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文化元素在轨道车辆设计上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0月第28期   作者:郭佳鑫
[导读] 为了研究地域文化在轨道车辆设计中的应用。

        郭佳鑫
        株洲中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 株洲 412000
        摘要
        为了研究地域文化在轨道车辆设计中的应用。阐述了地域文化的含义,分析国外轨道车辆发展状况及造型设计的发展趋势,对轨道车辆造型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进行论述。提出了地域文化在车辆设计中的重要性。结合具体的设计案例,分别从文化元素选择和符号提炼等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将其应用到设计实践中。
关键词:地域文化;江南文化;轨道交通;车体涂装

一,绪论
1.1地域性文化的概述
        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们在造物过程中所积累井获得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讲文化是以一种意 识形态存在的,这种意识形态取决于与之相适应的精神能力与精神产品。文化是随着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文化就具有了民族性与延续性。由此类推,地城文化就是某个地区范围内专属的一种文化,这里提及的地区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城市。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适者生存”,人们为了适应自然賦予的不同环境条件,就需要形成相应的道德价值观念、精神文明信仰和文化艺术修养等因素,这些因素经过自然的筛选、历史的考验以及时间的磨练从而形成特定的生存模式来适应- 定的空间模式,这里所谓的空间模式就是“地域”,人们在空间模式下尊崇的文化则称为是地域文化。地城性文化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方面指的是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等诸多类型文化的总和,主要是以客观形式存在的,同时也包含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的部分:另方面 指的是传播到地域的同时被改造并吸收为本区域专属文化的外来文化设计作为种造物活动,毋庸置疑会受到地城文化元素的影响,设计需要人们题入自己的思想,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思维活动,因此对地域文化的设计过程就是把抽象的地城文化进行物化的过程,设计与地城文化彼此相互联系和促进。[2]因此,分析地域文化特征的构成元素对设计来说意义重大。
1.2地域性文化元素的提取
        地域文化只有以某种可以被感知的形式,才能在公共交通系统形象中得以应用和体现。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可以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方向切入,通过对地域文化的物质或非物质载体进行研究分析,提炼出形象化的、符号化的并能够被人们所认识感知的语言符号。地域文化的视觉元素提取可以以具有典型代表的符号为元素,例如著名人物名、景点名、古遗址名等。列车的内饰与造型设计,配套设施的建设等也应该吸取传统的地域文化特色,做到有针对性的本土化设计,符合当地人的出行、乘坐需求。
1.3车体造型设计与地域性文化元素的结合
        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的,在轨道车辆发展的过程中对地域性要求也是不断提高的。轨道车辆不仅是现代运输工具,更是城市发展中的主要风景线。轨道车辆代表了城市的形象与文化,并带动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是人们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要求的结果。因此将地域文化与轨道车辆设计相融合有利于城市更好的发展。
二,车体涂装与人的心理感受
2.1地域性文化下的车体选色
        在整车设计中起着关键作用,包含有:车体选色、色块分割形式的确立以及装饰图案的布局等。民族性格是人们长期处于同一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生活方式、民俗习惯等形成的审美意识与观念思想。因此轻轨车体涂装设计,车体选色以及装饰图案的应用都应当体现本民族的审美心理与民族性格。车体涂装设计往往是该民族性格的外显,通过色彩涂装和装饰元素的运用从而反映人们对文化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取向。
2.2车体涂装色块的划分依据
        如何布色会影响乘客的心理感受,在设计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给予重视,其一要利用色彩的轻重强弱对比,达到视觉上的均衡与稳定,如下表格中的案例,配置大多都是明色在上,暗色在下这样给人以稳重安全的心理暗示,反之将诱发不安定的心理因素。其二,暗色的位置经营及其色带所占总面积的比重同样影响列车的稳重感。如下表所示从车体涂装可见明度相对低的装饰色带位于车底下部约三分之一处,色带处高度与整车高度刚好形成黄金分割比,这样的设计具有极强的视觉稳重感与形式美感。
                                  表2—1:各地典型轨道车辆配色

    

三,地域性文化下轨道车辆设计方法论思考
3.1地域性文化思想对轨道车辆设计的影响
        无论是地域文化的研究还是地域文化的设计,都必须围绕文化这一大的框架展开,通过深挖其文化内涵来呈现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做出与地域文化相匹配的设计。要做有关江南地域文化的设计时,必须要以江南的地域性元素和符号作为依托。首先,要关注南京本地文化符号的发生、发展规律,分析其在南京人心中的无意识地认同和契合的典型地理景观。如江南文化、金陵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等。其次,在分析了地域文化的建筑、服饰、器物等器物层面之后,还有要从心理层面去分析典型的江南性格,分析独具江南特色的审美情趣和群体。
3.2地域性文化元素在轨道车辆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3.2.1简洁,和谐,一体化
        在轨道车辆造型设计中,要考虑全部装饰元素,形成和谐的轨道车辆造型。传统的视觉形式美感法则包括: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众所周知.人类自诞生起便产生了基于心理的认知活动,而通常这一活动以人自身为参照系 ,毕达哥拉斯的人体黄金分割率正是最好的佐证。在轨道车辆的美化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装饰元素的划分等因素,我们要在传统的美学基础上,把人作为造型考虑的第一考虑要素,承载文化内涵及审美心理的轨道车辆造型设计是一个全新的感性设计领域,目前是现在轨道车辆美化中的必要理念。例如台湾阿里山项目的木质车厢,装饰元素顶部正好位于车辆比例的黄金分割线位置,装饰图案的排列充满节奏与韵律打破了木质车厢的沉闷。

                图3-1 台湾阿里山项目木质车厢
3.3地域性文化元素在轨道车辆色彩设计中的应用
3.3.1顺应乘客的心理需求,车体基色与装饰带应形成鲜明对比
        阿恩海姆在其著作《艺术与视知觉》中指出人眼在观看事物时似乎总试图寻找“图”与“底”的关系这样可以使事物更具层次性更加生动。因此,在轨道车辆涂装设计中应顺应这一心理原则使车体基色与装饰色在色相、明度及饱和度上形成鲜明对照突显图底关系。另外小面积高饱和度的彩色装饰色带可有效去除车体的单调乏味感带给乘客以视觉跳跃的心理愉悦感。
3.3.2考虑色彩的地域性,彰显出地方特色
        在轨道车辆美化中,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历史等本民族性的产物可以使设计更容易让当地人接受,使设计更受喜欢,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熟悉的事物有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他们习惯与熟悉的人打交道,对童年的旧物以及能够唤起过去美好时光的事物容易产生好感,但过度的熟悉又会增加单调感,无法勾起人们的好奇心,唯有处于中间地带的设计可以称为好的设计。[1] 例如珍珠泉项目的锦鲤号涂装的颜色取用珍珠泉风景区的定山寺以及明清风格建筑的颜色,再此基础上创新加入了白色的彩带与鱼鳞装饰,打散与重构,图与底的结合继彰显了地方特色又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

图3-2南京珍珠泉锦鲤号
3.4地域性文化元素在轨道车辆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3.4.1提取与转换
        对地域文化视觉元素与形象的转换是将视觉元素打散并重构的过程,换言之是将物体原有的造型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再创造的前提是对视觉元素的艺术内涵有基本的理解,然后再进行深层的转换设计,而不是一味的照抄照搬。在转换的过程中既要遵循典型化、集中化的原则,也要建立在审美观念的基础上。“集中化和典型化”是设计中常见的表现形式,最终的目的是让设计对象具有高度的可识别性,并能很贴切的表现地域文化元素最具典型意义的方面。反映到本课题的设计中,就需要将客户提出的江南山水诗意风格进行集中化和典型化的处理,如提取江南山水,亭台楼阁等代表性图案,转换成所需格式并运用到内饰设计中。
3.4.2简化与抽象
        简化和抽象是指将地域文化的原型载体进行分析、归纳、理解并运用的过程,使设计对象在表面形式上减少受众的视觉负担,把最精华而简练的部分展现给他们,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提炼与概括"的手法,保留地域文化元素最本质的方面,而去除冗余的部分,使设计对象的特征更加鲜明有特点,符合现代美学的标准。本方案要将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元素简化后展现在内饰中,与旅客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3.4.3创新与融合
        无论是提取与转换还是简化与抽象,都是建立在创新与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设计能够降低人们的审美疲劳,只有让受众对设计对象产生了兴趣与消费欲望,才堪称是成功的设计。地域文化元素的创新在于把人们熟知的地域元素用相应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并为大众所接受。除此之外,事物不是以单一个体存在的,它需要与其他事物进行融合,借助其把自身价值发挥到极致。这里的融合指的是地域文化元素需要借各种表现,进而融入到本课题的设计当中:另外融合还包括现代设计手法与传统美学进行结合。

四,地域性文化元素应用到轨道车辆设计的实践
4.1江南地域性文化元素的调研
        从审美文化的角度看,江南文化的本质是一种诗性文化。也正是在诗性与审美的环节上,江南文化才显示出它对儒家人文观念的一种重要超越。由于诗性与审美内涵直接代表着个体生命在更高层次上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说人文精神发生最早、积淀最深厚的中国文化,是在江南文化中才实现了它在逻辑上的最高环节,并在现实中获得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山水情人(叶千华)说:“江南文化是一种意境文化,一种诗情文化,一种画意文化,一种韵味文化,一种秀美文化。它蕴含在山水花木月夜晨昏之中,在雨露岚雾中缠绵,有着禅意般的美丽。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地方文化的杰出代表”。江南不仅素以鱼米之乡、风景秀丽著称,江南文化算是一种情义绵长的代表,被广为传颂的才子佳人等佳话则是对文化底蕴的另一赞美。白墙青瓦小桥流水式的经典江南建筑风格也别有一派恬静内秀的韵味。
        

4.3.2车辆色彩设计
        工业产品色彩设计应遵循象征性、偏好性、功能性、环境性等原则。本案例的列车色彩设计中,颜色取用珍珠泉风景区的定山寺以及明清风格建筑的颜色,再此基础上创新加入了白色的彩带与鱼鳞装饰,列车整体色彩应主要采用上述表格2-2中在色彩面积配比上应遵循主从法则,以突出锦鲤号的色彩特征。
五,总结
        综上,地域性文化元素应用到轨道车辆设计的实践是一个全新的感性设计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当今世界竞争如此激烈下,我们就需要打造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形成我们自己的设计风格,所以从地域性文化元素方面切入设计将是今后轨道车辆设计的崭新视角,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 徐伯初, 李洋, 轨道交通车辆造型设计: 科学出版社 2012-10
[2] 张凌浩. 编著, 产品的语义,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