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挫折教育的“三重视”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吕惠玲
[导读] 初中生挫折教育可以从“重视理念认知”、

        吕惠玲
        湛江市第二十二中学    524018

        摘要:初中生挫折教育可以从“重视理念认知”、“重视挫折情境”和“重视教学渗透”这三方面着手,以提高初中生的耐挫力,从而健康成长。

        关键词:挫折  挫折教育  挫折情境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的新闻屡见报端,虽然悲剧事件的诱因不一,但是都与孩子耐挫力差相关。初中生正处于一个由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期,在遇到挫折、失败时,他们极易产生情绪波动,极易出现极端行为。那么,我们如何预防和开展初中生挫折教育,以提高他们的耐挫力?我们可以下面三点着手:
        一、重视理念认知,提升认知水平。
        “挫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表示失败、失利,另一种是表示阻碍、压制,使停顿或削弱。因而,不少人对挫折都存有认知误解,认为挫折教育是痛苦教育,会打击学生成长。
        其实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要追寻自我价值、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是难免遇上挫折、失败的,我们的挫折教育就是引导学生面对挫折时,如何快速地消除其不良情绪,及时弥补损失,提高自己的自信心、自尊心。因而我们不要回避挫折,只是一味地表扬学生,人为地隔离了挫折,用爱的名义给学生搭建四季如春的“温室”,愣是把学生培养成抗挫能力为零的温室娇花,应教会学生学会用理性思维看待挫折、直面挫折,鼓励他们不要把挫折当成打击,要把挫折当成磨砺机会。学生只有端正理念、提升对挫折的认知,方能不畏挫折,方能健康成长。
        二、重视挫折情境,给予情感支持。
        辛弃疾曾感叹“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贺新郎·用前韵再赋》)。作为初中生,他们虽然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但是他们的挫折情境并不少。首先是学业压力挫折:进入初中,课程增多了、难度增大了、作业变多了,没能很好地适应中学的学生极易手忙脚乱,学习成绩下滑,心里极易产生沮丧挫败感。

面对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我们不能一味训斥、指责,而应当安抚他们的情绪,耐心地与他们交谈,寻找出问题所在,告之初中的学习特点与方法,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理解与支持,陪他们度过学习适应期。其次是人际交往挫折:初中生有着强烈的人际交往欲望,他们希望能够交往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知心朋友。可是初中生的思想不够成熟、意志不够稳定,他们常因为一些小事闹矛盾,甚至做出些不理智的行为。此时,他们极易产生背叛感、孤独感、挫败感。因而,我们应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充当他们的“知心姐姐”,耐心地帮其分析,教会他们如何处理这类情感问题。除了以上两种挫折外,初中生因家庭贫困而心生自卑、产生挫折感;初中生因自身其貌不扬、体形肥胖而产生自卑与挫败感……我们应当重视挫折情境,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与挫折,给予情感上的支持。
        三、重视教学渗透,重视实践体验。
        韩愈曾在《师说》提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道”乃道理也,让学生明确做人道理,正确地面对挫折,是老师的责任,我们就应当将挫折教育引入教学。例如语文学科,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正确认识挫折:诗仙李白虽然仕途坎坷,但他面对不如意时仍发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激励之语;范仲淹虽然因为新政被贬,但仍抱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怀抱,因而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观旷达。可以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故事主人公学习如何与困难、挫折做斗争,感受海伦凯勒、奥斯特洛夫斯基不屈服命运,勇于争创人生辉煌、实现自身人生价值……这样的例子在教学中不胜枚举,只要我们注意教学方法,就能在教学中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仅在课堂教学上渗透挫折教育是不够的,我们还应当通过举行军训、夏(冬)令营、远足(春、秋游)、主题活动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提升自己的实践经验与能力。例如面对训练任务繁重的军训,学生是选择坚持还是退缩?只有通过实践体验,他们再次直面困难与挫折时,方能有克服的自信与资本。
        
        总而言之,初中生挫折教育是让学生在充分认识挫折的基础上, 从心灵深处理解克服困难与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心,让学生拥有坚强的勇气去面对挫折。青少年只有经历适当的挫折教育,他们在漫长人生路上方能走得更稳健,他们才能更健康地成长,成就今后更优秀的自己。
        参考文献:【1】冯海凤. 浅谈初中生的挫折教育[J]. 珠江教育论坛, 2012, 000(003):62-62.
        【2】贾娟. 浅析对初中生开展挫折教育的途径[J]. 中学教学参考, 2015, 000(018):113-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