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冠心病治疗中采用氯吡格雷的作用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期   作者:邢光野
[导读] 目的:分析冠心病治疗中氯吡格雷的药用价值。方法: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样本随机取58例,
        邢光野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治疗中氯吡格雷的药用价值。方法: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样本随机取58例,收治期间2019.05-2020.05,双盲法分组,使用阿司匹林(n=29,参照组)及阿司匹林+氯吡格雷(n=29,观察组)治疗,比较不良反应、血小板凝聚率、VAS分值。结果:两组不良反应率相比,观察组3.45%(1/29)更低,且参照组血小板凝聚率(38.53±4.04)%,VAS(4.46±0.53)分,皆比观察组(29.05±4.69)%、(2.17±0.39)分要高,P<0.05。结论:冠心病治疗中,氯吡格雷可改善凝血指标,降低VAS分值,且安全性佳,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关键词:不良反应;用药后;氯吡格雷;冠心病;疼痛度
        冠心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化所致,具有较高致死率,且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渠道,不同药物所具备的疗效亦不相同,血小板活化凝集是此疾病恶化的首要因素,故此,对于药物的选择当以安全性佳、抗血小板凝聚为主要原则[1]。本文主要观察分析了氯吡格雷的不良反应情况及用药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样本随机取58例,收治期间2019.05-2020.05,双盲法分组,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执行研究方案。参照组内有44.83%(13/29)为女性,其余男性占55.17%(16/29),年龄51至82岁,平均(63.77±6.21)岁。观察组内有48.28%(14/29)为女性,其余男性占51.72%(15/29),年龄51至83岁,平均(63.85±6.19)岁,(P>0.05)。排除标准:资料不全、药物过敏、有出血倾向、合并精神疾病、严重脏器疾病、心力衰竭、血小板减少、合并肿瘤、生命体征不稳定、神志不清、中途退出研究者。纳入条件:经心肌酶学、心电图检查确诊者。
1.2方法
        常规治疗基础上, 指导参照组每日1次,每次口服剂量为300mg的阿司匹林辅助治疗(广东九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139);指导观察组联合使用氯吡格雷辅助治疗(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42),用药剂量:每次2片(60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
1.3观察指标
        以VAS视觉模拟评分法测评患者疼痛度(0至10分),痛感越强,分值越高,同时,对病人发生腹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的频次及凝血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据此分析用药安全性及实际治疗作用。无效:经治疗,病人发作心绞痛的持续时间、频次减少幅度不大,痛感未见改善;有效:病人发作心绞痛的持续时间、频次降幅在55%至80%之间,痛感有缓解;显效:病人发作心绞痛的持续时间、频次降幅高于80%,痛感明显改善。
1.4统计学分析
资料分析用SPSS21.0,计量()、计数(%)资料以t、X2检验,P<0.05。
2.结果
2.1不良反应
        见表1,参照组用药后有6.90%(2/29)出现腹痛,有6.90%(2/29)消化不良,有10.34%(3/29)恶心呕吐,合计占比24.14%,比观察组3.45%(1/29)的不良应发生率高,X2=5.22,P=0.02。

2.2 作用分析
        见表2,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凝聚率、疼痛度治疗前差异较小,经治疗,观察组血小板凝聚率降至(29.05±4.69)%,VAS降至(2.17±0.39)分,比参照组(38.53±4.04)%、(4.46±0.53)分要低,P<0.05。

3.讨论
        临床治疗中,冠心病具有致死率高、病程长、发病率高的特征,其发病因素与长时间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食物,长期喝酒抽烟,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可引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供血不足等问题,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合理用药辅助治疗对患者病情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作用[2]。
        此次研究显示,治疗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14%(7/29) 比观察组3.45%(1/29)低,同时,观察组血小板凝聚率降至(29.05±4.69)%,VAS降至(2.17±0.39)分,比参照组(38.53±4.04)%、(4.46±0.53)分要低,P<0.05。究其缘由:冠心病主要被细分为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猝死、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五类,阿司匹林在此类疾病治疗中虽应用较为广泛,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此类疾病发作频次,但单一用药往往难以取得更优疗效。氯吡格雷可对血管蛋白磷酸化起到促进作用,作为ADP受体阻滞剂,具有姣好抗凝功能,可帮助病人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治疗其肌缺血缺氧症状。故此,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可从ADP 、血栓素 A2两个方面抑制并阻断血小板聚集,加速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收缩血管,明显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心肌供血功能,减少冠心病发作次数,缓解病人疼痛症状[3]。
        综上所述,冠心病治疗中,氯吡格雷可改善凝血指标,降低VAS分值,且安全性佳,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邱拥华,韩巍,陈彩明.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QT离散度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20,42(11):1145-1149.
[2]张梦瑶,张雅男,李丛.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32):6073-6075.
[3]李桂花.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1):150-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