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慢性病现状分析及讨论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期   作者:逄锦燕 王丽云
[导读] 总结分析老年慢性病现状,促进老年人良好的健康及健康行为

        逄锦燕 王丽云
        青岛市黄岛区六旺中心卫生院 山东 青岛  266400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老年慢性病现状,促进老年人良好的健康及健康行为。方法:通过比对发达国家及我国现有的医疗水平及WHO三维健康观,完善健康理念,进行比对分析。结果:通过本次分析完善了健康概念,指出了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 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良好状态”。
        【关键词】老年慢性病;医疗;领域
     据美国慢性病委员会分析老年慢性病多因:患病时间是长期的;有可能成为残疾;起因于不可恢复的病理状态;根据病情需要进行不同的康复训练;需要长期的医疗指导。其特点为病情复杂、潜伏期时间长;起病隐匿,在发病期间的症状和体征不明显;并发症多,多具有不可逆转的病理变化;病程长,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指导。其分类有:1、致命性慢性病,急发性---急性血癌、胰腺癌、转移癌、肺癌、肝癌;渐发性---后天免疫不全综合征、骨髓衰竭等。2、可能威胁生命的慢性病,急发性---血友病、中风、心肌梗死;渐发行---肺气肿、老年性痴呆、糖尿病等3、非致命性慢性病,急发性---痛风、支气管哮喘、胆石症等;渐发性---帕金森病、风湿性关节炎、慢支、高血压等。
        根据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我国冠心病发病率男性大于女性脑卒中发病率居世界第二糖尿病患病率20岁以上人数超过2000万人,糖耐量减低患者人数超过3000万人全球每年约有320万人死于糖尿病诱发的并发症。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老年人最常见的健康问题是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据资料显示:1948年WHO宪章中首次提出三维健康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1978年WHO又在召开的国际卫生保健大会上通过的《阿拉木图宣言 》中重申 了健康概念的内涵,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各方面的完好状态”,1984年,在《保健大宪章》中:“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 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1999年, WHO又进一步完善了健康概念,指出了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 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良好状态”。
    我国老年人虽已长寿,但并不健康。

调查表明,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人群的4.2倍,人均患有2~3种疾病,目前我国约1.32万人/日死于慢性病,占总死亡率的70%以上,城市高达85% 。
   我国慢性病管理现状目前中国大量的医疗资源投入都集中在急性疾病和重症,中国整个医疗体系没有给慢病人群以足够的重视。随着现代医疗的不断发展,健康管理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慢病管理服务的需求不断上扬,相应医疗资源的短缺为慢病管理服务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市场空间。市场外热内冷,面临多重困境。虽然慢病管理市场看似具有数亿人群的市场潜力,但却是一个难以有效切入的领域。
        发达国家慢病管理模式分析:以美国、日本和德国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慢病管理上起步早、发展充分,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慢病管理模式。
        美国的慢病管理信息化走在世界前列,1985年就研发了电子健康管理系统(MINT),2003年在长滩等地推广应用慢病管理系统(CDM),其规范、持续的慢病监测加上定期的大规模流行病学信息收集和管理已经逐步从单一病种过渡到了多病种,从局部应用发展到了区域共享,有效推动了慢病防控与病人自我管理。并且逐渐呈现标准化、整合化和互动化的趋势。
        日本以政府为主导进行自上而下的推进,从国家层面制定方针政策,由各县市负责制定具体实施目标和活动内容,带动全民参与。政府在给予中小企业大力支持的同时,建立了特定健康检查和特定保健指导制度,此外,日本政府还自上而下制定了一系列健康管理相关法案,促进民众对慢病管理认知和防控意识的提高。
        德国的慢病管理模式从社区卫生服务入手,加大了对社区服务的投入,提高全科医生比例的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收入。社区各机构之间通过相互配合来实现慢病防控,全科医生诊所提供门诊服务,康复和护理机构提供出院后的康复和护理服务,私人医生、医院和独立医师协会共同负责家庭保健和健康检查等预防保健工作。
2、结果
        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在全球各地正出现持续上升的情况,我们需要彻底改变 对老龄化与健康问题的思考方式,促进所有年龄的良好健康和健康行为,能够预防或推迟慢性病的发展。
3、讨论
        老年慢性病肆虐的今天,对慢性病的预防,防治工作刻不容缓,以健康体检人群为依托开展健康管理对预防老年慢性病具有重要意义,应评估所有人采取治疗性干预措施的意愿和能力;通过强化指导,提高主动干预的意愿和能力。
        
4、参考文献
【1】高强 把维护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J】.中国卫生,2004,(2)
【2】翟凤英,葛可佑等,中国城镇居民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J】卫生研究,19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