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描写能力的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30期7批   作者:陆珍丽
[导读] 小学语文作为儿童的文学启蒙科目,对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等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陆珍丽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古潭乡中心小学532708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儿童的文学启蒙科目,对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等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时期。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阅读教育,也备受学生家长的重视,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文字的美好,并可以根据阅读的范文进行自我表达能力的完善,运用文章中的写法,将其化为自身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水平。
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描写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要教导的描写方式是较为常用且普遍的。但现今许多教师更加注重学生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阅读教学中描写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让学生在初步接触描写知识时一知半解,相比起他人更难以进入今后的学习,在写作的赛道上起跑线早已远远落后他人一截。描写作为带领学生进入文字表达大门的第一步,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合适准确的教学方式,将描写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描写意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在阅读的世界中寻找到新奇的角度与观点,在丰富学生情感世界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描写方法,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文本帮助学生理解描写手法
        文本是阅读教学的主题部分,在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常常采用从文章入手,整体浏览后将文章分段落,并采取将一部分一部分内容分开进行分析的方式,对于重要的词句更会进行强调并解析。对于教师而言,文章便是进行培养学生描写能力教学的最优素材,一方面既能使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内容、含义、词句,欣赏到文章的优美描绘;另一方面又能够通过文章,以文章为例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描写,如何运用描写手法,体会到描写手法在文字表达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教师通过利用文本分析,加以对描写手法的解析,让学生在文章中理解描写手法,更易使学生接受,达到更好的课堂成果。
        例如,在教师进行四年级上册的课文《爬山虎的脚》的教学时,便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关描写内容的教学,基于文章的描写,使学生的理解更加透彻。由于本篇课文是描写爬山虎的,作者为了将爬山虎描绘的细致,采用了许多细节描写,教师在本次课堂上可专门讲解细节描写,如文中“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这句话中,是对于爬山虎的叶子的细节描写,教师可让学生仔细观察所要描写的事物,如同作者这般细致的将其写下来,对于事物的细节的描绘便是细节描写。由此让学生在领会到细节描写的同时,感受到细节描写的强大作用,它能够将事物的细枝末节都体现出来,让读者更加了解作者描绘事物的特点,带给读者生动形象之感。由此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描写手法,领会描写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描写能力。
        二、采用情景帮助学生掌握描写方法
        描写手法多种多样,包括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在不同的文章情境中,应采取不同的描写手法。除此之外,对于小学生而言最常用的描写方法还有比喻、夸张、想象、拟人等手法,教师要在恰当的课堂上进行不同手法的教学。

由于描写方法内容繁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描写方法,教师可以采取结合情景的方式,将描写手法与具体内容相结合,在确定的情景中描绘发生的事物,根据不同的情景进行不同的描写锻炼,从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描写方法。同时,情景融入教学的方式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趣味性,让语文课堂生动多彩,在帮助学生掌握描写手法的同时,让学生能够让描写方式在自己的文章中进行良好的运用,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例如,在《风筝》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采取情景教学的方式融入描写能力的教导,帮助学生掌握描写方法。风筝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即便有的学生没有接触过,也能够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通过网络媒体了解到风筝。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向学生展示风筝,可将真实的风筝带进课堂,活跃起课堂的氛围,接着在进行《风筝》这篇文章的分析讲解后,让学生仔细观察风筝,想象放飞风筝的效果,带领学生进入到情景中去,同时在多媒体上播放放风筝的视频,帮助学生进行情景想象,接着让学生进行描写,可采取多种描写手法,基于之前学过的知识,在文章中体现的描写手法,进行文章的创作。在学生创作完成后,让学生分享其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描写手法,让学生积极讨论,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描写方法,提高学生的描写能力。
        三、进行描写训练锻炼学生运用能力
        新时代新气象,新课堂也不能如传统课堂那般,只注重教师的讲授,而缺乏学生的互动训练。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在教师进行基本概念的讲解后,是学生学习成果体现的时机。教师不能忽视实践训练的重要性,光听不做是无法提高学生的描写能力的。要让学生在理解描写手法的基础上,更好地将描写运用到文字表达中去,需要学生进行不断的训练,锻炼打造坚实的描写基础,才能够在将来醍醐灌顶般地灵活运用描写。教师在一阶段的教学完成后,要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描写手法,提高学生文字表达水平。
        例如,在进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的教学后,可以让学生进行环境的描写训练。由于本篇课文是关于小兴安岭的描绘,作者通过春夏秋冬的四季变换将小兴安岭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色用细腻的笔触将其描绘出来,对于学生而言是进行模仿练习的良好对象。教师在讲解文章中作者采用的多种描写手法后,让学生模仿作者,以春夏秋冬的四季变换为时间线索,自由描写一种景观。可以是家乡这般大的景色,也可以是一盆花这样小的盆栽,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以平时的积累进行描写训练,帮助学生在实战中真正掌握描写知识。同时,在学生进行训练时也是帮助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描写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结语
        简言之,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学生描写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利用教材文本,进行情景化的教学,同时辅于描写训练,三管齐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描写手法,提高写作水平,培养描写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为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涯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艳梅. 小学语文“以本为范,以读促写”教学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9.
        [2]郑绍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描写能力的培养[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4.
        [3]许云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描写能力[J].课外语文,2019(03):27+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