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砖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宁利乡畜牧兽医站674306
摘要:本文就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发病机理进行了具体的介绍,提出了其秋冬季节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提供参考及借鉴,保证养猪经济效益。
关键词:秋冬季;猪流行性腹泻;诊断;防治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而引发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可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其特征为呕吐、腹泻及脱水,会影响生猪正常生长发育,给养殖产业造成严重损失。该病尤其高发于秋冬季节,因而对秋冬季节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措施深入研究意义重大。
1 流行特点
1.1传染性强
若某一区域内发生猪流行性腹泻,该病可在短期内迅速蔓延,这是由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性极强,仅15日即可感染附近区域猪群[1]。猪流行性腹泻一旦发生控制难度较大,因其发病时间较长,常造成养殖户较大经济损失。
1.2潜伏期短
健康猪只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后,一般2日即表现出临床症状,因此其潜伏期较短。通常猪流行性腹泻是由外部病毒感染而引发,例如食入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的饮水及饲料,猪只通过消化道感染而发病。
1.3发病概率与猪龄相关
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概率与猪龄关系较大。通常仔猪发病率明显高于成年猪,尤其7日龄内仔猪因自身免疫水平较低,常因猪流行性腹泻而死亡[2]。成年猪患病后,虽腹泻及脱水等临床症状较为严重,但是其死亡率并不高。
1.4具备周期性
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存在明显周期性特点,多数地区在爆发猪流行性腹泻后,仅半年即可痊愈,但是后期几年内仍会爆发,是一种威胁较大的生猪疫病。
2 临床症状
猪龄越小的生猪患病后症状越为严重,哺乳仔猪患病后症状最为明显。主要为精神萎靡、腹泻、呕吐、高热、厌食、双眼无神、机体消瘦、双眼内陷、肛门红肿等。7日龄内仔猪患病后,出现腹泻症状1-4日即可因脱水而死亡,其死亡率约为60%;断奶猪发病率可达100%,其主要症状为食欲不佳、偶然腹泻,其死亡率并不高;成年猪患病后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及腹泻等,一般4-7日即可康复。
3 病理变化
对病猪剖检,可见其机体消瘦,皮下干燥,脱水明显。主要病变部位为小肠。小肠内存在黄色泡沫型炎症,内容物稀薄,肠壁丧失弹性。病猪胃黏膜肿大,存在针尖状或斑状出血,胃内夹杂有黄色或白色凝乳块。
4 发病机理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通过呼吸道及消化道进入到猪体内后,通过大量繁殖迅速破坏肠道内环境,将胃部及肠道内微生物平衡打破,其中有益菌数量急剧减少,有害病原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导致胃肠蠕动加快而引发腹泻,最终因严重脱水衰竭而死亡[3]。成年猪抗病能力明显高于未成年猪,因而对其影响较小。
4 秋冬季猪流行性腹泻防治措施
4.1 控制环境温度
在秋冬季节,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多变,需严格控制猪舍温度,强化保温供暖工作,条件允许可配备供暖设施。在产房内,将温度控制在22-25℃,保温箱温度控制在28-30℃,育成猪舍温度一般控制在22-23℃[4]。在控温基础上,还需强化圈舍内通风换气以降低湿度,为猪群提供新鲜充足的空气,将圈舍湿度控制在60%-70%,保持地面干燥,将漏风区域堵塞易避免贼风侵袭。
4.2 强化卫生防疫
在养殖场内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避免从疫区引种。若需引种,应严格落实检疫及隔离工作,确保无疫病后方可混合饲养。若外界流行猪流行性腹泻,需严格落实隔离措施,避免人员及物品出入,严禁养殖人员出场,在进场前需严格消毒、更换衣物,以防猪场内传入外源性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对干燥及腐蚀较为敏感,需对饲喂器具定期清洗,对地面定期清扫,营造干净干燥的养殖环境,将垫草置于阳光下暴晒以杀灭病毒[5]。采用氢氧化钠、苯酚等碱性消毒药物对环境彻底消毒,以杀灭其中存活的病原,避免猪群受到病毒感染。
4.3 科学饲养管理
秋冬季节气温较低,需为猪群提供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严禁喂食发霉变质饲料。另外,还需积极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以提升猪群免疫力,尤其是新生仔猪免疫力。
4.4 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可提高机体特异性针对猪流行性腹泻抗体的水平。流行性腹泻的防控目的即阻断妊娠母猪血清内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血液垂直传播;阻断哺乳母猪乳汁内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乳口传播;阻断哺乳母猪粪便内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粪口传播。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灭活疫苗可利用体液免疫产生大量中和抗体以保护母猪及初乳母猪;弱毒疫苗可通过黏膜免疫产生大量分泌抗体以保护仔猪,将其肠道病毒清除,因而灭活苗及弱毒苗的有机结合可实现母猪及仔猪的全面保护。在猪场内,对妊娠85日的经产母猪接种弱毒活疫苗以实现基础免疫,2周后接种灭活苗以加强免疫[6]。120-140日龄后备母猪在配种前接种免疫弱毒活疫苗,180日龄时接种灭活苗。若母猪腹泻,而仔猪未腹泻,可为全群母猪紧急接种灭活苗,2周后加强免疫灭活苗。为后备母猪及将产母猪通过活苗+灭活苗方式免疫。
4.5 治疗方法
4.5.1 药物治疗
当前,针对猪流行性腹泻并无特效药物,猪只发病后可采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方式以控制病情。结合猪只患病情况使用药物,若病情较轻微,可口服或肌肉注射痢菌类药物及生理盐水,通常用药4天病情有所缓解,若病情较为严重,可混合注射细胞介素类药物及抗干扰类药物。除西医治疗措施外,还可以将茯苓、党参及藿香等各种中草药加入至病猪饲料及饮水内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通常1周左右即可对病情有效控制。
4.5.2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即通过调整病猪饮食以实现治疗。在猪流行性腹泻暴发期,养殖场需集中销毁被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污染的饮水即饲料,以避免猪只相互感染。还可将适量食盐加入到猪群饮水内,使猪只体内电解质处于平衡状态,避免病猪脱水。物理治疗与药物治疗有机结合,治疗效果更佳。
7日龄内仔猪患病应立即处理,以防猪群内病毒传播。7日龄以上仔猪可断奶人工饲喂,喂食人工初乳、氨基酸、多维等。将热水冷却至35℃后,使用庆大霉素、人工盐及蒙脱石粉等人工补液及抗感染。
对于妊娠母猪,可为其补饲黄芪多糖等提高机体巨噬细胞吞噬及杀灭作用,进而提高免疫能力[7]。严禁向发病母猪应激,通过抗病毒药物及氨基酸、维生素等,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促进机体代谢,进而提升免疫能力。
5 结语
猪流行性腹泻是生猪养殖场的常见病,在秋冬季节多见,因此防控该病需控制环境温度、强化卫生防疫、科学饲养管理、落实免疫接种、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减少该病可能造成的损失,保证良好的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晶.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J]. 现代畜牧科技, 2020, (1): 125-126.
[2]吴雨, 温之芬, 韩明政, 等.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致病机理研究进展[J]. 动物医学进展, 2020, 41(11): 108-112.
[3]刘磊, 卢冰霞, 赵硕, 等. 一起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链球菌混合感染引发仔猪拉稀病理的诊断及分析[J]. 养猪, 2020, (1): 115-117.
[4]韩光辉, 韩卢生. 生猪流行性腹泻病的发病机理与临床防治思路[J]. 农家致富顾问, 2020, (4): 97.
[5]宫晓华. 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其防控[J]. 现代畜牧科技, 2020, (11): 128-129.
[6]刘莉莎. 河北省部分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20, 28(4): 85-89.
[7]杨久春, 刘焕超, 王土军. 中药复方对人工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仔猪的治疗效果研究[J]. 吉林畜牧兽医, 2019, 40(9):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