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彩芳
广西省贵港市中心血站 广西省贵港市 537100
摘要:目的:归纳总结降低献血者献血反应的有效方法。方法:以本站2019年1月—2020年6月无偿献血者中随机抽取64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档案资料统一封存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设定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献血护理,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及献血反应。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及献血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在献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实施针对性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献血者不良情绪,抑制献血反应的出现,提高献血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献血者;献血反应;心理护理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及无偿献血宣传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有力地促进了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1],有力地保障了临床用血的安全、及时、有效。然而,献血过程中因部分献血者对献血知识了解较少,尤其是首次献血者。再加上身体及心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低血容量、神经功能出现紊乱,进而诱发献血反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案例来源:本研究案例均来自本站2019年1月—2020年6月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
1.1.2案例选择标准:(1)纳入标准:性别、民族不受限;对本次研究知情,自愿参与。(2)排除标准:合并排除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伴有损伤、精神障碍、语言障碍者;处于妊娠、哺乳等特殊阶段或者法律规定的残疾者;依从性较差;存在药物过敏史;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1.3随机分组: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单中心研究,根据上述标准,本研究共纳入献血者64例,根据献血者的献血顺序,将其档案资料进行统一封存,并由第三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档案资料进行随机分组,以其中一组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设定为观察组,分别有32例。其中,对照组中,女性20例,男性12例,年龄为(43.04±3.11)岁;观察组中,女性22例,男性10例,年龄为(42.21±4.53)岁。对两组献血者的基本资料(性别比例、平均年龄)进行t检验对比分析,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献血常规护理,简单扼要地介绍献血知识,并严格按照采血流程进行采血[2]。献血后,嘱咐献血者合理按压采血部位,并贴上弹力绷带。同时,提前备好糖水,献血结束后适当地休息。另外,嘱咐献血者24h内不得进行剧烈运动,并清淡饮食,适当摄入水量,保证良好的休息。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具体为:
1.2.1献血前
医务人员应开展单独健康教育活动,引导献血者深入了解献血知识(献血益处、如何止血与补充营养、献血禁忌等),积极预防焦虑、恐惧等情绪的出现。采血前,医务人员应对献血者心理状态进行准确评估,及时发现诱发献血反应的因素,并予以有效干预。诱发献血反应的不良因素主要是睡眠、饮食、紧张情绪、采血者态度、外界环境等。对此,医务人员应根据不同的因素进行相对应的心理指导,积极主动交流,态度亲切,提高献血者依从性。针对睡眠不足、因素不合理的献血者,医务人员应耐心地劝导献血者暂缓献血,并认真做好解释工作。
1.2.2献血中
献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对采血情况进行细致观察,查看献血者表情,若出现说话吞吞吐吐、紧张、血液流动慢等状况时,应进行针对性干预,并注重心理指导,通过聊天、根据献血者的兴趣爱好等加强与献血者的交流,转移献血者注意力;或是采用听音乐等方式让献血者全身心放松地参与献血;同时,亦可指导献血者收、放有序地握住采血球,促进血液流动,有效预防献血反应的出现。
1.2.3献血后
大多数献血反应均出现于献血后,往往被忽略。献血后,医务人员应嘱咐献血者至少休息十五分钟,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引导献血者全身心放松,缓解不适感。献血者离开前,医务人员应对其身体情况进行细致观察,一旦发现异常之处,有效处理,并详细说明献血后的注意事项,避免献血反应的出现。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的不良情绪进行评价,其中焦虑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3],抑郁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总分为20~80分,分值越高提示焦虑、抑郁越严重。
(2)记录两组献血反应,其中献血反应标准为:献血前,十分紧张,呼吸加快,面色惨白为轻度反应;血压骤然降低、脉搏变慢、失去知觉为中度反应;意识涣散、晕厥为重度反应。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调查最终所得的数据处理选用的是SPSS22.0统计学软件,心理状态表示单位应用的是(),代表检验值的单位为t;献血反应的表示单位应用的是[(例)%],代表检验值的单位为,P<0.05代表比较对象的最终结果没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 两组献血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对比
实施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护理后,两组的SAS与SDS评分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献血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对比[(),分]
2.2两组献血者献血反应对比
据统计得知,观察组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献血者献血反应对比[n(%)]
3讨论
献血反应是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产生的一种综合性反应,诱发因素较为复杂,主要为献血者的心理、采血环境等,其中心理因素不可忽视。血液采集的心理护理主要是指医护人员采用不同得方式来调节无偿献血者的心理状态,献血者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采血护理。随着人文献血服务理念的深入开展,心理护理成为当前采供血护理中的较为常见的护理方式,贯穿血液采集的的整个护理过程。对献血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献血前应引导献血者形成科学的献血观念,正确认识献血这一行为的价值,并对其状态进行细致观察,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例如,害怕疼痛者,医务人员应进行心理暗示,有效缓解紧张感;针对担心安全者,医务人员可采取直接观察等方法,获取献血者的信任,避免不良情绪的出现。献血过程中,采血者应凭借熟练的技术缓解献血者的担心,并引导其进行科学的深呼吸,全身心完全放松,避免不良情绪的干扰。另外,献血完成后,医务人员应用心关爱献血者,引导其保持体位,避免迅速变动体位而诱发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出现,并加强生活指导,以高水准的护理服务降低献血者不良情绪的出现。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SAS、SDS评分及献血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了心理干预可使得献血者轻松应对献血,避免献血反应的出现,保障献血者身心健康。值得注意的是,心理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亲切、温和接待献血者,并耐心地解答其各种疑问,获取其信任,为心理护理奠定扎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针对献血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抑制献血反应的出现,促使其保持平稳的心态,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戈冬燕,陆晓燕.心理护理对无偿献血者降低献血反应的效果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9):217—218.
[2]王晓利.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献血者降低献血反应的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05):132—134.