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勇
郓城县张鲁集镇卫生院,山东菏泽274700
【摘要】:目的 分析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采取微创锥颅钻孔引流术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均选自在我院医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共60例,选取时间范围在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锥颅钻孔引流术治疗,分析手术情况、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微创锥颅钻孔引流术,平均手术时间(33.97±9.64)min,术后颅内积气量(5.53±3.14)ml,术后引流时间(3.96±0.41)d,术后住院时间为(9.69±2.64)d。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脑组织损伤、脑梗死、继发性颅内血肿等并发症。术后随访半年,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33%(2/60)。结论 微创锥颅钻孔引流术应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对患者创伤较小,并发症少,有利于术后恢复,有效降低复发风险,值得广泛开展。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锥颅钻孔引流术;并发症
颅脑外伤在神经外科比较常见,而颅内血肿是颅脑外伤的一种严重继发性病变,其中大约40%为硬膜下血肿[1]。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生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主要集中于老年群体,目前临床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部分患者存在轻微头颅外伤史[2]。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本文将对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采取微创锥颅钻孔引流术的效果展开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共6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在我院医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选取时间范围在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8例、22例;年龄51至74岁,平均年龄(62.48±6.47)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锥颅钻孔引流术治疗,术前通过CT确定血肿最厚部位,作为锥颅点,注意避开中央区和语言区。常规消毒铺巾,给予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使用骨锥钻掳爱苏穿透颅骨和硬膜,撤出骨锥钻,顺沿锥孔置入直径0.4cm的硅胶引流管,放置在血肿腔适当的位置。单侧经一边锥颅钻孔引流加等渗盐水冲洗,对血肿腔进行反复冲洗,直到流出液体为清凉色。固定引流管,连接引流袋,术后按照引流速度和引流量适当调整引流袋高度。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体位,促使血肿腔自然闭合。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后颅内积气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记录并发症例数。术后随访半年,记录复发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微创锥颅钻孔引流术,平均手术时间(33.97±9.64)min,术后颅内积气量(5.53±3.14)ml,术后引流时间(3.96±0.41)d,术后住院时间为(9.69±2.64)d,见表1。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脑组织损伤、脑梗死、继发性颅内血肿等并发症。术后随访半年,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33%(2/60)。
3. 讨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主要是因为病人脑组织长时间受到慢性压迫,并由于病理性脑萎缩而引起慢性颅内压上升、智力精神异常、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一旦确诊后就应该尽快手术治疗。以往临床所采取的标准去骨瓣术对患者创伤较大,术后存在较多并发症,现阶段主要由于复发性或者移位脑组织复位困难患者[3]。传统锥颅钻孔引流术采取局部麻醉,可减少对患者的创伤,能够有效解除脑组织受到血肿的压迫,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是该术式对于血肿压迫时间较长,脑组织生理萎缩的老年病人,术后易出现脑组织膨起不佳、继发性颅内出血等并发症[4]。
本次研究分析了微创锥颅钻孔引流术应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效果,从结果看出,手术时间(33.97±9.64)min,术后颅内积气量(5.53±3.14)ml,术后引流时间(3.96±0.41)d,术后住院时间为(9.69±2.64)d。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复发率为3.33%(2/60)。可见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取该术式对患者创伤较小,并发症少,有利于术后恢复。微创锥颅钻孔引流术切口较小,术中不需要切开硬膜,术后颅内积气量相较常规钻孔引流更小,可降低术后血肿复发几率[5]。并且该术式操作简便,利于掌握,降低了手术风险。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下进行手术,术后颅内积气量少,减少了张力性气颅和颅内感染的发生。同时该术式无需特殊手术器材,有利于在基本医院开展。此外,当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发生脑疝存在生命危险时,能够在床边进行急诊微创锥颅钻孔引流术,提升了抢救成功率。
综上所述,微创锥颅钻孔引流术应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对患者创伤较小,并发症少,有利于术后恢复,有效降低复发风险,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锐锋, 朱安林. 微创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影响[J]. 安徽医学, 2019, 40(01):74-77.
[2]官春城, 郭铭, 梁晓华,等. 阿托伐他汀联合微创置管引流术与单纯行微创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疗效比较[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 19(007):3-5.
[3]韩笑. 微创锥颅立体定向软通道置管血肿引流术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 27(11):77-80.
[4]华军. 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微创钻孔密闭引流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J].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 041(005):395-396.
[5]袁上桂, 杨杰, 钟贤,等. 锥颅引流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效果[J]. 医疗装备, 2019, 32(01):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