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涛 郭忠春
山东医药技师学院山东泰安 271000
山东医药技师学院东泰安 271000
【摘要】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旨在研究中医推拿文化国内发展现状、推拿文化走出去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的对策,以使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下,中医推拿文化在中国、乃至在世界将得到新的发展。
【关键字】中医推拿文化;走出去;发展
中医推拿,属于中医药文化,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穴位、部位,或者针对病患肢体关节进行运动整理,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是中医的外治法。又称“按摩”、“按跷”、“乔摩”、“跷引”、“按抓”、“摩消”等,发源于河南洛阳区。最早记载在《黄帝岐伯按摩十卷》中,随着中国历史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中医推拿文化也逐渐发展与成熟。在明代正式出现了“按摩”一词,而且小儿推拿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快速发展。明清以后至近代,由于历史原因中医推拿文化发展慢慢停滞,直到现代社会又得到了高速发展。
1.中医推拿文化国内发展现状
1.1政策支持
在国家层面上为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不管是《中医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还是《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都提出了国家对中医药文化发展的重大决策。要求中医药人才数量规模稳步增长,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促进中医医疗服务、中医特色康复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扩大发展。力争乡镇、社区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
1.2推拿发展流派众多
中医推拿历史悠久,发展到今天多以流派为主,各流派以各自风格和特色自成一家。尤其是小儿推拿,在防治小儿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医文化中同样占据了重要的历史地位。得到公认的流派有:湖南湘西的刘氏小儿推拿流派、上海的海派儿科推拿、津沽推拿流派、山东的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北京的冯氏小儿捏脊流派、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等[1][2],已然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1.3推拿学科发展多样性
李多多、刘长信[3]等提出了“建立以推拿为基础的中国式疼痛治疗模式”,以推拿疗法为基础,综合运用现代中西医的多种技术,因人制宜采用不同治疗方法,以达最有效、最合理、最经济的为患者治疗疼痛性疾病的目的。郭争鸣[4]等研究认为,推拿在防治疾病、养生保健方面的作用被国内外医学界和民众已经越来越认可,而扩大推拿在临床某些疑难杂症的应用研究,扩大主治疾病病种、亚健康和保健等方面的应用范围前瞻性研究。马琪[5]等人研究职业院校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以现代学徒制新模式为主,更注重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强人才,为推拿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
2.中医推拿文化走出去发展现状
2.1“一带一路”促进发展
《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6]提出,到2020年,以周边国家和重点国家为基础,与沿线国家合作建设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注册100种中药产品,建设5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2015-2016年刘延东副总理分别在捷克、俄罗斯参加中医中心揭牌仪式;在2018年10月1日,中医第一次被WTO纳入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因此中医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中医药被越来越多的世界上的人所了解、接受并开始使用。一带一路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流,也为中医推拿文化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外国人眼里的“神奇疗法”
马永利[7]等针对腹部推拿在国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中发现腹部推拿在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术后康复方面有可观的临床疗效,使腹部推拿在国外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丰富了疾病谱。赵贺[8]在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策略分析——以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为例的研究中指出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各大媒体用户们对中医技艺中的针灸、推拿、拔罐等治疗手段十分感兴趣。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认识到了中医文化的神奇,尤其是简便易学的推拿更是得到各个国家的尊崇和信赖后,为中医推拿文化的发展,以及为中医推拿文化教育以及产业等方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民心基础。
2.3走出去路上的问题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医文化教育存在着问题,教育方式不系统,形式单一;教材编写不切合沿线国家实际情况;师资力量较弱,没有更专业的传授人员[9]。文化交流存在着语言问题:“说不清,道不明”中医推拿术语标准多、难统一;沿线国家语言种类度多而复杂,而中医翻译人才语种单一[10];而国内中医相关专业的翻译人才多语种的也较少,多以英语为主,不便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习与交流。这些都成为了中医推拿文化走出去的绊脚石。
中医文化几千年璀璨历史,在中国文明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今在世界“地球村”的的大环境,中国作为大国要将中医文化发扬光大,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国家政策支持、国内推拿发展良好,而且中医推拿文化也越来越多的得到世界的认可。针对走出去路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将国内成熟的推拿专业教育模式结合沿线国家的实际情况应用到当地国家,大力培养中医推拿结合多语种翻译人才,进一步编写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推拿教材,而中医推拿术语标准化则是在教育、语言、专业人才的基础上,需要政府牵头带领学术专家制作出既保留中医特色,又能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际的中医推拿专业术语。我们要在一带一路大环境下持续不断地将中医推拿文化的灿烂精髓与国际传播格局中的文化环境要素紧密结合,以全球化带动本土化,以便中医推拿文化在中国、乃至在世界将得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洪色.中医推拿的现状与建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2):9-10.
2.唐乐平,邵湘宁,李雪.小儿推拿发展现状及前景思考[J].中医药导报,2019,25(7):77-79.
3.李多多,刘长信,刘 娜,等.结合临床教学现状浅析推拿学科发展的新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5):39-41.
4.郭争鸣.整合优势资源发展推拿学科[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3):249-250.
5.马琪,侯相民.现代学徒制在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医,2019,08:40.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 年)[EB/OL](2017 -05 -16) [2019 -03 -21].http://bgs.satcm.gov.cn/gongzuodongtai/2018-03-24/1330.html.
7.马永利.腹部推拿在国外的研究现状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7):3715-3717.
8.赵贺.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策略分析——以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为例[J].青年记者,2017,27(27):49-50.
9.王小燕.“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的翻译、传播现状与路径[N].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39(7):90-97.
10.王宁,马婷,张成博.“一带一路”背景下齐鲁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4(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