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特点及动态控制实施方法研究 薛建茹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薛建茹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造价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云南云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31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造价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建筑工程的实施阶段,工程造价是实现项目有序管理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体现项目价值的重要阶段。在近些年,采用动态工程造价这一方法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对如何实现建筑工程动态造价管理以及对动态控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此进行研究。
        关键词:工程造价;特点;动态控制;实施方法
        引言
        工程造价是建筑项目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投资者在进行建筑项目投资时的决策依据,也相当于投资者在市场供给中为主体“出售”项目时的定价依据。而承包商方面的工程造价,则主要指在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中对成本的控制,其中包括劳务费用及材料费用等。故在建筑工程类的工程造价中,加强对影响因素的动态管理,实施具体的管控与监督工作,能够达到控制造价的基本管理目标。
        1.建筑工程造价特点的分析
        建筑工程造价主要是指实际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费用的总和,其造价涵盖了工程前期筹建费用,也涵盖了后期施工和竣工验收等相关费用。建筑工程造价本身具备一定的额度性的特点,相应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经济方面管理的需求较高。与此同时,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本身造价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不同工程其本身的使用功能、设计、需求等都存在很大差异性,如何针对实际工程的具体情况,有效地适应这些个体差异,提升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一方面内容。另外,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建设周期较长,影响工程造价的不稳定因素较多。可以说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本身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的特点,如何能够更科学的展开有效的管理,这是提升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一个必要举措。
        2.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的重要性
        实施切实有效的动态管理机制,可对工程造价工作进行全面的控制,并确保整体施工成本的节约程度,避免费用过度超支的情况出现。工程造价在工程的整体过程中并不是某一阶段内的特定工作,而是要从招标阶段开始,经过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直到项目竣工后,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都要持续跟进,才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将成本控制在良好的状态下,以此来保证建设单位及承包商的合法权益。负责工程造价工作的人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工程造价方面的管理不断进行方法的优化,健全企业内部的造价管理控制机制,谋求更好的成本节约效果。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全面实行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有助于造价管理人员对工程构造更加了解,通过降低材料采购价格、提升机械利用率等方式,将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扩大化。对于负责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人员来说,实时关注施工现场中各类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与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工作也具有密切的联系,可从根本上为建筑工程的合理施工提供切实保障。
        3.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策略
        3.1合理运用竞争机制
        有竞争力才能有动力。在建筑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中,为了保证设计造价合理、准确,应积极引入招投标法。通过合理运用招投标指标,可以进一步提高工程设计阶段的质量,为投资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支持。设计工作虽然在工程建设总造价中占比较小,但却对后期施工造价影响较大,一份设计图的完成与最终采纳,标志着工程总造价已经确定。若忽视设计阶段的造价,将不利于工程项目总造价的合理控制。而应用招投标制度,可以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优势,择优选择设计方案,科学评估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彻底消除原有设计阶段“重设计、轻造价”的弊端。


        3.2加强建筑工程全过程的造价动态控制
        建筑工程全过程包括前期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几个主要内容,工程造价控制需要贯穿于建筑项目的各个环节中,认真做好各部分的造价工作,从个体到整体全面把控。首先,做好建筑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工程造价,建筑工程前期工作重点在于项目规划设计,科学规划、合理设计是确保建筑工程建设方向正确、满足实际要求的关键,在这一阶段工程造价人员要明确建筑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规划设计做好资金成本的总体预算,同时要认真审核施工建设合同,明确合同中对施工技术、质量、工期等内容的把控,避免出现在施工现场发生返工等影响工程质量和工程成本的情况;其次,加强对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应对管理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将不同的责任和任务落实到相关责任人身上,以此提高工程造价动态管控的针对性;造价人员还要与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项目设计人员密切沟通和交流,共同分析施工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动态要素,制定出预防措施,重点加强施工技术规范管理、安全作业管理、原材料采购和存储管理等;另外,还要加强竣工交付阶段的造价动态控制,一是要严格审查施工合作单位的相关资质,为最终的工程款项结算做好准备;二是从整体上把控建筑工程造价的最终结果,与期初的工程预算进行对比,判断工程造价的合理性,注意对施工中变更项目的审核,特别要掌握资金的变动信息,并予以认真核验,从而保证竣工结算的精准性。
        3.3人员控制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都离不开“人”的因素,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所以在人员方面,除了建立一些基本的规章制度,也可以建立一些激励措施,使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有更高的热情。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还要提高人员的素质和职能,与时俱进,定期培训管理人员,掌握新的管理技能,传输到施工人员,能掌握先进的施工方法,而且还能让管理人员完善其管理制度,做到真正的“动态”管理。
        3.4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意识
        施工企业的管理层应具备先进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意识,从管理理念上作出转变,才能取得更好的动态管理控制效果。受当下国内市场经济的影响,多数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式都存在不足,而建筑工程中负责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工作的人员,普遍缺乏对动态管理工作的重视,这也可能使得施工企业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对此,施工企业的管理层应对动态管理予以重视,对工程中所需的各项施工材料予以严格的控制,并结合实际使用材料的情况,做好详细的记录,避免在施工中过分浪费建材,为企业造成额外的成本负担。同时,负责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人员应针对施工中使用材料的情况,作出针对性的计划与方案,提升施工现场对建材的利用率,以此来降低企业所负担的建材成本,若在施工中发现不合理处,要及时与设计者沟通,寻求更妥善的解决方案。建筑工程中的各类施工设备管理起来较为困难,设备的采购与租赁等各项活动要严格管理,工作人员应提升自身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意识,计划好购买施工机械的数量,并在实际施工中对其进行有效规划,才能使企业的施工成本得到合理化节约。
        结语
        总之,想要满足施工企业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润,需要全面做好建设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管理工作。因为我国当前工程造价动态化控制工作研究不深,实际操作水平还较低,动态管理控制意识也比较薄弱,所以为了更好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我们需要全方位实施造价动态管控工作,从而促使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有效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娟.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193+195.
        [2]雷治平.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管理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9):1284-1284.
        [3]许洪云.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J].价值工程,2019,38(22):4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