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外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刘宏丽
[导读] 做到提出实验问题、分析实验问题、解决实验问题,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实现课内化学实验与课外化学实验的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刘宏丽
        郑州市第一二七中学       451100
        摘要:初中化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性,很多化学原理都需要在实验活动中来验证、分析,教师需要加强对初中化学课外实验教学的重视,同时,还要在化学课外实验教学中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实验操作与探究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究实验现象,做到提出实验问题、分析实验问题、解决实验问题,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实现课内化学实验与课外化学实验的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外实验;教学
        一、开展主题式课外化学实验活动
        在以往的初中化学课外实验活动中,课外实验活动缺乏计划与组织,无法展现出化学实验活动的教育功能,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由此,教师需要开展主题化的化学课外实验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实验过程有针对性、目的性。比如,学生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已经掌握了过滤与熔解的化学操作步骤,并且也明白了溶液的构成,以及饱和溶液的具体性质,探究了酸碱盐存在的反应规律,教师可以设定“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课外主题实验活动,实验的目标要具备可行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探究海水晒盐的模式,更为深刻理解粗盐提纯原理,掌握粗盐提纯的具体过程,能够正确操作化学实验。在设定目标之后,教师要把化学课外实验操作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回顾化学知识来操作实验内容,无形之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实验参与自主性。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定化学课外实验探究主题内容,以此来激发初中生参与化学课外实验活动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化学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对象。
        二、实现化学课外实验过程的深度探究
        在初中化学课外实验教学活动中,要想体现出学生实验探究的主体性,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与自主思考的空间与机会,实现化学课外实验过程的深度探究,让学生对化学实验步骤有更为全面与深入的学习,为之后的化学知识学习与实际运用奠定稳固的基础。

比如,在课堂“水的净化”化学实验中,学生已经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来探究实验过程,接下来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外化学实验任务,让学生采用沉淀法开展沉降实验活动,学生去认真对比生活中浑水静置模式;如果是处采用过滤法开展分离活动的时候,需要用筛子来呈现过滤器效果,或者是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中药通过纱网来过滤的现象,让学生深度思考;在结合活性炭开展吸附活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去思考冰箱除味剂的化学原理,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对化学实验过程展开深度探究,同时,也能够把生活素材和化学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实用性与重要性,锻炼学生良好的化学思维能力,从中真正有所感悟与思考,感受到探究化学知识的快乐,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
        三、创新化学课外实验模式
        在初中化学课外实验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创新化学实验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学生只有拥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在操作化学实验活动的时候多思考、多观察,比如,在讲解“常见的金属性质”了化学实验活动之后,学生已经完成对钢铁腐蚀条件的分析,并且以小组的形式探究如何防止钢铁生锈。因为铁属于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金属,学生虽然对于铁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又没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这时候教师可以展开创新,把生锈了的化学验证性实验转换成探究性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借助于课余时间自主分析怎么样才能够让铁生锈,这样也能够得出在生活中如何避免铁生锈,这的创新型化学实验活动,不仅能够展现出初中生化学实验学习的自主性,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化学课后实验活动,比如,在讲解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收集气体之后,把导管移出水面之后再去熄灭对应的酒精灯,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按照这种步骤来开展化学实验活动?”把这个问题作为学生课后小组实验活动的任务,让学严谨对待每一个化学实验步骤,保证化学实验的安全性,这样可以防止出现水倒吸试管出现炸裂的情况。学生在分析物质燃烧条件的时候,小组其他成员需要监督实验者不要让桌面和玻璃杯口有缝隙,并且学生们共同讨论这样做的原因,最终明白这样可以避免其他方面因素对于物质燃烧产生的干扰,提升化学实验操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提供更为可靠、真实的化学实验结果。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课外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调动起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活动的自主性与积极性,结合学生真实的化学学习能力、实验水平来设定活动方案,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与巩固化学知识,同时,也能够运用化学实验原理解释生活现象,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最大程度提高初中化学课外实验教学综合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康永军. 主题探究:初中化学实验课的新探索——以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为例[J]. 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01):58-61+66.
        [2]刘臣,姚梦娟. 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开设初中化学实验选修课的实践与思考[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03):80-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