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磊1 王艳莹2 陈香艳3 赵孝东4 孙伟5
1、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山东临沂 276012 2、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临沂市分校 山东临沂 276000 3、 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山东临沂 276012 4、 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山东临沂 276012 5、 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山东临沂 276012
摘要:花生产业是临沂市具有区域优势的地方产业之一。鉴于花生具有高蛋白、营养全面等特性,市场需求量急剧攀升。临沂市花生种植区域多为丘陵和旱地,制约花生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常年连作、土壤瘠薄、干旱、肥料利用率低及病虫害较重等因素。为了稳定提高临沂市丘陵旱地春花生的单位面积产量,近年来,我们花生课题组从选用良种、采用地膜覆盖增强抗旱保肥能力、适期晚播调节花生生育进程适应气候条件、防避病虫害、促进结果集中整齐、防止后期发芽烂果、提高品质、肥效后移避免后期脱肥早衰、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进行了春花生绿色高产高效攻关技术试验,形成了丘陵地区花生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经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春花生;绿色;高产栽培;临沂市
临沂市是鲁南重要的花生生产基地,花生具有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的优势。在临沂市各县(区)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莒南、临沭、费县、沂水、平邑等山区。临沂市种植花生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至今已达260万亩,总产量80万吨左右。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逐渐增强,市场需求量亦急剧攀升。临沂市花生种植区域多为丘陵旱地,制约花生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常年连作、土壤瘠薄、干旱、肥料利用率低及病虫害较重等因素。为了稳定提高丘陵旱地春花生的单位面积与产量,近年来,我们花生课题组从选用良种、合理轮作、采用地膜覆盖增强抗旱保肥能力、适期晚播调节花生生育进程适应气候条件、防避病虫害、促进结果集中整齐、防止后期发芽烂果、提高品质、肥效后移避免后期脱肥早衰、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进行了春花生绿色高产高效攻关技术试验,形成了丘陵旱地花生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经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促进了临沂市花生产业向高质量发展。
1 整治农田,改良土壤,轮作换茬,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土壤条件对花生产量影响很大,花生是深根作物,要选择耕作层深厚、疏松、肥力较高的土壤种植。前茬作物收获后冬前进行深耕翻晒,黏性土压沙或含磷风化石,沙性土压黏淤土,深度要求达到25—30cm,打破犁底层,加深活土层,彻底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通透性和蓄水保肥能力,同时减少越冬病原、虫原基数,减轻翌年危害。早春旋耕整平、整细、疏松、湿润,达到上虚下实后,适时足墒播种。注重与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倒茬,利于前期培育壮苗,增加抗逆性。同时,要注意防旱防涝,遇旱应及时浇水。
2 选用高产抗病、抗旱耐瘠品种和种子处理
2.1 选用高产抗病、抗旱耐瘠品种
引进新品种,新品种引进,一定要做到,先在花生不同的产区,做好品种对比试验,以当地的当家品种为对照,综合考察新品种的产量、品质、综合抗性等,确实比当家品种优良的,必须进行小面积示范。确实表现: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的,才能大面积推广,切实避免因新品种使用不当,造成的减产现象的发生。
高产栽培对花生种子质量要求比较严格,品种要具有增产潜力,种子要成实饱满、纯度高。我们在推广中选用了综合性状好、产量高、品质优的省级主推品种,其中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主要有花育20、花育22、潍花8号、临花6号等,早熟、高产稳产的品种主要有丰花1号、花育17、花育19号等。
2.2 种子处理
为提高种子发芽率,保证苗全苗壮,要对种子实行分级粒选,播前10d左右晒种2-3d后剥壳,分级、粒选,剔除破碎、发芽、霉捂等不能出苗的种子。要求发芽率≥90%。播种时还需选用30%毒死蜱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3000mL/亩或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700mL/亩,加适量水(药浆为1-2L)拌花生种子100kg。拌种后,要晾干种皮后再播种,最好在24h内播种。预防白绢病、茎腐病等倒秧病,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3 花生营养与施肥
3.1 施肥原则
试验表明花生对矿物质营养需求的特点是既全面吸收氮、磷、钾三大主要元素,又对有机质、镁、钙、硼、钼等中微量元素高度敏感,因此,合理选用肥料、平衡供给养分对促进花生健壮生长至关重要。花生施肥应遵循以下原则: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广辟肥源、重施有机肥及生物菌肥,做到有机肥、N、P、K肥及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达到平衡施肥,以延长肥效期,肥效后移防早衰。
3.2 肥料施用量及施肥方法
根据花生需肥规律,高产田要求亩施优质有机肥5 000~6 000kg,尿素20kg,过磷酸钙80~100kg,硫酸钾(K2O 50%)20~30kg。将全部有机肥、钾肥及2/3的氮磷肥结合冬耕或早春耕地施于耕作层内,1/3氮磷肥在花生起垄时包施在垄沟内以满足生育前期和结果层的需要。K肥要全部施入结果层以下,防止结果层含K过多,影响荚果对Ca的吸收,增加烂果。后期根据生长状况喷施叶面肥。如2%尿素溶液、3%过磷酸钙浸提液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早衰,促进荚果发育。
3.3 配施微肥
当前花生生产上微量元素的缺乏对花生生长和生理作用的影响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其中比较常见的是铁、锌、硼和钼等元素的缺失,土壤临界指标铁为5mg/kg、硼为0.2km/kg(钙质土)或0.5km/kg(酸性土)、锌为0.5mg/kg、钼为0.15mg/kg.针对不同土质不同地块的缺素情况,采取相应的补充措施:对缺铁症可用硫酸亚铁0.75~1.5g/㎡做基肥、0.2~0.5%硫酸亚铁溶液于新叶发黄时叶面喷施,连喷2次;对缺硼症可用于硼酸或硼砂0.75g/㎡作基肥或0.1%~0.25%水溶液花针期喷施或0.1%溶液浸种;对土壤PH值>7或含磷过多导致的缺锌症,可用ZnSO41.5~3g/㎡基施、每1kg种子用4g ZnSO4拌种或1%~2% ZnSO4溶液于花针期喷施;对酸性土壤易缺钼的情况,多施用钼酸铵0.1%~0.2%溶液浸种或拌种(种子量的0.1%~0.2%);对缺钙地块和高产田要单独补施钙肥,以促进结实和荚果饱满。
4 种植规格及密度
密度是栽培水平的综合体现,受到地力、施肥水平及品种特性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合理密植则能构建最佳群体、充分发挥整体效能,取得较高产量。掌握原则是,一般情况下,我市花生适宜留苗密度,高产田采用起垄双行覆膜种植方式,垄距80~85cm,垄高10cm,垄面宽50~60cm,垄上行距35~40cm,穴距16.5cm,亩播9 000~10 000穴,每穴2粒。小花生或中早熟直立品种为10000—12000穴、每穴2粒。
5 适期晚播,调节花生生育进程
播种时期是适应气候变化调节花生生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市推广的花生品种多为中早熟品种,播种过早除易发生冻害外,还常常造成开花成针期出现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旱季,影响开花、下针和荚果的形成,使结果期不集中,形成多茬果;而饱果期又正值7、8月份的雨季,光照不足,土壤通气不良,荚果发育充实差,并造成发芽烂果,这是造成花生烂果减产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市花生适宜的播期应是在5—10cm地温连续5d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播种,播深度3~5cm为宜。一般覆膜花生在5月1日到5月10日。
6 加强田间管理
6.1及时破膜放苗
覆膜花生膜上覆土的,当子叶节升至膜面时,一般在播后10天左右及时撤土开孔放苗,放苗时间在上午9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不能自动破膜时,要及时人工破膜放苗,尽量减小膜孔,并用垄沟内的土压实膜边。自团棵期(主茎4片复叶)开始,及时检查并抠出压埋在膜下的横生侧枝,使其健壮发育,始花前需进行2-3次。膜上打孔播种田块,当子叶节升至膜面时,及时人工检查并引出不对应膜孔的花生幼苗。
6.2 适时中耕除草
露地花生播种覆土后,用芽前除草剂喷施地面,封闭杂草;地膜花生在播种后覆膜前,用适宜除草剂喷施地面。当花生接近封垄时,露地花生在两行花生的行间或地膜花生在两垄间穿沟培土,培土要做到沟清土暄、顶凹腰胖,有利于果针入土结实。
6.3 合理化学调控
当花生植株生长至25-30cm时,对出现旺长的田块用壮饱安、花生矮丰、花生果宝等化控调节剂进行控制(连用3次,间隔10-15d),防止花生旺长,以在下午3点后进行叶面喷施效果最好,收获期株高控制在40-45cm范围内最好。
6.4 病虫害绿色防控
防治病虫害必须坚持“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工作理念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示范方内全面应用本市已形成的“临沂市花生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加强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并针对近年来花生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提前制定好重大病虫草害防控预案,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突出生态控制,本着安全、优质、营养的原则,协调应用农业的、生物的和化学的综合防治技术,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切实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灾害损失
推广黑光灯、性诱剂和诱虫板等物理诱杀技术,既能控制虫害,又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防治花生蛴螬等地下害虫可选用生物制剂。防治叶斑病等病害可选用合适的高效低毒杀菌剂。防治青枯病和锈病最好选用高抗花生品种。同时,要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组织作用,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率,减少生产投入。花生苗期注意防治蚜虫和蓟马,方法是叶面喷施4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自7月上旬开始,每间隔10~15天叶面喷施杀菌剂,防治花生叶斑病,连续喷3~4次。在7~8月的高温多湿季节,用棉铃宝等杀虫剂防治花生虫害。在结荚期用辛硫磷等农药灌墩,防治蛴螬或金针虫等。花生收刨、晒干及贮藏等每个环节中,都要保持通风、干燥,杜绝种子霉捂。结合花生收刨及复收,清除田间病残体,深刨病根,可压低越冬菌源,拣拾蛴螬或金龟甲,可降低害虫密度,减轻翌年白绢病、叶斑病、茎腐病、锈病等多种病虫害的发生。
7 适期晚收与安全贮藏
7.1 适期晚收
结合不同品种特性和长势情况,科学适期晚收(开花后85~90d收获为最佳)。春播花生在主茎中下部大部分叶片变黄脱落、上部还剩4-5片绿叶,或地下部80%以上的荚果饱满时,为适宜收获期。一般花生高产田可推迟至9月中旬收获。套种花生和麦茬夏直播花生收获期可推迟至10月上旬。
7.2 安全贮藏
收获后,应及时干燥,避免损伤,安全贮藏,有效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确保花生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凯,吴正锋,郑亚萍等.我国花生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山东农业科学,2018,50(12):138-143.
[2] 彭美祥,徐久飞,吴书宝,等.临沂市花生产业发展调研[J].中国种业,2018(9):25-27.
[3] 陈香艳,谭忠,唐洪杰,等.浅析影响临沂市花生产量的主要因素[J].农业科技通讯,2017(10):228-230.
[4] 付飞,鹿永华,庄大伟.临沂市花生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花生学报,2013,42(2):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