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0月第28期   作者:1张玲玲、2刘帅
[导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全世界的不可再生能源消耗速度越来越快,

        1张玲玲、2刘帅
        1天津滨海高新区武大产业技术研究院  天津市  300000  2天津雍泰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全世界的不可再生能源消耗速度越来越快,含量越来越少。为了解决有效资源的问题,当今提倡使用可再生资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现,有助于农业资源利用率的提高,降低能耗,缓解能源压力,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对农村经济建设与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

1 引言
        农作物秸秆是典型的可再生资源。作为生物质资源,不仅具备较高的热值,在实际应用环节中也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长久以来,农作物秸秆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近年来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农村生产方式不断转变,因此对秸秆的收集和利用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对秸秆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很多都被遗弃在田间或是就地焚烧,这种情况不仅会对资源造成浪费,还将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所以,为了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效率进行提升,就需要对当前问题进行改进,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秸秆生物制浆的应用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为百废待兴的造纸工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从此走上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征程。40年后的今天,我国纸及纸板产量为40年前的25倍,人均纸及纸板消费量为40年前的13倍。我国纸及纸板产量和消费量2009年首次超越美国,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造纸生产国和消费国。
        在感慨和自豪我国造纸工业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冷静思考要保持我国造纸业持续发展尚需解决的资源、结构和环境等瓶颈问题。在这里想谈谈纤维原料问题,一管之见,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造纸产业是我国第三大耗汇产业。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纸浆和废纸进口国已经多年,如何有效解决纤维原料供应短缺问题?这是摆在造纸人面前的重大问题。
        首先要努力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废纸回收利用率。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废纸回收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提高的潜力。我国废纸分类工作起步较晚,废纸品质很难控制,给生产企业带来诸多困难。必须高度重视废纸回收工作,加强废纸分类监管工作,努力提高国产废纸的回收和利用效率。
        其次,在继续坚持林纸一体化策略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林业三剩、农业秸秆利用工作。我国每年产生的各类木质纤维类农业林业废弃物约达10亿t以上,利用率还达不到30%。因此存在巨大的开发潜力。2016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安排资金在全国12个省(区)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18年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可以探索有效机制,激发秸秆还田、离田、加工利用等可持续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可见秸秆综合利用是目前十分紧迫的问题。
        农业秸秆如麦草、棉秆、玉米秸秆等,纤维品质良好,是制浆造纸的适宜原料。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制浆造纸原料主要以秸秆为主,因此,在利用秸秆制浆造纸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水平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生产出很多优质产品。由于企业所有制和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原因,草类制浆造纸企业在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产生了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技术层面上来讲,现有技术是可以解决秸秆制浆污染问题的。
        利用农业秸秆制浆,有几个模式可供思考:①已有大型以OCC为原料的制浆造纸企业,可以采取高得率化学机械浆技术路线新增秸秆制浆线,用于与OCC配抄生产高强瓦楞原纸和本色包装纸板,备料废弃物制成颗粒燃料或有机复合肥等。废水可生化性好,可以改善OCC废水的可处理性,通过传统物化生化技术可以达标排放,做好水平衡和中水回用,可以做到增產不增污不增清水消耗。排放要求严的地区,辅助以深度处理技术,也能够实现有效处理排放。

②草木混合蒸煮化学制浆,可以改善黑液蒸发浓缩性能,在传统碱回收系统上实现顺利操作。③已有化学木浆企业,新增草类原料化学浆生产线,辅之以留硅蒸煮技术,采用MVR技术预提浓草浆黑液,汇入木浆黑液碱回收系统。
        在技术和装备层面上,国家和相关部门应积极组织科研力量开展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如:秸秆收集、打包储运技术和装备、秸秆备料技术和装备、备料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大型秸秆预浸软化技术和装备、秸秆浆专用磨片齿形优化设计、非木浆废液高效提取和浓缩技术与装备、中段水短流程处理回用技术和设备等。
3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措施
        3.1提高农民家庭经济收入
        根据对我国农村家庭目前生活状态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水平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逐渐提高。与此同时,农作物秸秆处理方式水平与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情况成正比,即农村家庭经济收入越高,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方法就越先进,家庭经济收入越低,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方法就越落后。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能够认识到各种先进技术的优势和价值,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各种新兴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因此,只有最大程度地降低农民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成本,进一步提高农村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才能使农村家庭对农作物秸秆处理具有较强的积极性,从而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再升级的效果更加完善,最终为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3.2减小农作物秸秆处理的负面影响
        我国在农作物秸秆处理的过程中,使用了多种方式,其中农作物秸秆还田的争议较大。农作物秸秆还田能够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原地处理,减少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但会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对来年农作物正常生长造成影响,使农作物极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消除农作物秸秆还田的负面影响,保证农民种植的农作物具有良好的收益,使农民对处理农作物秸秆还田负面影响的措施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必须加大农作物防病虫害工作的力度,结合实际情况对农作物秸秆处理设备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效果和质量,最大程度地降低农作物秸秆还田对来年种植的影响。
        3.3有效提高机械使用效率
        根据对我国农村农业机械设备使用情况的实际调查研究可知,目前,由于我国农村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农业机械设备的作用已经被广大农民所认识,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使用机械设备。想要使处理农作物秸秆的质量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各种先进技术设备的使用方式及其优势明确告知农民,使农民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高效的机械设备的使用技巧,从而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再升级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然而在实际普及处理农作物秸秆机械设备的过程中,想要使各项处理技术以及处理设备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具有较大的难度。这是因为,我国农村地区农民的文化水平虽然正在不断提高,但大部分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年轻劳动力都在大城市打工,而从事种植活动的劳动力主要为文化水平较低的妇女和老人。这类人群对新思想、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较低,即使接受也很难有效使用。为了有效解决此问题,农作物秸秆处理设备的生产企业应结合实际使用需求对具体的设备进行不断更新,并且定期开展技术指导相关活动,为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提供方便。
4 结束语
        农作物秸秆的应用价值在近年农业发展中逐渐被开发出来,适用范围也不断增加。当前,对秸秆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重点研究内容,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农作物秸秆是农业副产品,对这类副产品进行科学应用不仅能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应用,还能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有效改进。但是当前元江县在技术研发过程中仍然存在不成熟的情况,所以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更需要正确认识问题所在,以元江县地区实际发展情况作为基础,只有不断加强对秸秆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才能实现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元江县地区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海亮,汪春,孙海天,等.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J].农机化研究,2017(3908):256-262.
        [2] 冯勇.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J].农技服务,2017(34):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