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峻华
西昌市人民医院 四川 凉山州 615000
【摘要】目的:观察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实施颅内压监测对甘露醇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此次研究主体,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实施颅内压监测,针对其颅内压情况进行调整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甘露醇应用天数、剂量、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及GOS评分比较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将颅内压监测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减少甘纯露用量,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关键词】颅脑损伤;甘露醇;颅内压监测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使用去骨瓣减压术或开颅脑血肿清除术,术后颅内压的控制及判断为救治中的难点及关注点。脱水降颅压治疗为临床上最常规、最重要的治疗方式,目前关于怎样高效、合理使用脱水剂降低患者颅内压无明确共识,而持续颅内压监测在临床上应用广泛[1]。通过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常规颅压与颅内压监测下脱水药物频次、剂量及预后评估进行比较,观察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降颅压应用颅内压监测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此次研究主体,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患者对此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51.26±2.47)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51.22±2.45)岁。两组患者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头颅CT及骨瓣侧皮瓣张力对患者颅内压情况进行判断,并制定脱水治疗措施,对其进行适时调整。如剂量及频次,患者瞳孔散大或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分数下降超过两分应及时进行头颅CT复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进行保守治疗或开颅减压治疗。观察组实施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植入颅内压监测探头,术后1d对患者颅内压进行检测,并进行记录。颅内压在15mmhg以下时,不提供脱水治疗。颅内压在15mmhg-20mmhg时,提供125ml/q8h甘露醇,颅内压在20mmhg-30mmhg之间时,抬高患者床头30°,提供250ml/q8h甘露醇。如患者颅内压在30mmhg以上,提供250ml/q6h,如依然不能对患者颅内压进行控制,可进行床旁头颅CT复查,观察是否出现脑肿胀及脑出血加剧现象,如有必要,可实施手术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甘露醇使用剂量、总次数、天数。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使用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中的barthel指数及GOS格拉斯哥结局量表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估。barthel指数:20分以下表示完全残疾,21-40分为重度功能障碍,41-60分为中度障碍,60分以上为轻度障碍,100分为生活能力良好。GOS量表:死亡为1分,植物生存为2分,重度残疾为3分,轻度残疾为4分,恢复良好为5分。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来进行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来进行检验,用率(%)来表示,(P﹤0.05)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术后脱水降颅压情况对比
观察组甘露醇应用天数、剂量、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治疗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不仅需减轻颅内压力,更应在术后预防并发症,控制颅内压平稳。患者昏迷程度与颅内压上升具有直接联系,所以,准确且密切对颅内压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对抢救成功率提升及预后具有重要作用[2]。
传统判断患者颅内压增高,主要通过观察其CT影像、皮瓣张力、瞳孔、意识、生命体征,但以上措施难以对患者颅内实际压力进行了解,且进行有关治疗时患者已经出现继发症状,不能对病情进行有效控制,错过治疗时机。观察组使用甘露醇天数、剂量、次数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往常临床上在应用脱水剂时缺乏有效调整及确切事实。观察组barthel指数及GO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监测患者颅内压有利于对脱水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对患者颅内压进行有效控制,有效提升患者预后,提升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降低神经外科医师治疗患者压力[3]。颅内压监测技术在预后及临床疗效中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将颅内压监测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可对降颅压进行实时、精确的指导,降低甘露醇使用天数、剂量、次数,保证患者脑灌注压及颅内压平稳,并改善预后效果,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松奎, 马修谭, 邢树员,等. 颅内压监测在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 14(3):228-231.
[2]占凌峰, 方雪玲. 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评估[J]. 浙江创伤外科, 2016, 21(5):844-845.
[3]李郭辉.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后颅内压监测的意义[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 11(6):547-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