防范的深思[J].现代经济信息,2019(08):206+209.
        [4]王琪(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J].经济视野,2018(6):130-130.
        作者简介:
        潘翔(1992.01)男,汉族,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本科,初级工程师,从事气象局财务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