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郁洁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南校区710065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正式开始学习生涯的第一站,也是学生能否顺利走下去并最终完成人生理想的最重要的一站,因此,小学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了。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当明确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翁,以此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引言
课堂高效模式是针对新课标改革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以及教学方法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的创新与提升,满足新时期课堂教学要求。数学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的传授与积累,还包括对学生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堂高效模式的构建必须在遵循数学教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为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途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一、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
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老师要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就小学阶段学情而言,学生年纪较小认知水平比较低下、控制力差,日常教学中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会出现不容易控制课堂秩序、学生学习无方向性的等题。为提高课堂效率,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多数老师选择了以老师为讲解主体的课堂模式。
不可否认,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失去了能够主动学习的机会。而且老师掌控着课堂上的时间,这样会提升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若老师没有进行课堂管理,学生就会放松警惕。由师本课堂向生本课堂的转变,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
2.课堂形式单一
传统的课堂是老师在讲课学生在听讲,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充分的交流,课堂形式单一,气氛较沉重。因为缺少学生和老师的交流,老师并不能很透彻地了解不同的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老师虽然能够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来规划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和难点部分,但这种方法产生的效果是较为微弱的,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消化,从而降低了课堂有效性。并且小学生的专注力比较差,长期压抑的课堂氛围,慢慢地会使学生丢失对学习的热情,从而将兴趣转移到别的地方,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是阻碍学生更好掌握知识、老师更好调动课堂气氛的一大限制。
3.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讲的内容都是根据课本来进行的,编制课本的依据就是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所以更好地使用课本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掌握程度,增加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慢慢地养成了一些课堂的坏习惯,比如,对课本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在课堂中老师并没有积极更新,没有将课堂的教学和实际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1.加强备课,细化知识点
想要打造一节高效节奏清晰且富有趣味性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就需要在备课方面加强准备,将教学设计更加细化。
小学数学的大量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在学习方面更加深入地认识与探究,如果教师能够提前在备课的过程中将知识分解,帮助学生逐步去理解与学习数学知识,那么,在培养学生对于基础数学的学习能力以及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将会事半功倍。例如,教师可以在备《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一课的教案时,将分数以及小数的特点、判定方式与基本性质列出几个小的知识点,以此来帮助学生有效厘清学习思路,更加清晰地掌握数学知识。
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慢慢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展开思考。比如对学生提出问题,再由问题进一步地转换到教材上,以此来帮助学生一步一步慢慢地对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有一个缓冲型的认知。可以让学生讨论并找出生活中常见或不常见的分数和小数的出现方式以及它们所共有的存在因素,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与学习能力,同时对于教师增强课堂效率也有很大的帮助。
2.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小学数学所涉及的知识领域虽然都是基础性的,但是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结合课本中的知识进行讲解并运用,更重要的还是带领学生们找到一种固定且灵活多变的最适合小学数学的学习模式,帮助学生们在今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同时也可以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
例如,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这不仅可以基于教材解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同时也更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教师可以在教授《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先结合教材中需要学生们掌握的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们对课时内容有一个简单、基础性的理解,然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一些关于课时内容的相关资料了。比如,《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的主要内容便是要求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一个简单的认知和了解,并学会怎样判定轴对称图形,那么教师就可以在百度或者网页中搜索一些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对其进行判定,从而来锻炼学生对于知识的敏感度与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3.从实验中获得经验与教训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理科基础知识与重点内容基本都是一些数学方面的前辈通过不断地实验与演算并总结经验与教训得来的最终结果,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算基础,锻炼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与探索发现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一起进行简单的初步运算,在得到结果后引导学生讨论运算过程与所得到的答案,总结解题的经验与教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目的,同时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有趣的课堂环境下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更有利于教师顺利进行接下来的教学方案。
例如,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学习《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对课本上的基础性知识有一个理解与认识,作为知识基础。然后为学生整体地演示一遍关于所学课时知识的运算方式,让学生对其过程与步骤有一个可视性的大概了解后,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平均分成多个小组,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关于所学课时内容的例题实际运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每组学生进行合理正确的引导,保证学生进行的都是正确的运算步骤。最后,教师需要逐个地检查运算结果,并对完成得最快最好的小组予以表扬,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使其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的基础教学虽难,但只要教师不断地优化与革新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与教训,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知识掌握运用的程度,对完美教学形式进行不断的探索,就可以打造出高效且节奏清晰的同时也充满趣味性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李建成.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J].考试周刊,2018:86.
[2]肖嗣勇.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思考[J].中国西部,2017.
[3]陈月霞.关于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一些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