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减振降噪新材料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0月第28期   作者: 徐佳1 段智强2 李喆1
[导读] 随着减振降噪材料生产技术的发展,新型的多层复合材料以及新型的中空复合材料,

        徐佳1          段智强2      李喆1      蔡磊 1
        1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2大连机车技师学院                     辽宁大连           116000
        摘 要:随着减振降噪材料生产技术的发展,新型的多层复合材料以及新型的中空复合材料,被用在机车组的制造中,这两种材料与铝合金相比,抗冲击性以及耐疲劳性都更强,减振降噪效果明显。
关键词:机车;减振降噪新材料;应用
        近些年,我国轨道交通技术水平逐渐提升,机车的速度明显提升,而此时出现一个问题,速度过快引发振动和噪音越来越明显,降低振动以及减少噪声成为机车设计以及制造时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车下噪声是非受电弓车噪声的主要来源,也就是轮轨接触时产生振动,振动发出噪声。经过振动测试,从结果可以看出,墙板和底板等一些结构件的振动幅值比较大,振动频率同车内部分噪声的频率一致,因此可证明,结构振动的辐射噪声,对于车内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只有开发出更实用的车体用的减振降噪的新材料,才能更有效缓解车下噪音传递到车内,减低二次的固体传声,才能解决机车振动和噪声问题,提升机车的舒适性。
1、减振降噪材料的应用现状
        关于机车的减振降噪研究,是专项研究,减振降噪技术具有综合性,对于噪声控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应从几个方面着手,包含车体减振结构、轻量化的设计、材料选择、材料刚度和强度等。一般来说,车体轻量化之后会出现车体局部的刚度较弱、隔音性能差的问题,反而会强化车内的低频噪音。因此,必须思考,怎样能同时保证车体轻量化和材料刚度,进而提高隔音的性能,这就成为了材料设计主要方向[1]。
        当前,机车车内结构的侧墙板、地板、顶板等一些构件,使用的材料时铝合金蜂窝板,促使我国的铝蜂窝板生产技术快速发展。随着,动车类机车组的速度加快,如果继续使用铝蜂窝板,就会出现车内噪音偏高的问题,当车速到达350km/h的时候,车内噪音直接影响到乘客乘车舒适度。通常情况下,此种材料对频率不同的声音传播的衰减作用范围是20dB-50dB,这就达不到高速机车的隔音要求。并且,因此该材料是一种特殊中空结构,存在着隔音效果的垂直方向要比水平方向差很多。除此之外,还存在着耐冲击的疲劳性差、易剥离性的问题。
        想要更好地达到机车组在减振降噪方面的要求,必须设计更多新的材料。以高分子材料为代表,其特点是强度高、质量轻、易成型,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是研究重点,像三维整体中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三聚氰胺泡沫材料等等。

其中,金属基的复合材料优势为,兼容了高分子材料以及金属材料,以高性能纤维-金属层合板为例子,其实铝合金层板以及高强玻璃纤维增强树脂经过热压所制成,重量也减轻了6%到30%;还有三维整体中空符合材料,其以一体式成形方式制成,让面板以及芯材合为整体,具有很高剥离性;还有三聚氰胺泡沫,这是非常轻的材料,并且具备很强的减振隔音作用[2]。
2、新型减振降噪材料的应用
2.1多层复合材料
        新型的多层复合材料的结构为多芯结构,同铝蜂窝板作比较,将单层铝板转变成铝基复合层板,芯材不再是铝蜂窝,而是质量轻却强度高的玻璃纤维的三聚氰胺泡沫,胶黏剂是改性阻燃的酚醛树脂。铝基复合层板具有明显优势,与单纯铝合金做比较,耐疲劳性和抗冲击性更强,密度更低;三聚氰胺泡沫则具备隔热和隔音的作用。此种多层复合材料满足了机车的舒适化、轻量化要求,同时具备高抗冲击性和耐疲劳性。
        这种材料面板是金属基的复合材料,从上到下的构成分别是高强度的铝合金层-玻璃纤维预浸料层-高强度铝合金层,交替的热压制成。其中的预浸料层使用了玻璃纤维的增强环氧树脂,优点是密度低于铝合金,如果是相同厚度,但是质量较轻。板材承受一定集中的载荷或者冲击的载荷,载荷顺次经历铝合金层、预浸料层,再到铝合金层,经过多层的传递,载荷逐渐减小,并且层界面也能分散一些应力,也就提升了板材的抗疲劳性以及抗冲击性,可以避免受到冲击之后出现面板破坏以及下陷的问题[3]。
        该材料的力学性能良好是优点之一,隔音性能好才是重点。面板分成不同层界面,所以在声音传递过程中,不同层界面会多重反射噪声,层与层之间声阻抗比得到提升,从而使得材料具备良好隔音性能。除此之外,三聚氰胺泡沫是一种开孔结构,并且孔洞的长径比是10到20,当声波传递到孔洞深层之后,则被慢慢消耗和吸收,转变为振动能,板材隔音效果变得更好。
        当下,已经制作了多层复合材料样本,对其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其重量要比铝蜂窝板减少5%到20%之间;隔音效果为,范围是25dB到30dB;导热系数为K≤4W/m2·K;各层粘接质量较高,生产固化时没有气泡,面板与芯层之间的贴合度高达99%,可有效避免底板或者面板的翘曲以及脱落。
2.2中空复合材料
   这是整体的夹芯材料,运用了增强纤维,以纺织加工模式,制作成具备一些形状的三维织物,之后将其同树脂基体进行复合,才能制作完成。类比传统蜂窝和泡沫芯材,此材料是用三维编织设备对纤维进行编织的一次成形材料,面层和中间层是纱线的整体编制,构成了三维模式中空夹层的结构。这种材料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常见于轨道交通和飞机的内装饰、导流罩、厢体等位置。
        最初的中空复合材料,当厚度的编织高度提高,材料力学性能则会降低。而新型的中空复合材料则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编织工艺有所改进,变成从上到下的双层编织。中间夹层空间使用了三聚氰胺泡沫,所以具备更好的隔音减振作用。本材料的优势还体现在,密度更小、抗弯刚度更高、整体性能良好、隔音减振性强、抗冲击性好、一次成型。对制作成功的材料进行试验,结果显示,隔音强度在23dB-28dB之间,同时面板和芯层也不能出现塌陷、分层和开裂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机车运行中,速度快就会产生非常大的振动,振动则引发噪声,为降低振动和减少噪音,保持机车内的舒适度,必须对传统的减振降噪材料进行创新,积极研究新型材料,其中包括新型的多层复合材料以及新型的中空复合材料,二者均具备较高的减振降噪性,并且抗疲劳性和抗冲击性也表现良好。
参考文献:
[1]张丽娇, 陈朝中, 章潇慧. 复合材料减振降噪研究进展[J]. 新材料产业, 2018, 000(003):49-52.
[2]周鑫楚. 浅谈纯电动汽车驾驶室减振降噪技术[J].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8.
[3]谢光能. 减振降噪技术在高速船舶上的应用[J]. 广东造船, 2019, 038(002):43-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